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说法》栏目在中央电视台已经开播八年了。八年来,《今日说法》秉承着“可看性强、条理分明”的节目风格,以“重在普法、监督执法、推动立法、为老百姓办实事”的节目宗旨,走过了一条辉煌的历程:八年来,全国广大电视观众已经熟悉了那首片头曲和片头语,已经熟悉了两位主持人撒贝宁和张绍刚,甚至对《今日说法》  相似文献   

2.
张静 《新闻采编》2012,(5):21-22,28
电视法制节目诞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中国的普法进程,法制节目如雨后春笋。1985年,中国开始实施"一五普法",而1989年,太原电视台开办了第一档法制节目《法律在我们身边》,在全国属于开办最早之列,之后太原电视台又陆续开办了《交通与生活》、《治安广角》、《并州之剑》、《法治时空》、《百姓说法》、《今日开庭》、《维权在线》等栏目。虽然这些法制栏目在创办之初,内容和形式都显简单,播出频次和时长也较  相似文献   

3.
《普法栏目剧》作为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所打造的品牌节目,以惩恶扬善、伸张正义为节目宗旨,在法制宣传、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倾力打造《普法栏目剧》高品质的“真金”,本文深入探讨分析了该节目的创作特点和门道,力图寻求突破,使其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法制梦想”乃至“中国梦想“的得力推手.  相似文献   

4.
张葵阳 《新闻窗》2008,(2):82-83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秉承着“可看性强、条理分明”的节目风格,以“重在普法、监督执法、推动立法、为老百姓办实事”的节目宗旨,走过了一条辉煌的历程。九年来,全国广大电视观众已经熟悉了那首片头曲和片头语,熟悉了两位主持人撒贝宁和张绍刚,甚至对节目的播出产生了情感期待和情感忠诚。但是,《今日说法》更重要的成功之处不在于它的高收视率,  相似文献   

5.
陈章华 《声屏世界》2003,23(7):36-37
“二五普法”时期(1991年———1995年),法制类专栏节目开始在电视媒体中初露头角,至“三五普法”时期(1996年———2000年),该类节目在全国迅速升温、普及。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这一非黄金时段的法制节目,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成功开创了中央电视台新的收视高峰段位,吸引了不同层次的观众。各地电视媒体中诸如“法制经纬”、“法制视野”、“拍案说法”、“金剑之光”等等,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应该说,“二五普法”时期的法制节目大都带有遵命行事的意思,政府部门为了普法的需要,要求电视台提供一个窗口,使普法宣传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李娜  安东 《今传媒》2015,(1):115-117
普法栏目剧作为近几年电视荧屏上炙手可热的一种节目类型,吸引了法律专业人士和大量普通民众的高度关注。以中央十二台《普法栏目剧》为代表的法制栏目剧在公众的普遍称誉中收视率不断刷新,不仅在电视业界开辟了一种新的成功案例,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社会普法的效果。然而以传播法律知识为宗旨的普法栏目剧由于没有学理上的指导与支撑,其普法效果究竟如何鲜有人知。本文通过对相关概念的释析以及对典型节目的文本分析,客观的呈现普法栏目剧的发展现状,并着重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7.
电视法制节目作为国家普法和民众懂法的重要平台,一直在电视节目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但近年来,随着各地市电视法制节目的大规模创办以及娱乐化的冲击,法制节目出现了同质化、非专业化等现象。电视法制节目市场需要新形态的节目来突破目前的不景气局面。2013年3月29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撒贝宁时间》,自开播以来,节目的收视率一直稳居在全国同一时段播出节目的前五名,为亿万观众展开了电视法制节目的全新模式,2013年第三季度首次参评的《撒贝宁时间》就进入了央视所有节目的前30名,获得了台品牌栏目的称号。本文将从媒介优势、节目定位、主持人、传播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其解析,以求为其他电视法制节目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魏珑 《新闻实践》2004,(11):48-49
如今,在众多的电视法制节目中,有一批是以"说法"为名的,如《今日说法》、 《拍案说法》、《举案说法》、《给您说法》等。这类"说法"节目把纪实性与谈话类两种节目形态融合到一起,以案说法,真实生动,又充满法理色彩,具有普法意义,因而广受观众好评。  相似文献   

9.
1997年元月5日,正当普法工作在我国全面展开之时,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在西部率先开播了法制类专题节目——《时代法制》。10年来广大听众对这档节目的关注和喜爱一直没有改变,当然,从客观上讲,这档节目“生逢其时”。从1997年直到今天,正逢我国向法治化国家迈进的阶段,也正是入们需求和渴望获得法律知识的年代。《时代法制》应运而生,踏着时代的节拍一步一个脚印,10年风雨铸造了在省内外广播法制类节目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10.
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法律与道德》栏目的创办标志着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产生。随后,南京电视台又开办了《法制园地》栏目。而这一年,我国全面普法工作也正式展开.1985年6月中宣部、司法部制定了《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即“一五普法”。要求“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都要由专人负责.办好法制宣传栏目”。  相似文献   

11.
贾非 《声屏世界》2002,(1):28-29
作为普法宣传的一种手段,电视法制节目已经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因其具有可视性和法理性,电视法制节目在法制宣传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法治天地》作为大连电视台的一档法制节目,已经开播两年,播出 了 800多期,有很高的收视率。 但是我们的节目针对的是具有典型性的个案,并不能解决每一位观众的问题,因此我们觉得制作节目只是普法的一种形式,而普法的最终的目的是培养观众的法治精神,提高他们自身的法律素质。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必须开拓思路,延伸节目的空间。 我国最大的区域仍然是农村,那里保留着很多传统的“乡土…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法律的日益完善,一些法制类节目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仅以央视为例,就开播了包括《道德与法》、《普法栏目剧》、《今日说法》、《法治在线》等等诸多类型的法制节目。然而法制节目同质化倾向严重,一些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法制节目收视率日趋下降。我国大概有200多个电视法制类的相关栏目,相关数据显示,其中有9个是播放法制类节目的频道。本文将以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栏目为例,分析该栏目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赵文敬 《新闻世界》2009,(12):126-127
社会转型期,普法的重要性凸显,相应的普法节目应时而生。《今日说法》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得到了广大受众的认可,接受美学的运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把“读者中心论”作为制作该栏目的第一要义,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追求超出受众的“期待视界”。  相似文献   

14.
1999年,中央电视台大型法治专题节目《今日说法》开播.2003年,又一档30分钟法治专题节目《经济与法》开播,标志着我国电视法治栏目进入到一个繁荣期.这之后较长的一段时期,电视法治栏目的形式不断创新,社会影响力持续增强,普法示范效应十分显著.《经济与法》这档央视财经频道唯一的法治专题节目,重点是宣传"经济活动中的法律规则",展现在经济领域中个体遇到的法律问题、法律困惑,并向广大观众普及法律认识,以此来促进市场经济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如今,经历了"初生—鼎盛—冷遇—突围"的央视《经济与法》,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其发展过程中的很多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普法栏目剧》是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于2011年4月底开播的一档日播节目,晚间九点档,每集50分钟,采取制播分离模式运行.其演播室背景板,是著名雕塑《大卫》的一只眼睛,在《圣经》中,少年大卫打倒了巨无霸歌利亚.这像极了《普法栏目剧》的使命,它的诞生,是为了在黄金时段抗击一线卫视的首轮剧——"剧无霸"以及真人秀.  相似文献   

16.
郭秀峰,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主任编辑, 《法律直播室》、《海楠说农村》节目监制。她担任编辑、监制的《法律直播室》节目,1999年被共青团中央和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光荣称号,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1996--2000年全国广播影视系统'三五'普法先进集体";先后三次被浙江听众投票推选为"浙江电台名牌节目",连续四年被评选为"浙江电台品牌节目"。2003年又获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优秀栏目奖。她担任编辑、撰稿的广播新闻专题《一起因劳动争议而引发的特大纵火案》、《讨回清白》、《羊鸭之争》等六个节目,先后获得五个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一个全国法制好新闻一等奖和一个全国对农节目一等奖。2004年获浙江省第二届飘萍奖(人物)。  相似文献   

17.
《撒贝宁时间——证据在说话》作为央视重点打造的主持人精品栏目之一,从2013年3月播出至今,一改我国传统法制节目的模式,将虚拟演播室与实景演播室相结合,主持人化身为福尔摩斯般的侦探,根据现场证据和逻辑推理带观众一步步接近真相,打破了法制节目一贯的"普法"宗旨,为法制节目制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主要从叙事学角度来分析该节目的模式创新,分别从节目的叙事语法、叙事内容、叙事风格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并探讨这种新的叙事风格的技术支持,并穿插与国外的法制节目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该节目模式目前可能还存在的一些不足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之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相继作出依法治省、依法治市的决定。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背景下,电视直播(录播)法院庭审的节目应运而生。这种把生动有效的受众兴趣(普法效果)与企盼司法公正的群体效应(社会监督)融为一体的电视节目新表现,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欢迎。一些学者认为,庭审直播节目揭开了中国新闻史和司法史新的一页。下面就我们创办庭审直播节目《现在开庭》半年多来的实践,谈谈一  相似文献   

19.
电视法制节目已经成为大众收视的一大热点。然而法制节目重在说法,则严肃有余,趣味不足,重在案情,又偏离了法制节目普法的根本宗旨。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电视人做了有效的探索,在选题和表现上的几个特征:选题的故事化、叙事的情感化、人物的个性化。为此,笔者试结合自己在辽宁电视台《情与法》栏目的创作经历对电视法制节目故事化进行简要的分析,观点如下:  相似文献   

20.
熊灵 《东南传播》2016,(6):94-96
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作为全国调节类节目的收视龙头,致力于为百姓生活服务,为百姓解决矛盾,并进行普法宣传与教育,受全国广大观众的喜爱。通过对本节目编导组的访谈和观众的调查,发现在其有着较好的传播效果的同时,仍有一些需要改进和提高之处。此次研究旨在对《金牌调解》的发展现状、节目影响力、受众反馈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如何提高节目的传播效果给出一些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