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一个网站内部的各个栏目的综合效应.形成该网站的整体传播信息和传播形象。因此,如何设计和安排网站的栏目结构和搭配,是编辑主要负责的212作。编辑工作的整合性更强,有时不同的工作会集中到一个人的手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政府网站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推进政务信息公开。而信息公开意味着信息已经进入传播的领域,它通过网站这一开放的平台进入社会大众视野。那么信息如何进行有效的传播,网站的受众如何能够接受、有效获取并利用这些信息,使信息产生扩散性效应,从而使更多的受众理解、认识并支持政府机构的工作,便成为网站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因为进入传播空间的政务信息主要是由政府网站编辑进行编辑发布的,所以政务信息的传播效果从根本上就与网站编辑工作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编辑在推动政务信息的传播中起着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3.
网络评论是指代表网站立场的新闻评论.通常由网站或网络所依附的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或网站的特约评论员来撰写;专家评论指由网站特邀的专家对某个事件发表的评论:网民评论指任何方式的网民意见的自由表达。[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web 2.0时代女性网站的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深入普及,女性网民成为活跃的上网主力军。为女性网民独身定制专门的网站,曾经是网络上热议的话题。但经过几年时间,这些曾被寄予重望的女性网站,却逐渐暴露出内容建设单一、经营管理不善、公共空间构建和传播效果不佳等弊病,更一直遭受网民的冷落。到目前为止,传播学界对女性网站的研究,多以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并持批判的态度,涉  相似文献   

5.
论网络编辑专业学科建设中的课程体系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振光 《新闻界》2006,(5):127-128
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一个新的使命摆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的面前,那就是培养网络传播内容“把关人”的网络编辑人才。 一、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网络编辑员的职业定义是:“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及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互联网站内容建设的人员”。并进一步解释说:“内容,是一个网站的灵魂,它直接反映着网站的水平,也决定着网站的生存与发展。内容同时还是网站与网民进行沟通、交流和互动的平台。……网络编辑人员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采集、分类、编辑,通过网络向世界范围的网民进行发布,并且从网民那里接收反馈信息,产生互动。”  相似文献   

6.
Web2.0为今天的互联网带来了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新技术环境给网络编辑的工作方式带来了新的变化,然而一些网站的传播推广却并没有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同步推进,网站CI视觉传达方面不能尽如人意,品牌建设也没有大的起色,这些都直接影响网站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流量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大新闻网站有很大一部分的访问量是来自搜索引擎,网民通过搜索引擎而访问到新闻网站内容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作为一名网络编辑,就需要努力使自己编辑的新闻排到搜索引擎的靠前位置,利用搜索引擎推广网络新闻。  相似文献   

8.
网载信息规范化建设需要"三管齐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载信息规范化是现代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专业情报人员、网站编辑和全体网民的协同努力.制定科学适用且动态化的网络信息分类、标引标准,促使网站编辑人员的"编辑化"和造就大量的专业人才并向全社会普及信息加工知识,是我国网载信息规范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编译指编辑和翻译,是与编辑相结合的翻译活动.外宣网站文本编译必须针对新媒体传播特点,贯彻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重视翻译过程中的编辑加工,满足目标用户对信息价值的需求,关照用户阅读期待和愉悦感,迎合用户个性化偏好,以提高网站信息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宁丽丽 《编辑之友》2017,(10):64-67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网络阅读习惯是快速浏览简洁文字、喜欢读图和看小视频.而经问卷调查,用户认为国内大部分主要新闻网站PC端页面文字密集,互动和导航功能弱,不能满足他们浏览新闻的喜好,这要求国内主要新闻网站与时俱进,深入基层了解用户网页浏览规律,转变“重传播、轻效果”的工作作风,改变网站堆砌内容的做法,转变复杂、枯燥的文风,增强页面的可视化、导航聚焦效果和内容的可读性,以消除用户阅读障碍,赋予他们使用PC端浏览新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鸥 《记者摇篮》2004,(4):24-24,55
与传统新闻传播相比,媒体网站新闻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新闻信息量及阅读空间,它一方面通过内容安排、结构选择等方式,使新闻报道达到了“最佳状态”,便于读者获得全方位认识.更清晰更深刻地了解新闻;另一方面.读者的意见或态度可及时反馈给传播者,读者与传播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从而使新闻的全方位传播效果.在网络传  相似文献   

12.
图片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生动直观的表达方式受到网民青睐。PS图片是利用Photoshop图片编辑软件加工后的图片的简称。PS图片原本属于平面广告或艺术作品加工的范畴,在Photoshop图片编辑技术为众多网民掌握后,网民的PS图片在网络图片传播中占有相当比重,有些受到好评,也有不少引发争议。与其他网络图片传播相比,网民在PS图片传播过程中更具主动性。  相似文献   

13.
新闻编辑是新闻信息传播链条上重要的环节,作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和把关人,其内在修养也会影响到传播效果。如何提高编辑的道德修养、理论修养、文化修养、审美修养、行为修养等,与时俱进地实现社会对编辑的要求是值得探讨的,只有应需而备,编辑才能通过媒体给读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积极向上的信息接收感觉、富有智慧的解读社会的思路和符合时代需要的舆论导向,从而实现更好的新闻传播效果。本文以报纸编辑为例,对新闻编辑作为传者的修养与传播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4.
阿成 《网络传播》2007,(8):89-89
关心于丹的人一定在网上看过《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这样一个帖子,它被众多网站和论坛转载,而且跟帖无数,很多网站还做了专题。《网络传播》的编辑请我就此事写篇文章,我想借题发挥一下。  相似文献   

15.
广告是电台生存的来源,广告编辑作为广告的把关人,对于广告的传播效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主要探讨如何利用编辑手段优化广告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现在想找到能从事网络新闻编辑的人才实在太困难了……”,这是目前众多网站负责人由衷感叹。互联网的多重功能和优势使新闻通过网络传播的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普及起来,相应地对网络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也日趋迫切。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首次突破1亿大关,达到1.03亿人。我国大陆网站数量也达到创纪录的67.75万个。据此估算,目前中国网络编辑从业人员多达300多万人。未来十年内,对于网络新闻人才的需求将是空前的,总增长量将超过30%。  相似文献   

17.
万瑞 《青年记者》2010,(7):47-50
2010年的全国两会,各重要媒体网站两会报道的总体传播效果如何?今年哪类新闻更被媒体青睐?哪些提案较好地得到网民共鸣?……对这些问题,万瑞数据借助其专属的网站嵌码的全流量监测技术,在以下的报告中予以多角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女性网民成了网络主力军,为女性网民量身定制的专门网站也滥觞于网络。但经过几年时间的建设与发展,这些曾风光一时的女性网站的命运却因内容单一、管理不善、传播效果不佳等弊病遭受冷落。女性网站崛起与没落的关键在于能否真正满足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19.
论广告编辑的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军 《新闻界》2007,(1):93-94
广告编辑环境是指在广告编辑运作过程中影响广告编辑效果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可分为技术环境、组织环境、文化环境等三个组成部分,三个部分互相影响,互为支撑,共同决定着广告编辑的流程及其发展方向,研究这一问题对有效地优化广告编辑结构、提高广告编辑质量、提升广告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浅谈网络编辑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编辑与传统的纸媒体编辑和影像及电视媒体的编辑是一脉相承的,其工作性质是网站内容的设计师和建设者,其手段是对信息进行收集、分类、编辑、审核,然后通过网络向世界范围的网民进行发布,并且通过网络从网民那里接收反馈信息,产生互动,其目的是扩大宣传、产生影响、吸引更多的受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