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希金之死     
普希金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开创者。俄国诗人丘特切夫在诗歌中赞颂他“:俄罗斯人铭记你,就像铭记自己的初恋”。人们常常谈论起普希金传奇的爱情和他那令人惋惜的死亡。普希金是个风流才子,1836年,37岁的普希金似乎预感到生命之路将要走到尽头,于是要为自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都形成了本民族所崇拜的动物形象——图腾。这些图腾多多少少反映出这个国家的个性。如称中国为“中国龙”,美国为“美国鹰”,印度为“印度象”等。俄罗斯,通常被称为“俄罗斯熊”或“北极熊”。俄罗斯人被称为“熊的传人”。报刊上频频出现的“为什么英国是熊的朋友”等言论,显然是把“熊”看成了“俄罗斯人”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3.
曾思艺 《世界文化》2009,(11):13-15
普希金(1799~1837)的一位女友曾这样评价他:“在他的一生中只有两件事是他最喜欢的:诗与满足自己的强烈的爱欹。在这两方面,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是对普希金的最中肯评价。在诗歌方面,普希金创作了八百多首抒情诗、数十首叙事诗,还有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了俄国诗歌乃至民族文学的基础,成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相似文献   

4.
他是俄罗斯古典现实主义的终结者,他被高尔基称为“现代俄罗斯最杰出的语言艺术家”,他是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最喜爱的作家之一。他就是伊万·布宁——俄罗斯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和俄罗斯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5.
王希 《世界文化》2008,(11):18-19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是拉美“文学爆炸”的先驱者,他的创作包括诗歌、散文、小说,被称为“作家里的作家”、“拉丁美洲文学之父”。  相似文献   

6.
<正>维克多·佩列文(1962—)是俄罗斯后现代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展现了俄罗斯当代的社会生活,神秘的笔法、后现代的叙事,吸引了一大批读者,被称为俄罗斯严肃文学中“唯一的畅销”,在众多阅读者中不乏那些“近些年除了电话号码簿以外什么也不读的人”。  相似文献   

7.
年轻漂亮的希尔娜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她的个子越长越高。1978年在影片“漂亮的孩子”中扮演小姑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每当她拍摄爱情场面时,她的男伴往往不得不借助于矮凳。年方二八的希尔娜身高已达一米八六! 希尔娜的问题并非罕见,它困惑着数以百万计的年轻男女。越来越多的少男或少女高得“撑破了裤缝”。这种被科学家们称为“加速”的现象并非  相似文献   

8.
柯文 《世界文化》2006,(7):49-50
俄罗斯名女诗人、被称为20世纪“女普希金”的阿赫玛托娃在她游历西伯利亚的时候,曾经专程来到过贝加尔湖,她在日记中写到:贝加尔湖是造物主送给我们这个世界的礼物,贝加尔湖是一颗深不见底的眼睛。  相似文献   

9.
原因  杨春林 《大理文化》2012,(8):107-112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他的很多诗篇表达了唐朝由盛转衰时期自己的经历和感怀,真切且有诗意地展现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诗史”说在后世的诗论中被广泛运用,尤其是明代的杨慎从诗歌主情与诗贵含蓄以及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等方面对“诗史”说进行了较为完备、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0.
生与死、灵与肉、爱与欲的矛盾和悖论,是穆旦爱情诗歌代表作《诗八首》中深入剖析的主题。这一组诗集中表达了穆旦对爱情悲剧最全面最深刻的体悟,并以其冷酷的光芒在穆旦诗歌的夜空里灼灼闪耀。事实上,它传达的并非如某些论者所谓的"爱的颂歌",而是悲剧命运之交响,是爱情迷梦的终结。不过,在解构了爱的神话的同时,它也给读者照亮了梦醒之后的超越之路。  相似文献   

11.
“泰岱岩岩万邦瞻”。被称为“中华文化史缩影”的泰山文化,不仅为中国学界所重视,还曾引起西方世界的瞩目。自十七世纪以来,众多的西方汉学家都对泰山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海外“泰山学”的出现,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明末清初时期,随着利玛窦等人的东来,一时出现了一个东西文化交流的高潮,泰山之名亦由此开始为西方所知。十七世纪之俄罗斯帝国大臣尼·斯·米列斯库(N.Spataru.Milescu)所著《中国漫记》中已出现有关泰山的介绍。米列斯库(1636~1708)原籍罗马尼亚,1676年作为俄罗斯使节觐…  相似文献   

12.
埃德蒙·斯宾塞(1552?—1599),英国文学史上与莎士比亚、弥尔顿、华兹华斯比肩的大诗人,创作了《牧人月历》、《爱情小诗》(亦译《小爱神》)、《祝婚曲》、《仙后》等诗歌,李赋宁先生指出,斯宾塞的“重要性主要在于他继承并发展了英国的叙事、抒情和讽刺传统,在乔叟和弥尔顿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赢得了‘诗人的诗人’这一美誉”,他“所建立的英诗传统是一种富于音乐性和图画性的诗歌语言,诗歌的背景是一种脱离现实的梦幻世界,叙述方式是讽喻性的,写作目的是道德的和严肃的”,“对他同时代和后世的英国诗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俄罗斯出现了一位享誉世界乐坛的男低音歌唱家、歌剧演员菲奥多·夏里亚宾,他曾被高尔基誉为“象征性人物”,他“体现着俄罗斯民主的一切特征”。高尔基所说的“象征性人物”,据笔者的理解,意思是夏氏是俄罗斯声乐艺术的象征,就如鸽子是和平的象征一样。  相似文献   

14.
埃尔米塔博物馆(即冬宫)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被俄罗斯人称为自己的卢浮宫;国会大厦建筑是“自己的白宫”;自己的凯旋门比巴黎的凯旋门还要高大。俄岁斯以独创性自立于世界民族建筑雕塑之林.  相似文献   

15.
许海娜 《世界文化》2012,(11):28-30
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被称为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深刻的作家之一。他所处的19世纪俄罗斯是一个“成问题的时代”:传统的东正教文化信仰正在衰落,新的建立在自然科学充分发展基础上的理性尚未成熟。在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的文化语境下,当时俄罗斯人普遍面临着一场生命神圣性逐渐消解的精神危机。陀氏以知识分子特有的担当,用文学创作肩负起为人类灵魂寻求出路的重担,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在菩与恶、罪与罚的撕扯中历经磨难并最终复归神圣的“人神”形象,并通过他们传达了作者为人的拯救而“重建生命神圣性”的创作理念,也揭示了神圣对人类精神的意义,这对我们21世纪现代人的精神困境也有着深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郑薇 《世界文化》2013,(1):32-34
俄罗斯白银时代"不合时宜的天才女诗人"马丽娜·茨维塔耶娃是一位一生都在恋爱的女人。她有毕生相携的丈夫,却从未停止过对爱情的追逐,在她的"桃色名单"上既有诗人、学者,也有公爵、红军战士、演员,每一次她都爱得炽烈,每一次她都伤得刻骨。她渴望成为"被命运选中"的诗人超脱尘世栖居高处,可对爱情的渴望又总是将她拉回尘世让她成为一个凡俗的女人,于是她总在矛盾:成为诗人就意味着永久的孤独,沦为俗世女人则将永远丧失"自己"。她的思索化作一串串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人喜欢鲜花,走在俄罗斯任何一个城市的街头,总会遇到手捧鲜花的青年男女从面前翩然走过。假如你被邀请去俄罗斯朋友家做家,一束漂亮的鲜花是最好的礼物。不过,送花一定要送鲜花,花枝必须是单数。单数在俄罗斯表示吉祥。流行于俄罗斯的花语是:金鱼草象征光荣,玫瑰花表示爱情,百合花代表纯洁,雏菊标志和谐,石竹花表明热情,杜鹃花意味伤感,勿忘我表示思念,铃兰和丁香显示新生。  相似文献   

18.
严冬 《华夏文化》2012,(2):52-53
晚清时期有一批知名学者,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口号,一边进行学术研究,一边从事政治与文化活动,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影响,被称为国粹派。  相似文献   

19.
1914年,智利文艺家协会举办了首届圣地亚哥“花节诗歌比赛”。诗歌的头奖,人们没有犹豫便投选了出来,因为它感动了几乎所有的人。但是,头奖作品并不是花一般理想或山川风光的吟唱,却献给了一个黑色字眼——“死”。1889年,一位将注定成为诗人的女孩,出生在智利北部一个名为维库  相似文献   

20.
广岛之恋:时间与记忆的游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妮 《世界文化》2007,(11):23-24
上世纪50年代末,战后法国开始了一场被称为“新小说”,“新浪潮”(及“左岸派”)电影的艺术实践。文本和电影第一次互为彼此而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浪潮”电影对传统电影的高度自觉与革新,其创造性的试图通过胶片传递出在文学哲学领域里被反复演绎着的现代主义气质,在这个意义上“新浪潮”可算作名副其实的“作家电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