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傅雷别传     
傅雷出生于1908年4月7日,因为出生时哭声洪亮,且带着怒气,故被取名为怒安。  傅雷4岁时,父亲蒙遭冤狱,一气而病,不久便撒手人寰。母亲为营救父亲四处奔走,以至于无暇照料孩子,傅雷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相继死去,只有他侥幸活下来。这种极大的悲哀从心理上摧毁了母亲,且促成她对儿子存着一种病态的期望:她希望傅雷出人头地,为屈死的父亲一洗怨恨。 从那时起,母亲就以一种非常残酷的方式督促傅雷学习。有一次,因逃学母亲差一点把他沉到水塘里然后自杀。这种残忍而非人性的督学方式,使得幼年的傅雷时时处在惊恐的状态中,他…  相似文献   

2.
展开试卷,看见—个父亲(傅雷)写给儿子(傅聪) 的信,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个母亲写给儿子的日记。初一时,他成绩相当好,也非常听话。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变了,变得让老师都不认识了: 他再也不愿意老老实实地待在学校里读书,而是沉  相似文献   

3.
湘子 《初中生》2006,(17):8-9
从记事时起,他就知道父亲是个赌徒,母亲是个酒鬼.父亲赌输了,打完母亲再打他;母亲喝醉后,同样也拿他出气.好不容易跌跌撞撞地读到高中,两年后,他又和周围的很多孩子一样辍学了.  相似文献   

4.
早年傅聪前往波兰学习时父亲傅雷临别赠言说:“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其次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50年后,傅聪正朝着父亲的意愿走来。他的身上,有着傅雷的影子:中国文人的傲骨和音乐家的悲情。  相似文献   

5.
"刺猬"是他的外号.在经历了家庭变故后,他变得孤单、无奈、愤懑、冷漠.懂事起,父亲就一直在杭州工作,直到他读初三父亲才调回老家.粗暴的父亲使他敬而远之,而从小无微不至关心他成长的母亲却在他读高一时病故.他接受不了母亲离他而去的噩耗,更接受不了因父亲的不负责任而延误母亲的病情.几个月后,父亲又闪电般地再婚.怎一个"恨"字了得!他恨父亲,他恨这个家庭,他走向了叛逆之路.初中三年都是班长的他,开始了抽烟、酗酒、谈恋爱、打架斗殴……他桀骜不驯,当犯大错时,他的口头禅就是"不要你管"!老师不能管他,同学更是怕他.  相似文献   

6.
董一菲 《师道》2013,(6):6-9
1908年4月7日,傅雷出生于上海的郊县,四岁丧父。傅雷的母亲"慈母严父"一人担当,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傅雷身上。为了将傅雷培养成人,她变卖家产,携子搬迁到经济和文化相对比较开放的地方,为傅雷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傅雷四岁跟家中的账房先生识字,过了识字关之后,他进了私  相似文献   

7.
导读平台:《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给他的孩子写的信的合集。这一封封信中凝结着的,不仅仅是一位父亲对儿子博大无私的爱,其中更多的是父亲对儿子成长的关注和指导。傅雷以他极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博大精深的知识积淀,给了他的儿子以及一代又一代成长中的青少年以阳光的普照和雨露的滋润。本期,我们为大家介绍的是《傅雷家书》中傅雷与儿子傅聪谈诗词欣赏的部分内容。读后的感受如何,还希望你能尽快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8.
他,从小就失去了母亲,父亲是一个大企业家。他总认为父亲是不爱母亲的,虽然母亲死后父亲没有再娶。但他同样认为父亲是不爱他的。父亲让他享受着最好的教育,他也一直耿耿于怀。因为身为人夫,在妻子死时没守在身边,而去创造自己的事业,这是罪过。他没有给父亲一个申辩的机会,直接“判”了父亲无期徒刑。  相似文献   

9.
“我们做父母的人,为了儿女,不怕艰难,不辞劳苦,只要为你们好,能够有助于你们的,我们总尽量地给。希望你也能多告诉我们。你的忧,你的乐,就是我们的,让我们永远连结在一起。”这是国际知名的中国钢琴家傅聪的母亲朱梅馥女士,在写给他的家书中一段情深意切的话语。真是一语说中了父母的心事。傅聪在1955年到1966年离开家乡的期间,一共收到母亲朱梅馥与父亲傅雷(著名翻译家)寄给他的信件一百多封。傅雷夫妇不但把思念写入信中,更借着家书,一再提供自己的人生智慧,激发、勉励着儿子,希望他在做人、生活细节、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0.
A 教育力的平衡牛顿的运动定律告诉我们,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用这个定律解释个体身上的教育现象,我们会发现一种单纯指向的教育力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一方面,当爱迪生的母亲开始担当起被辍学的儿子的教育任务时,爱迪生的好奇心与探求能力就被极大地激发;傅聪沉浸于父亲傅雷为他编  相似文献   

11.
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  相似文献   

12.
瓦匠     
从娶母亲的那天起,父亲就盼望着能有个胖儿子,可母亲的肚子不争气,一连生下了三个女儿。邻居们就和父亲打趣,唤母亲为"瓦窑",唤他为"瓦匠"。父亲每次都笑着敷衍过去,他相信母亲会给他生个儿子的。父亲虽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但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当母亲生下第三个女儿--我时,恰好赶上计划生育"大行动",父亲想有个儿子的希望彻底破灭了。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守着  相似文献   

13.
著名钢琴家傅聪在上海举行独奏音乐会,接受上海的著名主持人曹可凡的专访的时候谈到了其父亲傅雷以及影响了几代人的《傅雷家书》。此前一直不愿对此多言的傅聪透露说:“父亲之所以写下那么多的文字,是因为他当时被打成了右派,苦闷极了,基本上没有人可以进行交流。”也正因为傅雷先生个人有了那样大的痛苦和无以疏解的苦闷、无以倾诉的对象,因此和血脉相承的儿子的写信成了一  相似文献   

14.
“刺猬”是他的外号。在经历了家庭变故后,他变得孤单、无奈、愤懑、冷漠。懂事起,父亲就一直在杭州工作,直到他读初三父亲才调回老家。粗暴的父亲使他敬而远之,而从小无微不至关心他成长的母亲却在他读高一时病故。他接受不了母亲离他而去的噩耗,更接受不了因父亲的不负责任而延误母亲的病情。几个月后,父亲又闪电般地再婚。怎一个“恨”字了得!他恨父亲,他恨这个家庭,他走向了叛逆之路。初中三年都是班长的他,开始了抽烟、  相似文献   

15.
扇枕暖席     
1.东汉时期,有一个叫黄香的小孩,在他9岁时,母亲就病逝了,黄香非常悲伤,整天思念母亲,乡郁都称他是孝子。 2.母亲死后,黄香与父亲相依为命,他每天照顾父亲的起居饮食 4.白雪皑皑的冬天,天气很冷,黄香就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先把被褥弄暖。夜里,父亲睡得非常舒服,黄香很高兴。 3.他做事很细心,对父亲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夏天的晚上,天气特别热,黄香心想天气这么热,爹爹怎么睡得好呢?于是他想了个主意,拿把扇子把父亲的枕席扇到凉为止。 5.当地太守刘护知道黄香的孝行后,就收他做学生,当时黄香才12岁。6.经过不断努力,黄香成为一个…  相似文献   

16.
昨晚注,著名钢琴演奏家傅聪在东方艺术中心成功举行了独奏音乐会。此前,他还走进东视《可凡倾听》节目,深情地谈起了他的父亲傅雷。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人一生下来就开始透支母亲的生命,可我一生下来就是为了报复父亲。我永远不会忘记他和妈妈离婚的情景。判决时。我最终还选择了父亲,我要让他难过一辈子。没过多久,父亲又结婚了.这更加深了我时他的仇恨。  相似文献   

18.
我的父亲     
父亲已八十有余,仍单独生活,可他有四对儿女,却无一人在其身旁。母亲在世时,父亲忙于家中几口人的口粮,整日在外劳作,不曾做过饭,洗过衣。香港回归的那一天,母亲去了,离开了她的八个儿女,离开了她相濡以沫的丈夫——我的父亲。那时,我在家乡上班,能经常看到父亲,他很消极,他常说,他听到母亲在他床边哭泣。从此,父亲就日渐消瘦下去,眼中没有了往日的明亮,笑容也逐渐从他脸上消失。在我的记忆里,他总是和蔼的容颜失去了温暖,变得漠然。我们想法劝慰父亲,并且拿走了与母亲有关的一切物品。可我知道,我们拿不走母亲几十年留在父亲脑海中的记忆。也只能让时间去淡化它,使它不再凸现在父亲眼前。  相似文献   

19.
善良的选择     
"五一"长假,回了趟老家,见到一个多年未见的也是从外地回来的朋友.我们聊了很久,聊到深夜,聊了很多人,聊了很多事,聊到动情时,他向我讲了一件藏在他心里已经很多年的往事. 他出生在一座大山里,高三时父亲去世,给他留下多病的母亲和两个妹妹,对本就贫穷的他家无疑雪上加霜.父亲去世,对中年丧偶且多病的母亲是致命的打击,仿佛一夜...  相似文献   

20.
大江  王建新 《课外生活》2011,(Z2):46-47
好多年前,美国有一个黑人小男孩,在10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离开了母亲温暖的怀抱,和身为赛车手的父亲生活在一起,从此,生活里没有了温存和慈爱,有的是难吃的早点和父亲的严厉。小男孩读初中时,学校离家很远,他每天要父亲开车送他到学校。一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