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情感化个性作文是以情感促动思维,以情感去打开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让学生筛选出适合本次作文的可用材料.写出充满自己情感的个性作文。情感化个性作文体现了学生作文时的自主性、真实性、自我的个性。情感化个性作文现已研究出五个系列:一情多事多物系列,一物多事多情系列,一景多事多情系列,一性多人多事系列,一事变万事系列。当五个系列被学生掌握以后,他们就可以做到:眼睛看到什么都有情感,什么都可选为文章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得作文者得天下,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由于各种原因,作文这一最富个性的学习和创新活动,变成了折磨心灵的苦差事。其实,学生的写作行为不是孤立的,每一次的写作训练都应该在他们心里留下痕迹。文章不是无情物,我们应该让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明白世间万物的生命都是极其美好的,都值得千般呵护,万般尊崇。作文要承载生命情感的需要,映射个性生命的色彩,体悟多元生命的情趣,使其成为鲜活生命的载体。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学生独具特色的语言、思想、情感的体现,是一种精神的个性创作。提高写作能力应:诱发写作兴趣,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广袤的时空中体验生活;赐予一支"魔笔",让学生描绘七彩生活;开发个性思维,让学生用心去创造生活。  相似文献   

4.
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话题作文较之以前的命题作文和命意作文(一般材料作文)有如下特点:命题的开放性、创新的导向性、思维的发散性、文体的多样性、行文的自主性。话题作文以其自由开放的特点备受师生喜爱,话题作文与方兴未艾的新概念作文相呼应,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一股春风,给作文教学营造了一种宽松的环境,给学生以较大的展示个性、表达情感的自由空间。但大多数考  相似文献   

5.
写作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复杂思维过程。从材料的搜集到主题的提炼、语言的选用都离不开缜密的思考。作文的过程,就是“搜集材料——思维加工——转化为语言文字”的过程。学生必须通过思维活动对材料进行鉴别、筛选,概括出要表达的中心,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是列提纲,最好是材料作文提纲。给出一则材料,先让学生概括立意。一、通过多角度立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如1993年南通市中考作文给了三则材料。法国居里夫人,临终前仍在考虑一本尚未出版的书,她断断续续地说:各章的分段,应该都一样……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弥留之际,谁的话都不愿回…  相似文献   

6.
在初三的上学期,我们每周都会有两节连排语文课,这也是我们的作文课.每次作文课的时候,我首先要点评上次作文的得与失,读几篇相对优秀的习作:接着出两道作文题目,根据中考的要求,一道是命题或者半命题作文,一道是材料作文或者是话题作文:然后我开始对这两道作文题进行分析解剖,特别是材料作文,因为害怕学生写偏题甚至是跑题,我尽可能详细地给他们诠释材料的意思,尽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角度,让他们有话可说:最后就是学生构思、组织材料、形成书面文字的时间.然而,学生的作文基本符合要求,没有偏题跑题的现象,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在构思立意上非常相似,没有什么新意.究其原因在于审题步骤都是我帮助学生完成的,虽然每次都尽可能地提供不同的角度供学生参考,但我的思维空间毕竟是有限的,希望同学们可以从更新颖的角度来审题.写作文的五个步骤:第一审题,第二立意,第三结构,第四行文,第五修改.对于学生来说,每一步骤都不能少,但是我常常忽略了审题,在这个过程中,总是害怕他们会偏离题意,在审题上浪费太多时间,所以并没有放手让他们独立思考独立作文独立成长.  相似文献   

7.
正人性化作文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以及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大胆发散思维,倡导学生将作文创作回归生活,返璞归真,创作高质量的人文本质作文。由于语文学科本身的人文性,作文作为其灵魂更需关注人文性,人性化作文教学正好符合了这一需求,并充分体现语文作文的趣味性和开放性。因此,高中语文作文的人性化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传统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教学方法传统守旧,二是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忽视,使  相似文献   

8.
罗伯特·艾文斯认为"只要学生把写作看成是一种'自我放纵',不受什么条条框框限制,看到什么就写什么,熟练地掌握写作技巧就不是什么难事。"小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个体,作文教学中要解放对他们的束缚,让他们自主观察、思维、表达,实现作文个性化。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基本理念,作文教学也要以"立人"为本,让学生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个性化作文是作文教学的方向,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构建平台,让他们充分张扬个性。可从五个方面入手:关注时代,积累生活;开发思维,有所创见;培养兴趣,发展个性;打破模式,关注个性;因人评价,突出个性。  相似文献   

10.
学生喜不喜欢写作文,与老师进行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能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宗旨,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的思维探索创造机会,学生就会喜欢上作文。不然,则反之。我认为要让学生喜欢上作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注意五个“要”与三个“忌”。五个“要”:一、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有了兴趣,学生才愿意接近作文,并乐于写作文。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首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他人优秀的作文,从语感上去感受作文的美妙;其次,还可用学生平常喜…  相似文献   

11.
个性作文是指在学生天赋所及的范围内极大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其思想、情感、意志、信念、兴趣等在文章中凸现出来。要培养学生写个性作文,应该走好这三步:一、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情感——开阔视野,袒露性情;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摆脱束缚,放飞思维;三、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语言——酝酿斟酌,锤炼语言。  相似文献   

12.
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最具个性化的学习行为,因此我们作文教学的着眼点就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上,要求学生写作要感悄真挚,用自己的语言、材料、情感,通过思维写出代表自身特色的作文,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即个性化,这样才能使作文具有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很多学生害怕作文,提到作文就觉得无话可说,总有畏难的情绪。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让他们先克服这种畏惧情绪。只有充分调动他们的写作情感,才能让学生写出富有激情、富有生命力的文字。作文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教学的人文性、情感性的特征,做到教学过程情感化,使学生融情于文字,抒情于笔端。那么,作文教学中该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呢?根据我个人的实际教学情况,我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相似文献   

14.
一、亮点2008年全国中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两大亮点:一日"多情",二日"多元"。先看"多情":如果以"理智与情感"区别中高考作文命题,则高考"理智"多一些。中考"情感"多一些。多情一直是中考作文命题的主要特点,因为初中以记叙文训练为主,强调以情动人,"情  相似文献   

15.
丰厚的积累有助于灵感的孕育;善于观察并养成乐于观察的习惯,是创造性思维的源头.在此基础上每个人内心都会有丰富的情感,每双眼睛在摄掠世间万物万事时,头脑里也正在生发着各种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让学生做心灵与思想的主人,展开作文的双翼,让个性与真情齐飞.  相似文献   

16.
作文低效的原因之一是“忽视对作文主体———作文者的个性的保护、培植和开发”,这已经成为众多作文指导者的共识。但试想如果我们教师对学生个性心中无数,从何谈起去重视对学生个性的保护?教师只有对学生个性有了一定的储存量,心中才会有学生的个性,才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评价学生作文,指导学生作文,才能使作文训练达到应有的张力。因此,保护学生个性的前提则是对学生的个性事先得有个储存。由此,我们为储存学生个性想了个办法:让学生对教师的评语进行评定,让学生也给教师当回评委。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是教师评定。这时教师的评定…  相似文献   

17.
钮兆强 《小学生》2012,(10):38-38
<正>进入高年级后作文教学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许多语文教师都在针对性地加强习作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注重学生思维情感的熏陶,竭力寻求突破,寻找一条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作文教学之路。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实施开放的作文指导,才能实现学生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让他们我手写我心,张扬个性,写出精彩。下面谈谈我的实践与看法一、以形式的多样促写作的个性化受小学语文教学写作训练的导向和自身思维定势的影响,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写作中,面对一个文题或一个素料,  相似文献   

18.
初中作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写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心声。因此,语文教学呼唤情感回归,做到教学过程情感化。情感既是生活的积淀,又是文章的灵魂,让学生钟情于练笔,融情于文字,抒情于纸上,是作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9.
情感是小学语文的灵魂。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呢?让我们来细细品味几位教学大师的教学片断: 一、营造氛围:未成曲调先有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情感化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善于以自己情感召唤课堂上的每一颗心灵,让自己的每一丝微笑、每一个安抚……都在传递着爱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安其学而尊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让我们一起看看于永老师《歇后语作文教学》开课的一个片断吧。  相似文献   

20.
思维在作文训练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者认为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让联想和想象为习作增色;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指导学生写出文从字顺的作文;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独特性,让学生作文彰显出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