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侯震 《鸡西大学学报》2015,(3):29-30,37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东北亚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重要时期。高句丽政权开始发展壮大,由中国东北地区不断向朝鲜半岛扩张,并逐渐与染指朝鲜半岛的日本开始有了直接的联系。高句丽遣使赴日大致经历了两晋时期的试探性接触,南北朝时期的争夺朝鲜半岛霸权,南北朝后期的主动与日本交往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朝鲜半岛与日本一衣带水,隔海相望,天然的地缘关系决定了朝鲜半岛对日本有着亘古亘今不变的战略意义。但是,深刻的历史恩怨和现实利益的冲突,使日朝关系长期处于复杂、敏感和脆弱的状态之下。因此,"对朝政策"成为了战后日本每一届政府"亚洲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将把日朝关系置于东北亚政治框架中进行探讨,并对日本民主党政权的朝鲜政策进行梳理及分析,阐明其政策基调及风格,进而提出符合我国战略利益的政策建言。  相似文献   

3.
今年7 、8 月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回访俄罗斯,俄朝共同签署了《莫斯科宣言》;美国布什政府在得知金正日即将访俄的消息后,一改上台以来对朝的强硬立场,立即表示愿意“不附加任何先决条件地恢复与朝鲜的对话”。9 月初,日本小泉内阁也再三表示,愿意改善日朝关系,并拟派“经济援助考察团”赴平壤。美俄日等大国瞩目、角逐朝鲜半岛,它们究竟有何利益在里面? 美国在朝鲜半岛有着重大的安全利益。美国一向把朝鲜看作是“无赖国家”和“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总之是难以控制的国家。在美国眼里,朝鲜的“导弹计划”、“核计划”直…  相似文献   

4.
材料一 :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 ,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 6个与朝鲜半岛安全利益攸关的国家于 2 0 0 3年 8月 2 7日至 2 9日在北京举行“六方会议”。这是今年 4月下旬在北京举行的中、朝、美三方会谈的继续 ,来之不易。由于朝核危机的走向将直接影响到东北亚的和平与安全 ,因此六方会谈备受瞩目。尤其是东北亚各国都希望该地区和平安宁 ,期盼朝鲜半岛早日走出冷战的阴影 ,实现持久的和平。事实上 ,在为期三天的本次北京六方会谈中 ,入会各方都愿致力于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半岛问题 ,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开创半岛的持…  相似文献   

5.
阻碍朝鲜半岛国家关系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朝核问题构成了21世纪初朝鲜半岛国家关系冲突中最直接、最敏感、最复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朝核问题的解决将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当前,朝鲜半岛国家关系中的各国共同开展合作解决朝核危机的工作,已经成为实现东北亚共同安全合作机制建立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朝鲜半岛问题形成有三大外部原因:日本对朝鲜实行殖民统治及其在二战结束末期对驻朝日军的重大调整,种下了朝鲜半岛南北分裂的祸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朝鲜半岛上各自划分势力范围,并以北纬38度线为界进行全面对抗,从而使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分裂最终成为事实;朝鲜战争的爆发及停战协定的签订,则进一步加剧了半岛的分裂状态。  相似文献   

7.
6月13日,分裂了55年之久的朝鲜半岛南北领导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这一刻,有多少朝韩国民热泪盈眶,又有多少半岛民众心潮澎湃。这一天,实现了朝鲜半岛分裂55年来北南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晤,也实现了半岛分裂后韩国最高领导人第一次踏上北方领土。去年8月发生的朝韩海战还让人心有余悸,不到一年的时间双方却又欢颜相向,怎不让人心动? 和平努力从未间断 朝鲜半岛命运多舛,在外力的介入下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但半岛人民却从没有放慢过对祖国统一追求的脚步。 1945年8月15日,朝鲜人民从日本殖民者统治下获得解放…  相似文献   

8.
通过产业内贸易理论和重叠需求理论说明中、朝、韩三国由于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伴随着朝鲜半岛民族统一事业的发展而迅速增长的朝韩贸易可能对中朝和中韩贸易产生的影响.提出在对韩、对朝的部分贸易领域中必须引起的高度重视问题。  相似文献   

9.
3月16日到21日,在是内瓦举行的朝鲜半岛四方会谈第二次正式会议,再一次未果而终。在这次会谈中,朝鲜首先又提出撤走驻韩美军问题,接着提出解除对朝经济制裁和对朝援助问题。由于美国与韩国在第一个问题上没有作出任何让步,会谈从一开始就几乎陷入僵局。结果,直到3月21日下午本次四方会谈结束时,既没有任何协议达成,也没有为下轮会谈确定日期。朝鲜半岛四方会谈,由朝、韩、美、中四国参加,旨在签署一项新的永久性和平条约以取代1953年签订的朝鲜停战协定。举行四方会谈的建议是1996年4月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韩国时,由两国首脑共同…  相似文献   

10.
中日间的海路交往最初是经由朝鲜半岛间接进行的。自两汉至南北朝,中日邦交实际上是一种宗主与“藩属”的关系。约自公元5世纪起,直接交往日渐频繁,致使隋唐时期的中日邦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蜜月”状态。日本通过大量派遣使团和留学生来华,使中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典章制度和思想文化进一步传人日本,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宋元时期,中日海路交往和邦交关系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对外贸易,尤其是民间贸易上。中古后期的明清两朝,一方面,中日邦交关系因倭寇为患、丰臣秀吉侵朝、西方殖民者东来及中国的“禁海”和日本的“锁国”等因素而渐趋疏远,另方面,中日双方的民间外贸活动却更加发达。近代以来,由于日本不断对外扩张侵略,中日之间长期的、以友好为主线条的邦交关系遭到严重破坏,一度几无邦交可言。1972年复交后,中日关系虽有新的发展,却不无隐患。  相似文献   

11.
近代日本经过倒幕维新运动后,明治新政府开始走向政治舞台。然而,羽翼未丰的日本却仿效欧美列强的方式,以武力威逼朝鲜签署"日朝修好条规",从而迫使朝鲜开港。在此期间,日本还促成朝鲜对欧美国家的有限开放,一方面造成朝鲜乃"独立之邦"的事实,打击中国清政府与朝鲜之间的宗属关系;另一方面在各国与朝鲜交涉中扮演了协调者的角色,进而彰显了日本在对朝外交中的主动性。日本政府出于控制朝鲜半岛的目的而以不平等条约胁迫朝鲜开港,这不但违背了朝鲜的意愿,也直接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朝鲜通信使又称通信使、遣日韩使、遣日使,是1607年至1811年时李氏朝鲜派往日本江户幕府的使节。从1392年开始,朝鲜宫廷就派遣使者前往日本。从1607年至1811年间,朝鲜共派有12个通信使团前往日本。柳相弼的《东槎录》便是对1811年最后一次使行的记录。从中可以发见诸多朝日情状,如朝鲜方面吏治腐败,朝鲜通信使行路的艰险,日本的房屋建筑、山水景观、居民装束衣着、民风民俗、节日庆祝、饮食音乐等地物风俗。此记录也展现了朝日的交好,朝鲜通信使对日本文化的态度和自豪感等。对于深入了解当时朝日历史人文景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日本与朝鲜间关系的发展不仅是两国出于各自利益的主观意愿,更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态度和利益。朝鲜半岛重要的地理位置不仅使其在历史上成为各大国互相争夺的焦点,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重要战略工具。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美国更加重视朝鲜半岛在美国东北亚地区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此,美国以朝核问题为切入点,制造地区紧张气氛以维持和加强日韩对美国的军事、安全需要,同时将日朝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纳入自己的地区战略和掌控之中,以维持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遏制中国。可以说,日朝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态度和利益,也因而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朝鲜半岛的文化很多方面受中国影响,中国汉字很长时间内是朝鲜唯一的书写文字,朝鲜五科考试《孙子兵法》列入其中,中国兵书传入朝鲜可能早于日本。朝鲜时代的知识分子把孙子思想作为哲学来学习,如今这部世界第一兵书创下韩国出版史的最高纪录,在韩国的普及率非常高,广泛应用于社会文化生活领域,影响一代又一代韩国人。韩国企业家崇拜孙武和毛泽东,用兵法创造"汉江奇迹",掀起了"孙子经营学"的热潮。韩国学者用孙子精髓诠释中韩军事关系,应对朝鲜半岛局势,构建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5.
朝日地缘相近,同受中国大陆古代文明影响。朝鲜自然条件较日本优越,且先接受中国文化。朝鲜受中国影响程度远大于日本。在上述优势条件下,朝鲜逐渐衰落并沦为邻邦日本的殖民地,而日本却成功摆脱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危机,走上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笔者基于经济、政治、文化视角下两国不同历史命运走向的原因,得出学习力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结论,并据此结论对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学习西方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明万历二十年(1592),在朝鲜大地上出现了一场悲壮、激烈的中朝人民共同抗击侵略者的战争,即著名的壬辰战争.在此次战争中,中国海商的表现颇值一提.他们于日本发动战争前冒险回国递告军情,在战争打响后联络日本的和平力量,架构中日和平通商之桥梁,为朝廷拟定正确策略和减少战争伤亡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中国东北朝鲜族教育权的侵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中期以来 ,从朝鲜移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日益增多。日本出于侵略中国的需要 ,对移入中国的朝鲜族教育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在中日矛盾空前激烈的情况下 ,中国东北军阀竟也对朝鲜族教育采取了一些限制、同化 ,甚至取缔的措施。朝鲜族教育就是在这样一种复杂而又艰难的境地中发展起来的 ,主办者坚持反日 ,积极与东北地方政府沟通 ,寻求中央政府的支持 ,为朝鲜独立运动及中国革命培养了后备人才 ,也为发扬朝鲜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江华条约》签订后,日本在朝鲜的势力急剧膨胀,严重损害了清政府在朝鲜的传统利益。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清政府决定劝导朝鲜与西方国家立约通商,以牵制日本在朝鲜势力的继续膨胀。以往史学界对清政府的这种“劝导通商”策多持批评态度。但清政府的“劝导通商”策挽救了中国在朝鲜的宗主国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朝鲜的主权,但清政府对朝鲜劝导通商使朝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是一种消极政策。  相似文献   

19.
1949年通过的NSC48/1等一系列文件反映了杜鲁门政府对日占领政策的战略转变。这一转变对美国的对韩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开始从朝鲜半岛进行战略收缩,对朝鲜的援助也开始以经济援助为主。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不仅为当代中国的事业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同时也对韩、日等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本文中,笔者从字音结构、字形结构两方面对韩·汉"字"进行简单地对比。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韩汉对比分析不失为一种韩语学习、韩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