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为理论框架,从语用学角度对言语交际中的刻意曲解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刻意曲解的触发条件、实现方式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2.
幽默言语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方式。运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对幽默言语进行分析,指出语言顺应论不仅有助于人们理解幽默语言,还可以帮助人们在生活中更好地使用语言、选择语言和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3.
语境这个概念的理解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受到语用学综观的影响后,也逐渐从静态转变成了动态,从传统转向了认知。顺应论把语境分为了语言语境与交际语境。而意义是在动态的交际语境中生成,语用文化隐含在动态的语言交际活动中。Verschueren将交际语境因素概括为语言交际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四大类,为言语交际及其相关语境的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在现实的交际中,交际双方也应依赖语境,顺应各种因素的变化和调整,完美地达到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4.
冲突话语是言语行为理论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借助《来来往往》这部小说,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冲突话语进行分析,具体有分析冲突性话语的语言形式;并借助Verschueren(1999)的语言顺应论,发现冲突性话语是交际者在顺应语境的条件下,为实现交际意图而对语言进行自主选择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冲突性话语是如何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许诺是语用学研究中言语行为研究的话题之一。从许诺的言语者是否真心这一角度出发,许诺可分为真诚许诺和不真诚许诺。就目前来看,对于不真诚许诺言语行为的研究显得相对不足。Verschueren等提出的顺应论是从话语出发者和话语解释者的角度对言语进行分析,而并非对言语行为本身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从Verschueren等提出的顺应论中语境顺应的角度出发,分析《老友记》中朋友和恋人之间不真诚许诺的行为,得出以下结论:说话者做出不真诚许诺是对语境的顺应,它具有同许诺一样的言外之力,保证了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为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解释。文章将以顺应理论为框架,深入分析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地避免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策略,指出避免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言语交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从顺应角度看,语言的选择是为了满足语言使用者成功交际的需要。本文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质世界"三个方面分析网络热词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8.
真实不礼貌是指字面不礼貌与实际不礼貌效果相吻合的言语行为。真实不礼貌可以分为策略型真实不礼貌与非策略型真实不礼貌。该文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依据,从语用学角度对真实不礼貌言语行为的产生做了分析,并指出策略型真实不礼貌通常是说话者顺应交际动机而进行语言选择的结果,而非策略型真实不礼貌往往是说话者顺应情感需求而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徐本川 《海外英语》2013,(15):253-254
真实不礼貌是指字面不礼貌与实际不礼貌效果相吻合的言语行为。真实不礼貌可以分为策略型真实不礼貌与非策略型真实不礼貌。该文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依据,从语用学角度对真实不礼貌言语行为的产生做了分析,并指出策略型真实不礼貌通常是说话者顺应交际动机而进行语言选择的结果,而非策略型真实不礼貌往往是说话者顺应情感需求而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罗娜 《海外英语》2012,(3):133+167
Verschueren的顺应论着重对语言的使用是一个连续选择语言的过程进行了阐述,并且提出语言的选择必须顺应于语境。语言翻译的实质是交际翻译,所以交际语境在翻译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需达到交际语境顺应,具体指顺应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该文旨在研究交际语境的顺应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的选择上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非语言交际作为人类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交际中起着语言交际无法替代的作用,而外语教学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基础,因此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拟通过介绍非语言交际的功能和特点,非语言交际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来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非言语行为是交际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行为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对非言语行为的忽视或非言语行为使用失误往往会引起交际双方的误解,甚至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因此,了解中西在非言语交际方面的差异对于避免失误,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非常有帮助。本文旨在分析中西在非言语交际方面的差异,并提出避免非言语交际失误的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13.
肖勤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1):109-110
非语言交际在人类交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非语言交际研究的核心是文化差异研究。文化相对主义提倡文化的平等性和多样性或多元化。试图用文化相对论去理解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为跨文化交际人士消除文化冲突和文化休克,真正达到跨文化沟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非语言交际总是与语言交际相伴相生。每一次语言交际都需要一种或多种非语言交际的参与。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非语言交际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也发挥着应有作用。正确区分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合理看待非语言交际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分析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对推动非语言交际与教学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应该重视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规范教学中的非语言行为,丰富非语言交际策略,建立健全综合英语教学评估体系,从而促使非语言交际在高职综合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5.
非语言交际源远流长,对其研究方兴未艾。从阐述非语言交际的内容、特征和作用出发,与英语教学特点相结合,论述了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传信特点和交际功能,因而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指出了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时间语初探     
非言语交流中,还存在着一种时间语交流形式。它以时间传递信息,渗透在人际交流的各个领域。由于时间不能直接刺激人的感官,因此用时间传递信息这一形式也就很少引起人们注意。时间语的提出,将帮助人们了解言语交流和其他非言语交流没有表达的内容,填补非言语交流中时间语研究的空白。本文用大量事实证明了时间语的存在,论述了时间语的概念、特点和类型,并指出其功能。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the social hub enlarges beyond one community to the extent that the world is deemed as a community as a whole.Communication,therefore,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ily life.As a consequence,communication model or the definition of which is not so much a definition as a guide in communication.However,some existed communication models are not as practical as it was.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an overall contrast among three communication models——Coded Model,Gable's Communication Model and Ostensive Inferential Model,to see how they assist people to comprehend verbal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8.
非语言行为是人类交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人类际中起教语言交际无法替代的作用。本讨论了非语言交际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非言语交际是人们沟通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实际上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非言语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由于非言语行为具有民族性和多义性,不同文化的人对非言语行为的要求是不同的,非言语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因而有必要了解语境与非言语交际的关系:非言语交际的策略和手段的选择取决于语境;语境有助于非言语行为的解读。  相似文献   

20.
王霞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5):98-101
本文运用非语言符号传播的相关理论,通过分析非语言符号传播与学校德育课教学、语言符号传播、教学方法、互动交际等四者之间的关系,对德育课教学中非语言符号传播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认为在德育课教学中非语言符号传播具有情感功能、暗示功能和规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