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扬州漆砂砚制作技艺独特,使用百年楠木和天然大漆、螺钿、金刚砂等原材料,独创"点螺"工艺,轻巧耐磨,华光璀璨,是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品。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图案包含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是对经验、现实、必然的物体形象的全面感悟,其寓意为漆器提供丰富多元图案创作素材,螺钿材料扩展了传统图案的内涵,它们在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中建立了深层的内在联系,螺钿在漆器上使传统图案得到再次创造,传统图案通过螺钿产生新的意境及创意,重视与深入传统图案的精神领域使之延续和发展,将传统图案从限定的状态通过螺钿漆器得到全新的演绎。  相似文献   

3.
唐代铜镜制造工艺的发展,使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镜子装饰花纹摆脱了前代图案形式的规范,形成了一种富有现实主义生活气息的独特风格,在中国制镜工艺发展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当时常见的纹饰有:花草、蝴蝶、蜻蜒、葡萄以及各种禽兽,还有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为题材内容的。链子的形式,除圆、方形外,还出现了葵花形、菱形等。纹饰的处理,也发挥了金银平脱、镶嵌螺钿等工艺技术。当时最流行的铜镜有:禽兽葡萄纹铜镜、宝相花铜镜、双鸾衔绶铜镜等。其中禽兽葡萄纹铜镜,流行年代虽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韩国的中国学研究发展历程及特点,认为韩国与中国同属汉字儒家文化圈,加上历史传统与地缘上的密切联系,全面认识和了解韩国的中国学研究历史和现状,总结韩国的中国学研究方法和特点,对于开拓国内学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视角和方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海 《职教论坛》2012,(35):64-65
中国现代漆画脱胎于传统漆艺,是现代艺术与我国传统髹漆技法相结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探讨了在进行现代漆画创作时,如何从传统漆艺的美学观念中汲取精华并与现代艺术观念融合,如何认识主要材料大漆与合成漆的地位,如何继承我国传统髹漆工艺以及现代漆画中新工艺、新技法的试验与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徐曼曼 《教育》2012,(34):27-28
"泥金彩漆"是一种以中国生漆和金箔为主要原料的传统漆器手工艺,全国仅浙江省宁海县还有保留。2007年,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创办了泥金彩漆技艺培训班,而此时全国掌握泥金彩漆工艺的匠人不超过3个。2010年,有4位年轻人从首届培训班毕业,传统工艺有了承继。2011年,该校正式将泥金彩漆设为专业。同年6月泥金彩漆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10月26日,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发布了《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02~2012)》,截止到目前,中国  相似文献   

7.
欧洲,尤指法国是传统汉学的中心,"中国研究"则是以美国为中心。费正清是公认的中国学创始人,也是"中国学之父"。他打破了美国传统汉学的模式,研究近现代的中国从而确立了美国现代中国学的研究。本文旨在从4个方面探讨费氏对美国的汉学(中国学)研究的影响和做出的贡献:美国中国学研究由传统的汉学研究向近现代中国学研究过渡的领军人物;促使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形成学科化、机构化的特点;"冲击—反应"研究模式的特点和影响;使美中关系史研究在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中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同时,我们从中也可以略窥到美国汉学(中国学)研究发展的轨迹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正一些传统材料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漆艺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是一种很好的材料。目前漆在设计中的运用相对比较狭隘,大多是工艺品,创新度低。我的设计出发点,就是让这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漆文化以更新的方式重回到现代生活中。我想用使用率比较高的家具作为漆的载体,传达漆优良的触感和美感。传统漆艺表面图案单一,以手绘、雕刻、镶嵌为主,我把设计图案制作成花纸(本来是陶瓷工艺)转印到漆面上,让工业化生产有了可能性。选择漆与皮的组合,强调一种质感的对比。  相似文献   

9.
泥金彩漆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一种将泥金工艺和彩漆工艺相结合的漆器工艺,素有浙东工艺漆器之总称。主要有堆泥、沥粉、彩绘3种制作方法,它的历史可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为了不让这项传统工艺失传,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继2005年引进了舞龙舞狮后,2006年由宁海县文广部门牵头与宁波东方艺术品有限公司联姻,引进了泥金彩漆。学校开设的民族工艺品制作(泥金彩漆方向)专业,是宁波市2011年重点发展专业、浙江省第4批课改项目。该专业注重非物质文化传人和民间工艺传人的培养,保留民族文化传统。培养工艺美术特色人才,培养有别于一般工美专业、具备工艺美术特殊传统技艺的应用型人才。学校专门聘请富有经验的泥金彩漆的传承人,资深工艺美术大师黄才良、陈龙两位师傅做专职  相似文献   

10.
中国边疆学的构筑涉及诸多问题,文章主要从三个重要方面展开论述。关于中国边疆的战略地位和中国边疆研究任务,中国边疆从历史角度看边疆地区是中国两大历史遗产联系的平台,从现实角度看边疆地区是保卫中国安全的第一线。中国边疆学主要有两大研究任务,一是要厘清中国疆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在不同时期所处的地位及原因,中国边界形成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国境线形成、变迁的过程等问题。二是通过研究厘清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及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规律;中国边疆学发展历程可以用千年积累、百年探索、三十年实践来概括;实现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向中国边疆学研究的学术转型,加强边疆理论研究和推动边疆教育是眼下两大要务。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一代有一代之学”及传统的学退化论观念的影响,自近代以来对清代学的评价一直偏低,尤其是传统诗方面更是如此。本从中国古代学史的发展及其近代转型着眼,简要地论述了清代学的历史特征、分期及学史地位,对学术界研究不足的传统诗的发展和变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徐曼曼 《教育》2012,(12):27-28
“泥金彩漆”是一种以中国生漆和金箔为主要原料的传统漆器手工艺,全国仅浙江省宁海县还有保留。2007年,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创办了泥金彩漆技艺培训班,而此时全国掌握泥金彩漆工艺的匠人不超过3个。2010年,有4位年轻人从首届培训班毕业,传统工艺有了承继。2011年,该校正式将泥金彩漆设为专业。同年6月泥金彩漆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3.
"剔犀"与"犀皮"是中国传统漆工艺中的两种不同工艺品种。"剔犀"是在红黄黑漆层变化的基础上,从最初轻微的雕划,逐渐发展为有一定厚度的雕刻,并讲究剔刻的娴熟流畅,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工艺手法。"剔犀"工艺成熟于宋代,元明时期更是发展到顶点,出现张成、杨茂等雕漆大师。剔犀以流畅的抽象纹样、变化的断面为特点。犀皮现今发现的最早实物出土于三国时期墓葬,成熟于唐代,兴盛于明清时期,"犀皮"工艺以平整表面、变化莫测的纹样为特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有关现代新儒学的研究风行海内外,而非儒学派则被忽视。罗检秋新著《近代诸子学与文化思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以道、墨、法等非儒学派为中心论题,可说是弥补了当前学术研究中的不足。综览全书,我们认为它有如下几个明显特点:第一,该书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研究传统文化在近代中国的演变过程,从历史根源来解释近代诸子学兴起、发展的历史终极原因。近代诸子学能纵横捭阖,承前启后,首先是传统学术自身嬗变的结果,从宏观脉络上追溯了清朝前期诸子学的内在变迁以及儒学和诸子学由对立到调和的衍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宁波骨木镶嵌工艺历史悠久,丰厚发达。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大部分骨木镶嵌工艺被现代工业制品取代。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年代里,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趋势,给骨木镶嵌工艺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将骨木镶嵌传统工艺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地优化传统工序,创新产品,实行多样化的营销策略,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  相似文献   

16.
对于漆工艺,从大学期间学习的漆工艺基础、立体漆艺、漆画三门课程中,对于漆艺的技法有了一些基础性的认识并进行了一些实践,而漆艺史的学习又让我从理论层面了解和重新认识了漆艺.漆艺,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而成就了灿烂辉煌的漆艺文明.而我作为一个漆艺的学习者,只想对于漆艺在今天社会中的现状谈一些自己浅薄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7.
马来西亚华人谢诗坚先生的《中国革命文学影响下的马华左翼文学》是第一部从“中国革命文学的影响”的角度来研究马华文学的著作.在深入分析中国文学与马华文学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该书厘清了马华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缘起,并系统梳理出了马华左翼文学从萌芽到形成、发展以及衰退的历史脉络,相关研究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在马华文学研究史上具有开拓性意义.该书的特点在于视角独特,材料丰富,研究系统深入,立论有据,观点新颖,对马华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海外其他区域的华人文学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楚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从初辟草莱到蔚成气象 ,仅有六七十年。楚文化 ,在周代的诸多地域文化中 ,是后来居上的。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就辉煌 ,形成了以青铜冶铸工艺、丝织刺绣工艺、髹漆工艺、道家哲学、“庄骚”文学、美术和乐舞为六大要素的完备体系 ,博大精深 ,惊采绝艳。秦汉以来 ,自成体系的楚文化虽然转型而融入汉文化中不复存在 ,但楚文化的流风余韵从未消歇 ,对两千多年来的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2 0世纪 80年代以前的楚学研究 ,除了老庄和屈宋的研究仍沿袭传统外 ,主要是考古学家对考古学上的楚文化作基础性的考察。 2 0…  相似文献   

19.
战国时代,是中国寓言文学诞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先秦寓言是伴随着当时学术的兴盛一道发展起来的,加上它成长的文化背景特点——中国古代工商业的中心,往往也是政治文化的中心的影响,先秦寓言和其产生年代相近的欧洲寓言文学鼻祖《伊索寓言》有所不同,它们大都还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学式样,而是镶嵌在先秦诸子的哲学散文和历史散文中,被作为阐学论道的依托和工具。  相似文献   

20.
艾斐 《远距离教育》1997,2(2):47-49
新时期学是中国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全新而特殊的阶段,改革学,朦胧诗,报告学和历史小说异军突起尤为引人注目,改革学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窄到宽,由表及里,由象臻质的过程,蒙胧诗主要写了它的出现,表现形式和思维方式,朦胧诗的特点与中国的传统诗歌相迅而行,怪异荒诞,令人费解,报告学的创作主要有两个高潮阶段,不同阶段的报告学在思想导向和题材内容,表现形式,艺术技巧和美学风格上有各自的特点,历史小说是中国向来具有有的学传统,新时期的历史小说摆脱了旧历史小说的条条框框,而是部分地继承了它的民族传统,体现了唯物史观和人民性,正确表现了多民族的历史关系,现实与历史的联系等特点,新时期学在不断发展中逐渐变得愈深刻,愈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