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身心发展存在着差异性,在校时期的青少年,亦彼此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有的学生品学皆优,但有的学生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学校存在着一些学习、品德方面的差生.差生的转化既是中小学常规工作的一个重点,又是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难点.本文着重讨论教师的情感对转化差生的作用以及教师对差生的施爱方法.要转化差生,前提和基础是教师要“热爱”差生.热爱与尊重学生不仅是教师事业心的体现,而且是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会耳聪目明、思路敏捷,能发现最不起眼的学生身上微不足道的萌芽状态的因素而机智地肯定、鼓励或预防、消除,能在别人看来毫不相干的材料中吸取教育学生的营养,把握教育的良机.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爱优生,更要热爱、尊重、信任和关心差生.  相似文献   

2.
每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齐头并进,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良莠不齐的现状。对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有的人认为,差生不可救药,在他们身上再下功夫也是白费劲。于是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优秀生身上,对差生听之任之,更有人不仅无视他们的存在,还处处打击、挖苦。处于这种情况,这些差生只能破罐破摔,自觉不自觉地成了班级的一群“特殊分子”,自渐形秽,守着自己的心灵,缩进自己或别人制造的“套子”里,自暴自弃,有的甚至流于社会,成为渣质。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中 ,差生身上的某些特长 ,大多已经在不同场合显露出来 ,只是没有被教育者发现 ,或者熟视无睹 ,不认为是特长。还有一些差生的特长没有显露出来 ,这些学生大多是具有内向心理的差生。他们因为成绩差 ,怕人瞧不起 ,在许多场合默默无闻 ,不愿表露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这些没有表露出来的爱好 ,就是差生身上的“潜能”。要发现差生的“潜能” ,要求教育者 :第一 ,改变单一的人才观为多维人才观 ;第二 ,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 ,发现差生的“闪光点”。观察法。观察法是指一般条件下 ,让差生心理不受压抑 ,处在自在状态 ,对他们的活动、言论等方…  相似文献   

4.
杜宗辉 《小学生》2010,(1):41-42
1采用赏识教育转化差生 大多数班集体,都有几个不听话、好捣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即所谓的“双差生”。许多班主任教育他们时,总是绷着脸、目光严厉,振振有词地逐一指出他们身上存在的种种缺点,然后一一要求其改正,并威胁如果没有改正,将报告家长、送校长教育等等。有的在教育过程中更是夹杂着“白痴”、“笨蛋”等有伤学生自尊的话语。这些班主任想用自己的威严来吓退学生,使他们变得温存驯良。但事实证明,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个班主任,每天面对着五十张鲜活的脸孔,我的感触非常深刻.由于个体差异和成长环境的不同,有的学生成为老师、家长心目中的"优生",有的学生却成为老师、家长心目中的"差生".在我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深深地感到大多数人们所谓的优生通常是指那些学习勤奋、考试成绩突出的学生,他们因为成绩优异往往被"一叶障目"、以偏概全,他们身上存在着诸多不健全的心理问题被家长和教师忽略了.  相似文献   

6.
柳文茂 《河北教育》2002,(12):11-11
后进生即通常所说的“差生”,一般是指在某方面或某些方面表现不好或不够好,由于后天原因造成的品德行为、学习成绩或心理倾向差的学生。实际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差生”这个词并不可取。把这个词强加于某些学生身上,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差生”的行为,只是程度不同。有的多些,有的少些。例如,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有可能思想品德好,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关心班集体,乐于助人;有些学习成绩优秀的“优生”,学习成绩好,但可能不关心集体、不爱劳动。这就是说,表现较好的学生也有“差生”行为。前苏联的布隆斯基指…  相似文献   

7.
我对教育优秀生的思考赵世亨近年来,在学校教育中,许多老师都把精力放在差生身上,这种教育向差生倾斜,忽视优生的现象是不合理的.差生需要教育,优生仍然需要教育,而且与差生相比他们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一,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优生与差生相比...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中英语教学面临着一场质量的考验,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每位教师都会遇到少数学习不理想的学生,英语难学一直困扰着许多学生,甚至有的对学习英语丧失信心。因此,转化差生已经成为摆在每位英语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新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职高学生的文化基础差,这是众所周知的。他们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不少就是差生,许多孩子父母都是双职工,对孩子的教育缺少应有的时间,有的还缺少正确的方法;有的孩子的父母外出挣钱,他们认为有钱就有了一切,孩子的学习好坏并不重要,只有一张文凭就行了;有的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老人对孩子溺爱,放松教育,使孩子更加任性,怕艰苦、怕困难,造  相似文献   

10.
在班级教育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笔者认为,教师若能及时地抓住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相机引导,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学生的闪光点。问题学生的身上并不是只有问题。任何一个问题学生身上都必然存在着闪光点。有的学习成绩欠佳,但乐于助人;有的纪律性不强,但搞起劳动来,重活脏活干得非常愉快;有的能写一手好字;有的能唱几曲好歌;有的运动场上是健将;有的动手能力强。只要教师摒弃偏见,满怀爱心,仔细观察,就会惊喜地发现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实践告诉我们,花的开放有先后,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我们教师在教育生涯中难免要遇到一些差生,要使差生转差为优是教师们常谈的话题和头痛的问题。我认为差生并不是天生就笨,他们只是暂时的.他们往往有许多优点和长处.只是被“差”掩盖。每个学生有差异,但那是个性和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同。学校教育为啥给学生扣上“差生”这顶沉重的帽子?  相似文献   

12.
杨霄 《内蒙古教育》2004,(11):46-46
一、评价的出发点是发现学生的优点。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点和缺点,差生也不例外。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老师,往往只看到差生的缺点,而无视他们的优点和潜能。对比,作为教师来说,能不能换一换思路呢?例如,认真地分析每一个差生的优点、缺点和特长。其实,在差生中也有一些突出的优点,比如,他们中有的性格开朗,有一定的号召力;有的头脑简单,但乐于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有的在文体方面有特长……我们要睁大眼睛看他们的优点、闪光点、特长和潜能,并按照他们的不同特点,为他们创造用武之地,施展自己的才能。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它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对于教师的教学行为所产生的教学效能就有着很大的差别.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跟不上步伐,潜能得不到发挥而成为所谓的"差生".他们或者因为默默无闻而成为教师在课堂上"被遗忘的角落",或者因为扰乱课堂而成为学校的麻烦,因此他们是教师们最不愿意面对的群体.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许多时候,他们扮演的只是"陪读"的角色.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既是差生的悲哀,也是教师的悲哀,更是整个教育的悲哀.  相似文献   

14.
在二十多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每届都碰到英语学习上的差生。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课题。一、对症下药,解心灵之“结”,树立差生学英语的信心在平时和差生谈心中,我了解到他们基础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刚刚学英语时重视不够,导致后来跟不上班;有的虽然下了不少功夫,但方法不当,最终收效甚微;有的只是从兴趣出发,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一遇困难挫折就丧失兴趣和信心。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差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他们渴望进步。所以,要想转化这些差生,就得消除他…  相似文献   

15.
著名哲学家康德说得好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才 ,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康德教育论》)这说明 ,任何人只要愿意接受良好的正确的合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 ,他就有可能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差生也是人 ,只要通过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启发和教育 ,他们同样可以转化为好学生 ,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到底如何转化差生呢 ?本文只就差生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及转化措施作一些探讨。一、差生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差生一般的特点是 :思想上不求上进 ,没有前进的目标和动力 ;行动上不循常规 ,经常闹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损人不利己的事 …  相似文献   

16.
差生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放弃,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正是由于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地影响着差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差生学习上的进步。因此注重差生的转化工作,对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要注重培养差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认真把好考试关,注意培养差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差生转化工作越来越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相对而言,做好差生转化工作要比培养优生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差生好似医生遇到疑难杂症,看好了方显其水平高超。为什么近年来江苏洋思、辽宁盘绵中学教育声誉颇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注重了差生转化,不排斥差生、不抛弃差生、不歧视差生,真正推行了素质教育。我们知道,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优良,但差生存在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要做到正确看待后进生,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金。事实上,每个学生的发展不可能完全一样。在智力发展方面,有的学生先天早熟,有的则大器晚成;在思想表现上,有的先觉早悟,有的则顽钝后醒。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产生差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一、学生因素 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强有弱,学习动力弱的学生,经不起挫折,如果在教学上不给予特殊的关心和照顾,就有可能使他们丧失学习的信心。对于不会学习的学生,如果教师不注意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指导,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下降可能成为差生。 二、教师因素 教师是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教育思想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升学有希望的少数学生身上,教师喜欢好学生,讨厌差学生的自然感情控制不好,在学生面前流露出来,这是产生差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行为有偏差的学生,他们有的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有的喜欢捣乱,整天吵吵闹闹;更有甚者喜欢欺负小同学,还经常做坏事.这样的学生,尽管人数不多,但他们所带来的影响却不可小视.由于他们的存在,教育教学会遇到障碍,很难顺利开展.如果任其发展,这些学生将养成恶劣的行为习惯,严重影响到未来的成长和发展.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探索,认为对于行为偏差生的转化需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差生不是包袱新乡市陵园小学颜晓琦许多老师一谈到“什么是差生”,各有一套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差生就是学习差的学生;有的讲,差生就是品行劣的学生;还有的说,差生就是脑子笨的学生;有的说得更干脆,差生就是令老师头疼的学生……言谈之中流露出一种沮丧和无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