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P指数在中国SCI期刊评价中的适用性,从而促进中国SCI期刊评价体系的完善。【方法】 以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SCI期刊在2014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的主要文献计量指标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P指数分别用于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中国SCI期刊评价的有效性,分析P指数与被JCR收录后的总被引次数(C)、影响因子(IF)、5年影响因子(IF5)、被JCR收录后的总载文量(N)和平均被引率(C/N)的关系,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将P指数和h指数对中国SCI期刊评价的适用性进行对比。【结果】 P指数与中国SCI期刊的总被引次数、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总载文量、平均被引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能够较好地反映期刊的规模和影响力。P指数对同一学科SCI期刊比不同学科SCI期刊的评价更具优势。【结论】 P指数延续了h指数的优点,并具有更强的区分度,对优秀学术期刊的识别能力比较突出,使期刊评价更加科学,具有更加广泛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研究整合替代医学领域24种SCI期刊的文献计量指标,分析发展态势及中国对该领域的贡献。【方法】 利用JCR统计各期刊2014年度影响因子(IF)和特征因子,利用Web of Science分析各期刊2013和2014年两年的总发文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h指数等指标,分析中国对该学科领域的贡献,并研究Top100篇高被引文章的学术特征。【结果】 中国整合替代医学领域3种SCI期刊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且中国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水平较高,中国论文在Top100高被引论文中占43%。【结论】整合替代医学是中国的优势领域,国内整合替代医学期刊的水平与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影响力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整合替代医学期刊国际影响力有待提高,以留住国内优秀稿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科技期刊国际化大环境下借鉴国际优秀期刊办刊经验,促进我国核科学技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方法】 使用2014《期刊引证报告》(JCR)和Web of Science,研究33种SCI核科学技术期刊的出版平台、出版周期和出版语言。分析了期刊影响因子(IF)、5年影响因子、即年指数、总自引率和统计年自引率、特征因子、论文影响力等指标。【结果】核科学技术期刊IF值、特征因子和论文影响力低。出版平台、出版文种、出版周期等期刊国际化显示度影响核科学技术期刊IF值,期刊定位、文献类型、稿源质量和自引率等也影响IF值。多文种期刊混刊论文有助提高其国际化显示度。【结论】中国核科学技术期刊需要融入世界知名出版平台,组约国际化研究论文和综述论文,出版国际化专刊,落实国际化办刊措施,杜绝人为操控影响因子等。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在科技期刊国际化大环境下借鉴国际优秀期刊办刊经验,促进我国核科学技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方法】 使用2014《期刊引证报告》(JCR)和Web of Science,研究33种SCI核科学技术期刊的出版平台、出版周期和出版语言。分析了期刊影响因子(IF)、5年影响因子、即年指数、总自引率和统计年自引率、特征因子、论文影响力等指标。【结果】核科学技术期刊IF值、特征因子和论文影响力低。出版平台、出版文种、出版周期等期刊国际化显示度影响核科学技术期刊IF值,期刊定位、文献类型、稿源质量和自引率等也影响IF值。多文种期刊混刊论文有助提高其国际化显示度。【结论】中国核科学技术期刊需要融入世界知名出版平台,组约国际化研究论文和综述论文,出版国际化专刊,落实国际化办刊措施,杜绝人为操控影响因子等。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探讨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新举措,以期对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归纳分析的方法,以《能源化学(英文)》发展沿革的历史为切入点,对我国科技期刊提高国际影响力的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 经过近八年努力,期刊在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的Energy & Fuels和Chemistry (Applied) 分类中位于Q2区;自2011年起,SCI影响因子逐年提高,2013年升至1.788,连续四年在中国化学类及能源类期刊中名列前茅。【结论】学术期刊应该深化期刊改革,立足国内,放眼国际,以提高稿件质量为核心,优化办刊流程,不断提高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中国肿瘤学论文的发表现状,探讨中国肿瘤学稿件外流现象与相关对策。【方法】 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2013—2017年中国作者发表的肿瘤学论文及发表期刊进行分析。【结果】 我国肿瘤学英文论文发表平台有限,大部分论文发表于国外期刊。中国作者倾向于选择发文量大、中国作者论文占比高、影响因子≤3的期刊,论文影响力有限。发表于国外SCI收录期刊的中国肿瘤学研究论文数量逐年提高,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发表的我国肿瘤学研究论文总量却逐年降低。【结论】 中国高质量肿瘤学稿件外流现象较严重。我国肿瘤学期刊尚有较大发展空间,应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自身办刊效率基础上,扩大宣传范围,出台配套政策,以鼓励中国作者向本国期刊投稿。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研究2010-2014年中国新被SCI收录科技期刊的文献计量指标,分析发展态势。【方法】 利用Web of Science和JCR,预估各期刊2014年度影响因子(IF),统计H指数、零被引率等文献计量学指标,研究IF和零被引率、大陆地区发文和大陆施引次数的相关性。【结果】 我国新被SCI收录期刊发展势头良好。【结论】 当前应从减少零被引率、提高国际论文比、组约高质量研究性论文、优先资助填补我国学科空白的英文期刊等方面促进我国SCI期刊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的现状,并探讨期刊类型与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被引用情况的相关性,为学者选择期刊宣传科研成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2016年SCI收录的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提取论文的引用频次、发表国别、期刊影响因子、期刊类型等信息。【结果】 目前我国发表的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数量虽位居全球第一,但篇均被引频次最低。2011—2016年,开放性meta分析论文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的被引频次与期刊类型具有低相关性。肿瘤学meta分析的非开放性期刊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高于开放获取期刊论文,高被引论文的来源期刊平均影响因子比低被引论文高。【结论】 肿瘤学meta分析的开放获取期刊不存在引用优势,论文质量仍然是meta分析论文被引频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客观评价中文地质学期刊的国际化发展现状和态势。【方法】对2012~2014年进入“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TOP5%)”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TOP10%)”的地质学期刊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加以分析,并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统计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进行了比较。【结果】(1) 中国中文地质学期刊的国内影响因子与国际影响因子相关性不显著,而国内总被引频次与国际总被引频次相关性显著;(2) 中国中文地质学期刊国际影响力正以较快的速度稳步上升;(3) 同水平的中国地质学英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并不明显高于中文期刊。【结论】在中文地质学期刊已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后,还应制定符合中文期刊发展的政策,扩大中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国际航空航天期刊发展现状,拓展编辑视野,学习国际优秀办刊经验。【方法】基于Web of Knowledge JCR数据库详细分析了SCI收录的30个航空航天期刊的引证指标、载文量、出版国、出版者、开放存取情况及亚洲期刊的表现。【结果】航空航天期刊引证指标、发文量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低,出版国与出版者相对集中,办刊模式较为传统。【结论】可以通过与国际出版集团深度合作、鼓励创办航空航天英文期刊、期刊集群共同发展等措施提升中国航空航天期刊整体办刊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