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泥土豆浆     
今天.奶奶帮我把雪碧瓶盖子戳了几个洞.嘿.一个自制的洒水瓶就做好了。 我把瓶子灌满了水,用力一挤,里面的水立刻喷射出来.好开心呀!我蹦蹦跳跳地来到屋前的菜地里.把水喷洒到泥土上。许久没有淋到雨的泥土拼命吮吸着这宝贵的水,不一会儿.泥土就湿漉漉的了。我又洒了许多水,用小竹竿一搅拌.浑浊的泥水就像豆浆一样黏糊糊的。我兴奋地说:“奶奶,这是我做的泥土豆浆。”“真像。”奶奶表扬了我。  相似文献   

2.
金子和泥土     
一块金子落在了一块泥土上。金子黄灿灿的耀人眼目.泥土黑乎乎的黯然失色。金子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泥土,一股优越感油然而生。金子不屑地问泥土:“在我面前你一定无比自卑吧?”  相似文献   

3.
金子和泥土     
一块金子落在了一块泥土上。 金子黄灿灿的耀人眼目,泥土黑乎乎的黯然失色。金子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泥土,一股优越感油然而生。金子不屑地问泥土:“在我面前你一定无比自卑吧?”  相似文献   

4.
孩子与泥土     
孩子与泥土似乎有不解之缘。 每当游戏课让孩子们自己去玩儿时,他们总是飞向土地,全身心地趴在那里,不知有什么让他们那么入迷,不知他们在土里寻找什么。如痴如醉,与泥土浑然一体,仿佛他们是从泥土里出生,泥土是他们的母亲,也是他们最亲密的伙伴。他们用土合成泥,做泥蛋,垒城墙,过家家,或者用小木棍玩“天下太平”,你输我赢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5.
泥土的空隙     
《家教世界》2014,(5):42-42
前些时候,路过一家花卉店门口,恰巧看见店主往一堆泥土上撒一些细沙石和煤渣。我觉得新奇,于是停下来问:“这是在制作盆栽花卉泥土吗?”“是。…那些单纯的泥土不好吗?”“在我们这里,单纯的泥土质地紧密,而且很黏。但加了沙石和煤渣后,泥土之间就会比较均匀地分布着空隙,泥土的质地自然变得松软、透气,更重要的是能储藏养分与水分。  相似文献   

6.
泥土的眷恋     
“最讨厌泥土了,把我的鞋子弄脏了.” “是啊,要是没有泥路该多好啊.” 雨中,两个擦鞋女孩在对话.我不由停下了脚步,低头看了看被雨水打湿的泥土,有的被车轮压得凹下去了,有时又被挤得凸起来了,可它毫无怨言,默默承载着车轮儿驶向远方. 城市里的人们喜欢在盆里种点花,孩子们喜欢在公园的草地上玩耍,可他们都不喜欢泥土,认为那泥土脏兮兮的,却忘了那些花儿草儿都是在泥土里长成的.现在农村的生活越来越好,乡村都修起水泥路了.可让我难以想象的是,连农村孩子也讨厌泥土了.  相似文献   

7.
(一)令人心怡的珍珠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芒,这是于海的美丽。忠实的泥土在雨露的滋润中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是汗水的报答。我不是珍珠,也并非泥土。没有珍珠的灿烂,也没泥土的朴实,在生活的牵绊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二)曾经,我为自己的成功而骄傲得意。曾经,我对自己信心百倍,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是天地间最璀璨的明珠,最耀眼的晨星。曾经……可是无数的曾经都随环境改变而远去。一次次,事与愿违的酸楚郁积心头,那时的自己,像浔阳江头琵琶声中泪湿青衫的江州司马;一次次,志未酬的苦闷压在心底,那时的自己,就像岳阳楼上轩涕泗流的少陵野老。…  相似文献   

8.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初春的琅小园有着一份独特的美丽,操场上的那棵梧桐树已泛出隐隐的绿意.迎春花也抽出新的枝条,孩子们在初春的阳光中快乐地奔跑跳跃。是的,我喜欢孩子们清亮的眼神,自信的脸庞,“活跃在校园,快乐每一天”,就是这一抹最关的校园风景,也是时时刻刻萦绕在我心头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节十分重要的公开课,气氛活跃而温馨,我们正在学习一首优美的诗歌《家》。尽管台下是来自各个学校的校长和专家,孩子们却表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灵气,用稚嫩的童音回答着问题,琅琅的读书声陶醉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看着孩子们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我问道。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孩子们兴奋地回答:“喜欢———”,课堂如同激活了的一池清泉,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家介绍给同伴,浓浓的亲情此刻正在聚集升华。这不正是我最期望在这节课获得的,也是竭力营造的学习氛围吗?我心中不由涌动起一…  相似文献   

10.
<正>定南县第三小学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校园东北角有一个小山丘,进入校园,往东北角走去,拾级而上,“本草园”映入眼帘,放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这一块地种的是白萝卜,孩子们经常来浇水、松土。看,萝卜长得多好呀!”缪智芳校长边介绍边感慨道。“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些草、菜叶埋在泥土里?这样它们又可以长出来了吗?”“老师,这泥土为什么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味道?”在“本草园”里,孩子们边翻土边叽叽喳喳地提问,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11.
喜欢玩土是孩子们的天性,然而相当一部分家长和教师却往往剥夺了孩子们玩土的权利,扼杀了他们这种天性,于是,宝贵的泥土在孩子们心目中,便成了不能碰、不能摸的“脏东西”。为改变这种现象,并使孩子们形成客观正确认识,我们设计了“神秘的泥土”一日教育活动实施方...  相似文献   

12.
采阳光     
作文课上,我对孩子们说:“这节课,我想请大家帮个忙,可以吗”“帮忙没问题,您有什么问题就说吧”孩子们非常兴奋。“今天阳光这么好,我想采一些阳光,可是想不出办法来。”我故作为难地说。采阳光孩子们睁大了眼睛。阳光看不见摸不着,怎么采孩子们议论纷纷。于是,我提议,到校园里看看。校园里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东瞧瞧,西看看,忙着寻找阳光的落脚点。他们一会儿抬头看看太阳,一会儿用手抓阳光,一会儿又看看小草,望望树苗,一会儿又晃晃玻璃……一节课后,孩子们又回到了教室。“老师,我采到的阳光在小草上。因为有了阳光的…  相似文献   

13.
父爱如泥土     
因为每天都立在坚强的土地上,心中永远拥有的总是无以名状的踏实,所以我们都不曾想到过给予这感觉的泥土。因为每时每刻都徜徉在浓浓的父爱中,心中所感的永远是那份安宁,所以从不附着地想到过赠予我这一份宁静的父爱。因为它们平凡,更因为我们已习惯,因此我们从不主动地去关注它们。父爱如泥土。我们常常赞美广阔的天空和有着娇美容颜的大海,却从不曾提及脚下的泥土。“世上只有妈妈好”、“祖国啊,我的母亲”,这些我们都耳熟能详,而涉及父亲的歌谣却很鲜见。因此,父爱如泥土。世上大凡被我们记住的景物都各有特色:法国的卢浮宫,中国的天安…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亲亲泥土”主题活动中,我带孩子们走进公园,一起寻找“泥土宝宝的好朋友”。孩子们一走进公园,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个不停,而且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于是,我萌发了一个念头:将孩子们的所见所思记录下来,放到“家长园地”里。于是,“童言稚语”这个小栏目就在我班诞  相似文献   

15.
有的人爱名山大川,有的人爱名贵的花草,可我却爱家乡的泥土。我经常和村里的小朋友们在泥中打滚,有时摔大泡,有时捏泥人,有时用泥土栽花种植物。家乡的泥土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春天的天气非常好,不冷不热,是个玩泥巴的好天气。我和几个小朋友挖了一些泥,坐在路边捏泥人。我捏了一个小姑娘,大大的眼睛,圆圆的鼻子,小小的嘴,头上还扎了个蝴蝶结。同村的伯伯看见后说:“这小孩多聪明,捏得多好啊!”我说:“是泥土使我变聪明的。”我的小伙伴们一边嬉笑着,一边用泥巴相互攻击着,她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奔跑着,追逐着,只见一个个泥球上…  相似文献   

16.
A我认识泥土很久了,但是我还没见过他。泥土20岁,中学毕业就在社会上晃悠,18岁开始在陶吧做服务生,半年后就做了陶艺指导。泥土有俊朗的面孔、忧郁的眼神、健康的牙齿、颀长的手指,等等等等。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语文教师论坛活动。在会上,一位老师谈到了“不在乎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的观点,我当即表示赞同她的看法。确实,这个问题我也曾经进行过思索,并且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了一点实践。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初期,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质的转变,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互动”“对话”,气氛非常活跃。读一读、演一演、讨论交流、观看录像等形式在课堂上屡见不鲜。似乎,气氛活跃证明了学生参与度高,主动性强,热情高涨,学习效果好。但是,冷静地分析这热闹的课堂,其实掩盖了真实的问题,存在着很多隐患。其一,热闹的课堂不符合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8.
“我来自何方.像一粒尘土,有谁知道我的脆弱……”在音乐声中,我班的“爱心小天使”在行动!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此次的活动正好验证了这一点。在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孩子们兴高采烈地穿上新衣,享受着礼物,踏着音乐的脚步而欢呼雀跃着。他们尽情享受这美好的一切,对他们而言,新年就代表着新衣、新帽、崭新热闹的一切。  相似文献   

19.
泥土     
泥土是平凡的,在我们身边就随处可见;泥土也是伟大的,华夏文明中就有“女娲造人”一说:泥土包孕万物……但我却更欣赏泥土的中正平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此物自古有之。中国古老的五行之术中,土能克水,并且对火也是不怕的,化身陶塑的泥土又岂是人间的凡火所能融?而对于水火两位“世仇冤家”,土又能起到中介作用进行调解,比如说它变身为砂锅,烧菜做饭,极尽其所能。  相似文献   

20.
美点赏析这是一篇哲理小说,作者用“泥土”象征“人生”,借助泥土的经历,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全文构思巧妙,内涵深蕴,发人深省,启人智慧。“搀和”、“捶打”、“搅拌”、“践踏”、“烈火烘焙”等等,象征着人生路上的种种磨难。面对磨难,如同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只有依靠人生路标的指引,才能作出自己的选择:走崎岖的成功之路,或走平坦的失败之路。在远大的理想的指引下,泥土把磨难和痛苦当作了摘取成功桂冠的阶梯,它毫无畏惧地踏上了成功之路。一路上,尽管感觉自己“即将被甩得粉身碎骨”、“痛心刺骨”,可“对伟大前途的信心不坠”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