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音乐能表达情感。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音色通过大脑感应可唤起听者相应的情绪体验.激发内心积极的情感得以释放、消极的情感得到宣泄:音乐还能吸引和转移人的注意力,改变或抑制现有的负面情绪.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倾听音乐.借助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调节和改善人的心理状态.使之趋于和谐、平衡.达到调适心理的作用。旋律优美、缓慢、悠扬的音乐可以安定情绪:旋律流畅.节奏明快的音乐可以振奋精神;轻松、欢快的音乐可以使大脑及整个神经功能得到改善.消除疲劳.缓解压力。  相似文献   

2.
音乐能表达情感。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音色通过大脑感应可唤起听者相应的情绪体验,激发内心积极的情感得以释放、消极的情感得到宣泄;音乐还能吸引和转移人的注意力,改变或抑制现有的负面情绪,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倾听音乐,借助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调节和改善人的心理状态,使之趋于和谐、平衡,达到调适心理的作用。旋律优美、缓慢、悠扬的音乐可以安定情绪;旋律流畅,节奏明快的音乐可以振奋精神;轻松、欢快的音乐可以使大脑及整个神经功能得到改善,消除疲劳,缓解压力。  相似文献   

3.
音乐欣赏是人的一种心理审美活动。音乐是通过旋律表情达意,能直接受感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净化情绪,纯化感情。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和情绪陶冶功能。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在《乐论》中指出:其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人们的情绪会随着乐曲的变化而变化。音乐的陶冶情感功能是巨大的。从心理学来讲,音乐主要是通过宣泄和补偿达到对人们情感陶冶的目的。在音乐世界里,人们摆脱了自身的渺小和平庸,心灵变得光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86):151-152
音乐是净化人类心灵最质朴的表达方式,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使人获得内心的愉悦和大脑的放松。人类情感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滋养和抚慰,因为优美的音乐不仅可以驱散人内心深处的忧伤,同时还能够使人们获得更好的生活心态。高中是学生课业学习负担最繁重的阶段,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渗透音乐的情感体验教学,使得学生能够体悟音乐中包含的安定与平和。通过音乐的赏析释放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王美娟 《考试周刊》2014,(41):179-180
正音乐艺术不同于其他学科,不能复制全部的生活现象。情感性是音乐的主要旋律,音乐刻画的是人对现实生活的情感反应,它表达人在某种情景下的情绪活动,而不是刻画现实生活本身,据此,音乐听唱教学必须依据音乐艺术的审美特点,使学生获得与音乐作品情绪相一致的内心体验,产生情感共鸣,以帮助学生体会与音乐情绪相吻合的心境。在以小学生为主体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听唱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认为,以听唱为切入口,可以有效实施(多角  相似文献   

6.
<正>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音乐是一种能代表、反映人类内心情感的艺术,音乐能时刻影响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是表达我们内心的另一种"语言"。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指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进取精神,应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才能。"小班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陌生的环境会让他们情绪不稳定,焦虑不安,音乐则可以让他们放松心情,感受和欣  相似文献   

7.
音乐本身就是为了表达情感而产生的,音乐的创作者就是利用每一个音符来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然后将自己充满感情的内心表达出来。可以说,音乐事实上就是关于情感的艺术。音乐的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具有审美的能力,能够去欣赏音乐这种艺术,去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人的情绪、情感。这种蕴含在音乐作品之中的情绪、情感实际上就是音乐的灵魂,因此,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之中,我们的音乐教师需要把握好这一原则,在课堂中需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于音乐的情感体验,要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音乐鉴赏力的人。本文着重探讨在初中的音乐教学活动之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旭东 《新高考》2009,(1):63-63
有人说过,学习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心理的问题。真正影响学习的往往不是学习本身。当一个人的内心有情绪情感的淤结时,一个人的智力系统就无法正常  相似文献   

9.
艺术体操的表现力是练习者运用体态、造型、器械、技术和情感,通过音乐旋律把内心情绪表现出来并具有感染力的一种能力。练习者在自身的生理、心理、器械的物理特长和音乐组成基础上进行艺术体操形态的创造,把自己的情感通过艺术形式传递给观众,通过丰富、强烈的艺术表现力感染人们。  相似文献   

10.
音乐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发展幼儿语言,激活幼儿思维,丰富幼此想象力;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是给幼儿增添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的功能,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情感”这条线,让音乐拨动孩子的心弦,在美的熏陶中产生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1.
王琛武 《成才之路》2010,(17):63-63
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音乐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智慧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其情感性特征能给幼儿增添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功能,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分析情绪、情感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从而对钢琴教学提出可行性建议,实现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和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3.
冷静手表     
现在喝酒肇事的事件越来越多,这都是因为人们在酒后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所以我要发明一种冷静手表。冷静手表不仅具备普通手表的功能,还能感知佩戴者的脉搏。一旦感觉到人体情绪异常,它就会释放特殊的电流,对人的情绪进行抑制,从而达到使人冷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音乐让人赏心悦目,并为大家带来听觉的享受。音乐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树立崇高的理想。我们通过音乐来抒发我们的情感,音乐使我们的很多情绪得到释放。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音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偏远农村地区的音乐教学发展却不尽如人意。本文将就偏远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周波 《现代语文》2005,(3):97-98
从心理学角度讲,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包括喜爱、嫌恶、愤怒、恐惧和悲哀等基本情绪.它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也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需要.情感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和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胎儿后期已经具备了接受音乐训练的身心发展水平,是胎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之一,科学的音乐盈教能加速胎儿脑细胞生长,促进胎儿的感觉,记忆,情感情绪正常有效地发展,从而提高其智力水平。  相似文献   

17.
音乐和文字是相通的,把音乐引入语文教学,让最容易打开人类心门的艺术帮助学生理解文字,这是情境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音乐能帮助教师营造课堂气氛,调动情绪波动,引发情感共鸣,从而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而积极丰富的内心体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置身于音乐与文字完美融合的境界中,享受到学习的愉悦和幸福。  相似文献   

18.
开展情感教学能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因此,在新的时期,开展情感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在课堂上我们不仅可以着手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我们还可以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和将课本上的知识寓于实际生活中去,从而控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使之处于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9.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人的认知活动受到情绪的支配,认知与情绪、情感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有情绪、情感的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情绪可以是信息加工的启动状态,也可以是信息加工的背景状态。以往的学科课程的教学中,人们更多地注重从认知维度来探究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教学实践中“重知轻情”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随着人本义心理学的兴起和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教学不光涉及到知识的传递,而且关系到教学态度、教学情感等因素。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在一定教学目标指引下,通过管理和调节学生的情绪引导和发挥学生课堂中的主要情绪对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佳学习状态,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绘本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大班幼儿情绪情感的培养,不仅能有效增强其在绘本教学中的情绪情感调适能力,还能促进大班幼儿良好情绪情感培养,从而更好地提高绘本学习兴趣。作者基于这一背景,就如何在绘本教学实践中培养大班幼儿情绪情感提出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