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策珍珠塘     
华朝熙 《钓鱼》2004,(10):18-18
不知什么原因,我们这里的鱼塘,大多当年投养当年千塘打光。所以每每开春之后,真难煞了钓鱼人——无处可钓。加之去年秋旱又冬旱严重,情况更甚。唯独一些养殖珍珠的水塘,是不会干的。这些珍珠塘,不仅水质好,鱼儿鲜美且个头大,但就是难钓。谁都知道,养殖珍珠的水面,布满间隔不到1米的钢绳和浮筒,在如此窄窄的绳巷里施钓,其难度可想而知。而塘主又个个精明,都以竿计价,煞是诱人。我就曾在一次出钓中挂断10副钓线,只钓回几条翘嘴鲌的记录,你说尴尬不尴尬?  相似文献   

2.
河北刘先生住来信中说:他存春秋季节,总是选好天气才去钓鱼,经许多次垂钓后感到在这样的季节钓鱼,天气好人是很舒服,但觉得越是好天鱼越难钓。有儿次天气并不好,冷风吹得人很难受,可上鱼却很不错。因此他们有这样一种看法:春秋天尤其足早春和深秋,如果天气不好气温低,鱼儿爱咬钩。如果是晴朗的暖和天上鱼倒不好。不知这是不是一种规律,应如何去分析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雷鸣 《中国钓鱼》2004,(4):58-58
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卓别林是一位钓迷。有一次,他邀请一名法官去郊野游钓,法官钓上了一条大鲟鱼,鱼儿在水中拼命挣扎.他自言自语地说:“逃不了啦,这条鱼被我宣布死刑了。”  相似文献   

4.
蒋清泉 《中国钓鱼》2012,(12):28-29
冰钓时,由于气温、水温都很低,鱼儿身体僵硬,活动不便,再加上诱鱼的饵料味道在低温下传递缓慢,所以短时间内(比如半天时间)靠诱饵是引不来鱼的。要想在短时间内钓着鱼、多钓鱼,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打冰洞,找到鱼儿藏身的地方;找不到鱼,说下大天来也钓不着鱼。特别是野钓,水广鱼稀,鱼儿又爱扎堆集体抵御严寒,想找到它们聚集之处,  相似文献   

5.
欢乐度冬闲     
谭佛航 《中国钓鱼》2005,(12):33-33
北京钓友刘先生近日和我谈及如何过好北京冬季这段“休钓期”。但是严冬对冰钓爱好者来说,又是他们快乐的季节。他说北京地区每年11月下旬到12月中,可称为鱼儿的“安全期”,因这段时间非常冷,有时水结薄冰,既不能上冰凿洞,又见不到水,鱼儿不受被钓之灾。在这之后进入冰封季节,如何过好这段时间?我们还谈到如何处理破、旧老玻璃钢竿等方面的事,总之都和过冬有关。现在将这次交谈,整理成文,归纳为整、改、聊和写、钓四条,对有些钓友可能有一点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唐泽洋 《钓鱼》2005,(23):21-21
鱼儿不进窝,纵使您有再美味的钓耳,再高明的钓技,也是枉然,俗话说“鱼儿不咬钩,气死老钓翁”。这样的体会你经历过?[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一、初秋施钓应突出个“近”字 初秋为什么要钓近呢?这是因为初秋天是生活在水库边缘的蚱蜢、蟋蟀、蚊虫最为活跃的时候,这些给鱼儿提供了可口的饵料。其二,此时节,水库中生长的小虾、水中微生动物也为了觅食聚集到岸边,这些是鱼儿最钟爱的食物。  相似文献   

8.
山东钓友吴先生来信说:夏天的气温高,鱼儿特别活跃,爱咬钩,可我们在垂钓时也有空手而归的时候。我们几个也就事论事谈过,总觉得夏钓应该有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如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对夏钓会有帮助,请介绍。  相似文献   

9.
《钓鱼》2005,(24)
付迎春:72岁,北京市人,是“全国钓鱼国手”。!从钓经历:自小喜欢钓鱼,半个多世纪的垂钓生涯中,他每星期总要和鱼儿“约会”一二次,即便是数九寒冬,也照常去冰钓。正是因为他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不间断的苦练钓技,熟练掌握了传统钓技术,练就了一双洞察鱼情的“火眼金睛”、一套引鱼上钩的“战略战术”。九十年代初,台湾的悬坠钓法“登台亮相”,已年过半百的他又开始孜孜不倦地学习钓鱼的新技术,并不断的进行练习,将传统钓和悬坠钓技术有机结合,使他的钓技如虎添翼。这些年来,他和年轻的钓手一道走南闯北参加钓赛,老人家爱亮嗓子唱京剧,钓赛之…  相似文献   

10.
伏治友 《垂钓》2013,(12):46-47
有一次笔者跟朋友们集体出钓,几十个人几乎都上鱼,堆独一个老人钓不上来。后来我们发现他的浮标太大,钩饵没有沉底。这既可说是钓层问题,又可说是钓具问题,因为标坠搭配不当,钓组悬空,导致了鱼儿不咬钩。  相似文献   

11.
快乐夏钓     
江沉 《中国钓鱼》2006,(7):25-26
钓鱼迷们常感夏季钓鱼不爽。一是鱼难钓:夏天气温高,相对湿度大,水体含氧量低,因而鱼儿食欲差;二是人也受罪:烈日头顶照,暑气脚下生,上下夹攻,弄不好虫叮蛇咬。夏钓的确难,如何才能克服这些困难呢?能不能把夏钓难变为夏钓乐呢?我这里有几个小诀窍,供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蚯蚓加伴侣     
博浪哥 《垂钓》2010,(4):49-49
春夏之交,正是鱼儿需要补充高动物蛋白的时候。这时节,用蚯蚓做钓,效果最好。然而,单纯用蚯蚓作饵,难免出现越钓鱼越少的现象。有什么办法能解决既钓又引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13.
所谓轻口鱼,就是因天气寒冷水温低或是气压低水中缺氧,鱼儿不爱活动,吃饵动作小,浮漂反应轻微。轻口鱼并不是鱼儿不吃钩,而是吃食欲望小,动作软绵无力,钩饵吸入得较浅。因此说,如果所用钓具、所配钓组、垂钓方法达不到要求,轻口鱼是很难钓获的。所以说要想钓获轻口鱼,首先  相似文献   

14.
钓鱼小幽默     
路安 《钓鱼》2006,(10):70-70
人的问题 夫妻二人一同去钓鱼。丈夫钓了半天也没有钓上来一条鱼,于是他自言自语道:“怎么钓不上鱼呀?看来现在的鱼儿是越来越狡猾了!”  相似文献   

15.
雨中擒板鲫     
王中兴 《垂钓》2001,(2):24-24
儿子爱钓鱼,可难得有时间过钓瘾。2000年12月13日,好不容易轮到他休息,便逼我带他去钓鱼。可天气预报说:13日冷空气南下,有雨,气温6~10℃。冬天低温又阴雨是钓不到鱼的,我决定不去,但经不住缠磨,只好陪他去过一下钓瘾。  相似文献   

16.
串钩钓草鱼     
湖北钓友刘成先生来信说:他用海竿配串钩钓鱼,在钓底层的鲤鱼时,效果不错,经常有收获。他又说用串钩加漂,使他直插水底钓草鱼,多数时间不上鱼。改用大漂,将串钩提到水面,可下面的坠子不着底,刮风时浮漂被吹得满池跑,不知如何改进。  相似文献   

17.
春天的来到,已是钓鲫鱼的大好时机,可是面对一望无际的水库,又如何下钩呢?鱼儿又在何处呢?  相似文献   

18.
邢乐仁 《垂钓》2009,(5):62-63
氧债现象是否出现决定了今天鱼儿的行为状态——旺食、厌食、绝食还是迁徙?比较过这些数据后,有经验的钓者出发前就会心中有数,今天在哪里选钓位、收获大致能有多少都会知道个大概。  相似文献   

19.
抓细节     
谭佛航 《中国钓鱼》2007,(11):38-39
天津刘先生来电说:他经常想到一个问题:如何提高钓技,看人家怎么将钓竿玩得这么好,上鱼这么容易,想请教又怕别人不讲,自己遭尴尬。另一点就是要问时怎么问,不知从何说起。他说有没有钓技速成班,希望推荐一些提高钓技的方法。刘先生所谈,在一些新钓手中  相似文献   

20.
在人工湖、鱼塘这些常被人施钓的水域,鱼儿久经考验,变得十分刁滑,使用蚯蚓面团很难钓获。而小杂鱼对这些饵料却特别钟情,钓饵一下水就咬钩,把浮漂拖得满塘乱转。钓又钓不上来,甩又甩不脱,既影响钓鱼人的情绪,又影响钓其他的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