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一生“三下三上”,经历传奇。他因为坚持实事求是遭到错误打击而落,又因为坚持实事求是受到重视而起。邓小平的每次复出,都有其主、客观的原因。其中,他的每次复出,都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有三位在他三次复出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他们是:王稼祥、周恩来和叶剑英。邓小平第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供给广大理论研究者、社科情报咨询人员急需要的一部迅速简便查阅邓小平同志理论观点、语言文句以及背景的工具书,杨瑞志、周晓瑜两位同志编纂了句子索引《邓小平文选索引》,该书由山东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及时地解决了燃眉之急,填补了研究《邓小平文选》检索工具书的空白。纵观全书有以下几个特点。(1)权威性强,收录条目完备。《邓小平文选索引》是以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文选》(第一至三卷)足本为根据,以《邓小平文选》语句的语法停顿为收录条目,对收录条目的原则制定了切实可行、科学…  相似文献   

3.
1993年11月8日至11月20日,新华社党组组织了第一期局以上干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读书班,29位同志集中精力,认真阅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通过学习,他们深切地认识到:学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做好新时期新闻工作的根本保证。抓住四个“基本”掌握理论精髓要学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关键是什么?读书班开班时,新华社党组书记、社长郭超人要求大家首先要认真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和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举行的学习报告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认识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一、邓小平论"纲":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77年11月8日,复出仅3个多月的邓小平,登上了南下广州的专列。这是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的首次国内视察。随专列南下的有苏振华、罗瑞卿、梁必业、华楠,还有邓小平夫人卓琳及三个女儿、三个女婿。据解放军报社长华楠回忆:一路上,小平同志分别找河北、河南、湖北等省的军政要员谈话,听取地方的汇报,我也参加了。111日,邓小平一行抵达广州。这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代伟人,邓小平不仅有治国理政的雄才大略,还有"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在"三落三起"的背后是邓小平强大的心理资本,超强的自信、坚定的信念、乐观的精神、坚韧的意志使邓小平屡历磨难而不倒。邓小平的传奇经历和心理资本,启示着广大领导干部应注重信念强化和党性锤炼,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历练,注重心理提升和人格完善,注重家庭慰藉和社会支撑。  相似文献   

6.
出版界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梅益编者按:邓小平同志逝世的消息传出后,全国出版界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2月24日,在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生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在京的60余位出版界人士,深切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特别是他对出版事业的关怀、...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在人民人会堂正式单独会见的第一位香港同胞是查良镛——金庸。  相似文献   

8.
新闻编采人员如何改进文风?我以为很需要向邓小平同志学习。改革开放30年了,看《邓小平文选》(以下称《文选》)三卷,依然心潮起伏。邓小平同志不仅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有独到深刻见解,而且他的语言风格也是别具一格的,我们学习研究邓小平同志的语言风格,对于掌握其理论的精髓,改进我们的文风,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新闻实践 邓小平的一生,与报纸可以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以他与新闻的关系,他的一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身体力行从事新闻实践(遵义会议之前),第二阶段是直接领导新闻工作(遵义会议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第三阶段是在更高的层次上驾驭新闻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邓小平早期参加革命活动就与办报结缘。1922年夏季,年仅18岁的邓小平(当时名邓希贤)在法国加入“旅欧少年共产党”,由于他才思敏捷、责任心强,加之文字严谨,书写工整高效、精力充沛,少共组织分配他负责机关报刊《少年》的刻版和油…  相似文献   

10.
今年8月,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本刊发表此,以表达我们对这位《红星报》主编的深深怀念。邓小平同志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其新闻思想深深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认真学习和领会邓小平新闻思想,对我们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三贴近”原则,促进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健康、蓬勃地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有关邓小平图书的出版概述闫晓宏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邓小平都是一位最受人瞩目的人物。他是伟大的政治家、理论家、改革家,极具简力和传奇色彩。改革开放以来,小平同志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勇气和魄力,设计、主持并具体指导了一场以摆脱贫穷为主旨的深刻革命,并获...  相似文献   

12.
新年伊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在更加深入和系统地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党的十四大提出,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作为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己任的广大新闻工作者,更应先学一步。学好一些。当前,摆在我们新闻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是:按照党中央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和江泽民总书记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重要讲话的要求,集中精力学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并把这一学习同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我打1的理论素质和宣传水平。《邓小…  相似文献   

13.
在邓小平教育理论中,超前思维主要表现在"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要三个面向"和"要加强青年的理想教育"三个方面:从理论结构的视角看,邓小平教育理论在方法论、战略思想和决策三个层次上都有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4.
周啸天 《新闻界》2003,(4):3-3,8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99周年纪念日,特刊此稿。———编者毛泽东从《湘江评论》开始他的革命生涯。邓小平投身革命,最初从事的工作也是办报。邓小平从上世纪20年代留法勤工俭学伊始,到50年代主政西南时期,曾经有三次办报经历:一、留法勤工俭学时期,参与少共机关刊物《少年》(后更名《赤光》)的出版工作。1922年2月开始,年仅16岁的邓小平,在蒙达尼附近的夏莱特市的哈金森工厂做工。在先进青年的影响下,他开始阅读《新青年》、社会主义讨论集等书报,逐渐接受了革命思想。当年夏天,他加入旅欧少共(即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从事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     
出版单位:中央文献出版社浙江电子音像出版社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制作单位:杭州唐人视听发展有限公司责任编辑:阮孔初任路平刘敏内容简介:为进一步学习、宣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多媒体只读光盘《邓小平》,由中央文献出版社、浙江电子音像出版社、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联合出版。这是第一次运用多媒体形式,集文字、照片、影视、声音为一体,全面反映邓小平同志伟大理论和光辉业绩的电子出版物。这套光盘共有五张,收录文字200多万、照片1200多幅、影视资料和录音87段。其中包括《邓小平文选》1-3卷、邓小平传略…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1904年8月22日生于四川广安,1997年2月19日与世长辞,走完了他伟大而光荣的一生。邓小平的人生经历独特而传奇。在他的一生中,担任过许多党、军队和国家的重要职务,其中三任中央秘书长就是他一生独特经历中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号召全党在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的同时,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锤炼出的鲜明的革命风格。他指出:小平同志“文风朴实,不讲空话,在简明扼要的论述中,总是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作为新闻工作者,在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思想、理论的同时,认真学习他的文风,对于改进新闻工作,’提高宣传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邓小平同志是十分重视文风问题的。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未篇,他对“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  相似文献   

18.
刘峰  李兆梅 《档案与建设》2012,(1):24-25,60
一1949年4月3日,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了由邓小平亲自草拟并经渡江战役总前委讨论通过而上报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邓小平与陈毅便坐镇安徽肥东瑶岗村总前委指挥部主持全局,统一指挥东、中、西三个突击集团,准备过江。由于国共两党的谈判,使得渡江工作呈现鲜明的政治色彩,作战方案几经变化。邓小平从全局考虑问题,向中央军委提出建议,反复斟酌,最后采取正确的决断。  相似文献   

19.
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推动编辑学研究的新发展刘杲一中国编辑学会首届年会,正好处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刚刚出版、全国广泛开展学习的热潮之中。我们从事编辑学研究的同志,同样应当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我...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单独会见的第一位香港同胞是查良镛--金庸. 那是1981年7月18日上午,邓小平以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身份会见香港<明报>社的创办人和社长查良镛.当时,历时十载的<金庸武侠小说全集>(15种36册)修订工作将近完成,金庸宣布从此"挂印封刀",不再写武侠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