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凯 《甘肃教育》2011,(13):89-89
我们常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尊重自己,那么究竟什么是尊重?其实,尊重的范围很广泛,它包括自我尊重和对他人、对社会,甚至对自然的尊重。那么,教育中要不要尊重呢?有人说,学生当然要尊重老师,其实,学生也需要被尊重,也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2.
<正>尊重是人的最高层次的心理需要。这不仅是教师的心理需要,也是学生的心理需要。而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这一层心理需要。从小被人尊重的人,有很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容易形成完善的人格,或者说学生会努力用完善的人格来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被人尊重的学生也会去尊重别人,如果我们所有的学生都是这样,那么我们整个民族的自尊感就会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每个人都渴望被赏识,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需要别人的肯定与赏识,来战胜自己的恐惧与自卑,让心灵有一种安全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  相似文献   

4.
秦戈 《学周刊C版》2014,(1):199-199
正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为人粗鲁意味着忘记了自己的尊严。"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我们尊重别人的同时也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如此。教师只有尊重理解学生,学生才能尊重信任教师,才能对教师无话不说,甚至把埋藏在自己心底的秘密告诉教师,这样师生之间就架起了友谊的桥梁,教学工作也得心应手,效果好。所以说,尊重、理解、信任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5.
正尊重,是每一个孩子基本的心理需求。在学生的作文中、日记里和言谈话语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听到他们对于尊重的渴望和理解——"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论贫富贵贱,身份高低,名气大小,都需要来自他人的尊重。其实,尊重别人很简单,比如,一句  相似文献   

6.
《小读者》2009,(1)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别人友好地对待自己.尊重自己。因此.尊重他人是人与人接近的必要且首要的态度。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当然也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下面的这个故事很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7.
有教养是这样一种优良品质,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习惯性地自我约束,使自己言行得体,不至于干扰他人或使他人不愉快,比如在公共场所衣着整洁、不大声讲话;更高层次上,他(她)积极给有需要的他人提供便利或给予关怀,比如。在公交车上给老年人让座。有教养就是.讲文明。有教养者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必然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而没有教养者是让人厌烦的。人与人和谐相处离不开教养。毋庸讳言,当下有不少国民缺乏教养。  相似文献   

8.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研究表明,人除了生理、安全等方面的需要外,还有对尊重的需求,对自我实现的追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赞赏性评价,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目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自主建构、积极创造、相互启迪、不断生成的认知过程,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实现教学活动的高效优质,首先要尊重学生的需求,围绕学生的需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基于学生的需要而教.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应该从社会与孩子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的必要性,并把它作为幼儿入园的第一课。一、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的必要性1."尊重他人",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友谊,增加更多的交往机会。尊重他人,使得幼儿在接纳别人的同时,也被他人所接纳。尊重了别人,给别人带来了满足与被认可感,更易获得同伴的友谊。朋友多了,交往的机会也就更多,反之将来在社会上就会处于孤独的境地,甚至一事无成。幼儿交往过程中许多纠纷的起因往  相似文献   

10.
一、创设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课堂环境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尊重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它使作用对象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快感,做起事来心情愉快。所以在教学中,要时时、处处关注学生的言行,及时对学生的言行做出评判,要不断教他们学会尊重、接受别人的不同意见、学会在合作中进行关系的协调,能取长补短、相互理解、彼此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精彩且恰当的评价甚至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为每个人都期望被认可。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教师对学生充满肯定、赞赏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归属与爱、被尊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评价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能简单地用"很好""你真棒""对"等等来一带而过。我们需要变革观念,改变单调乏味的评价语言。  相似文献   

12.
一堂课几十分钟,总有一部分学生分心走神、做小动作,甚至影响别人。这些直接影响着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和学习方法的掌握。那么怎样来增强教师的吸引力,来吸引学生专心听讲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一、创设有利听讲的氛围1、创设民主的氛围教学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民主的教学氛围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热爱,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使学生愿意向教师倾吐心声。教师要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保护、爱惜学生思维的“闪光点”。2、创设激励的氛围教师对学生的关怀、爱护、尊重、信任,会在每个学生的心目中产生…  相似文献   

13.
感悟位置     
位置是个人价值与尊严的体现,所以,我一直很在意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位置。参加工作多年来,我渴望得到领导的认可,得到学生的尊重。很多次,我抓住机会甚至创造机会在学校领导面前推销自己,遇上教学比武、基本功大赛,我总要毛遂自  相似文献   

14.
尊重的境界     
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是在充分认识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一种平视。尊重,即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他人,是对他人人格和自我人格,他人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肯定。任何一个受人尊重的人,从来不会忘记———努力去尊重别人。而只有那些对生活不负责任,玩世不恭的人,才不会想到这些。时下,  相似文献   

15.
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自己的行为得到别人的赏识,这也是处于社会生活中的人社会化的需要之一。能否得到尊重和赏识会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做事的态度,有时甚至会成为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因素。小学生的这种渴望更为强烈。“赏识”不仅是他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的动力,有时也会成为影响其一生前途与命运的重要因素。教师作为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在学生们心目中的地位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16.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包涵三个要素: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健康的心理主要包括智力正常、心理特点符合年龄、完整的人格、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等等。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荡、举止大方、言行一致;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尊重他人,有礼貌,有修养;尊重别人的意见,但有自己的主见,不盲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社会发展离不开沟通交流,要想更好地和人沟通交流,就一定离不开表达能力,尤其是初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尤其重要。因为,它能够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目前,初中学生因为种种因素,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这些初中学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有些甚至和别人说话都不能说出完整的句子,所以,要想改善学生的这种现状,教师就必须行动起来,给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进行锻炼表达能力。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教师 ,要达到更好地教育学生的目的 ,就必须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尊重信任学生 ,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 ,心灵上是相通的 ,自己的存在对别人、对集体是有意义的 ,进而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希望。这样 ,学生就会逐渐懂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不息 ,从而产生向上的内驱力。教师尊重和信任学生 ,可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老师是一位可亲可敬可以接近和信赖的大朋友 ,这样教师的要求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容易被学生接受 ,才能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尊重学生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学生都有较强的上进心和自尊心 ,发掘他们…  相似文献   

19.
我们常常讲教师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这些固然重要,其实学生更加珍重的,是教师对自己的信任;而最不堪忍受的,除了教师伤害自己的自尊心、侵犯自己的人格以外,便是教师的偏见、不信任。持偏见、不信任,既是不尊重事实的表现,也是不尊重人的表现。那些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态度的学生,一旦得不到教师信任甚至受到歧视,便会极度逆反或自暴自弃,这样,再多的教育都难以奏效。故教师“相信学生”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当堂罚站”导致小学生自杀:师生信任危机不容忽视2001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在福建省海龙市…  相似文献   

20.
一、唤醒自尊。 自信心指人对自己和自己能力的信任,首先与他人的信任有关。后进生的精神需求区别于优生,优生第一层次需要是获得成功,而他们的第一层次需求为尊重。对待后进生应给予较多的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尽力创造各种机会,提高他们在同学中的地位,改善心中的自我形象。 教师的鼓励、信任和期待,象晨曦、象曙光,必将迎来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