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杰 《科教文汇》2011,(15):183-185
班级文化是师生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它是班级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反映,是班级整体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在职业学校中,从班级的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网络文化出发去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有利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更有助于和谐班级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载体。本文通过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分析,提出学生个性化发展、潜能的挖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思路,为高职教育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感受和参与程度,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发展水平与学校教育质量。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重要作用的分析,结合工作的实际,从班级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提出了加强和改善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何绚 《科教文汇》2009,(21):63-63
高职院校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感受和参与程度,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发展水平与学校教育质量。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重要作用的分析,结合工作的实际,从班级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提出了加强和改善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班级建设的灵魂和核心,班级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因此,要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创造出良好的班级环境。本文主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来提出了基于美丽班级建设的班级文化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6.
杨刘 《科教文汇》2014,(7):16-17
“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在高校文化育人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以“文化自觉”理论作为研究点,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分析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下高校文化育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以“文化自觉”引领和推动大学文化育人院完善大学物质文化,拓展物质文化的育人熏陶作用;凝练特色大学精神,突出精神文化的育人主导作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发挥制度文化的育人引导作用;打造大学行为文化,突出行为文化的育人示范作用。旨在唤醒文化自觉意识,更好地发挥高校“文化育人”的功能,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在高校文化育人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以"文化自觉"理论作为研究点,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分析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下高校文化育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以"文化自觉"引领和推动大学文化育人:完善大学物质文化,拓展物质文化的育人熏陶作用;凝练特色大学精神,突出精神文化的育人主导作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发挥制度文化的育人引导作用;打造大学行为文化,突出行为文化的育人示范作用。旨在唤醒文化自觉意识,更好地发挥高校"文化育人"的功能,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班级文化反映的是班级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的理念与灵魂。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简单地说,所谓班级文化,就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级师生通过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创设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以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利用校园文化上,存在着相互割裂、重控制与娱乐功能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形式主义严重等问题;应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活动文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校变革的外在表现是各大学纷纷建设新校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大学功能的发挥。新校区校园文化是指大学人在新校区内外部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校园生活方式以及所具有的追求、价值观、信仰和情感表达。新校区校园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它们可分别概括为“意”、“雅”、“和”、“真”四字。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四个方面中,物质文化是基础,行为文化是方式,制度文化是保障,精神文化是核心。新校区物质文化的理想是将校园建成园林,追求高雅、深刻、博大;行为文化方面应尽量克服新校区只住一二年级学生和无教师居住的问题;制度文化方面应有创新地复制原有制度;精神文化方面应创新地继承学校的传统。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是一个涵盖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以及精神文化层面的系统工程。文化全球化在这三个层面上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要应对挑战,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就必须进行合理地策略选择:物质文化层面上,关键是要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制度文化层面上,必须不断完善制度安排;精神文化层面上,要坚持主导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包括创新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是处于核心的精神文化和浅层物质文化之间的中间文化,是实现科学创新目标的保证。在科学创新诉求下,作为创新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制度文化建设,应该从基本保障制度、学术交流机制、人才制度、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等方面进行重构和完善,从而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相似文献   

13.
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包括创新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是处于核心的精神文化和浅层物质文化之间的中间文化,是实现科学创新目标的保证。在科学创新诉求下,作为创新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制度文化建设,应该从基本保障制度、学术交流机制、人才制度、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等方面进行重构和完善,从而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它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和校园人的发展。校园绿化是校园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努力促使其与校园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结合,创造一个绿色和谐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5.
高中班级文化建设包括高一形成、高二积淀、高三成熟三个阶段。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对班级文化起着灵魂引导作用。养人养心,育人育德,教育最大的意义就是尊重人性、升华人性。  相似文献   

16.
程芬 《知识窗》2013,(4):78-79
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承袭、改良和完善.才构成了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三大内容有机构成。地方志则用其独特的纪实方式.详尽地记录了中华文明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历史,代代相传,永不断章,成为弘扬民族精神和地域文化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7.
张向向 《科教文汇》2012,(11):19-20
和谐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协调共荣的一种文化形态,在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推进高校健康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要着力于丰富校园物质文化,弘扬校园精神文化,健全校园制度文化,彰显校园行为文化。  相似文献   

18.
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力量,我们从物质文化入手,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工作中把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核心来开展,走向内涵发展之路;并注重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以园所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来不断提升办园质量,提高园所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如今,各种针对该课题的研究屡见不鲜,在百度上搜索“班级文化建设”,可找到相关网页几百万个,足见其火热程度.然而,在班级文化建设的各种案例中却存在诸多误区,如重形式轻内容、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千“班”一面、缺乏个性等.  相似文献   

20.
《内江科技》2016,(11):130-131
本文从中职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专业文化建设以及心理文化建设五个方面,分析中职班级文化建设中职业特色体现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