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通用语专业通称"小语种专业",历来被称为我国外语界的"稀有金属",在我国的外交事务和国际政治、经济及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专业设置分散、教学资源配置不当等原因,我国非通用语各个专业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非通用语专业也面临着特殊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拟对加入WTO以后我国非通用语专业的发展思路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非通用语专业建设是目前国内高校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对国内九大传统外语类高校、京内教育部直属高校、京外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的非通用语专业的建设现状进行认真梳理,分析不同范围内的高校在非通用语专业建设方面的特征,研究发现,三个范围的高校之间非通用语专业的建设情况有明显差别;非通用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创新;非通用语专业在全国高校当中的整体实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高职非通用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广西东盟小语种专业为例,时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现状,如专业设置、师资状况、学生状况、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了初步调研和分析;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笔者多年来针对高职越南语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与研究体会,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各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非通用语专业发展面临着如何适应人工智能教育理念和模式,以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和地方对非通用语人才需求的问题。文章从人工智能对高校非通用语专业发展影响入手,围绕非通用语专业发展的理念、课程和教材、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高校非通用语专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非通用语专业迅速发展,着力培养国家急需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人才。课程思政是新文科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鉴于此,对非通用语专业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需从“校、师、生”三个层面入手,构建“学校统筹管理+教师主导实施+学生学习实践”的多元化非通用语专业课程思政实践路径,使非通用语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行,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非通用语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家间合作的日益密切,一些高校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相继开设了一系列非通用语种的公共选修课程。文章在深入阐释了高校非通用语种课程建设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目前国内高校非通用语种课程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几点相应的改革建议,旨在为今后国内高校进行的非通用语种的课程建设和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笔者曾在非通用语论文期刊上发表了《论现阶段我国越南语专业有序发展的重要性》的论文,对越南语专业盲目发展表示担忧,文章发表之后引起了国内同行们的广泛关注和较大的反响,兄弟院校的老师纷纷致电表达同感。几年过去了,当年的文章中提及的忧虑已经变成了严酷的现实,无序发展终导致部分院校越南语专业停办、教师解聘转岗、毕业生改行。这一系列教训不仅对越南语专业具有教益,而且对其它非通用语专业也极具参考意义。在前期论著的基础上,笔者对国内开设的非通用语专业进行了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以大量数据为依据,总结归纳在全球化背景下非通用语有序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避免重蹈少数非通用语专业在过热后又趋冷、造成人才及资源浪费的覆辙。本文对在现阶段指导非通用语专业呈良性有序的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改革不符合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实际的固有毕业论文模式,提升非通用语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将研究型学习切实融入到非通用语外语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是提高非通用语专业整体学科水平的必由之路。非通用语种毕业论文改革,应该面向非通用语教学实际,建立严格的选题制度和科学合理的论文评价体系,强化过程管理,提高质量意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非通用语种实行"非通用语+英语"双外语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展开讨论,并就该模式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面临的问题等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解决策略,以期抛砖引玉,为国内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尤其是东南亚、南亚语种本科人才的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0.
外语学报是反映非通用语种学术研究的一个园地,但它的读者面窄以及非通用语种的特殊性,极大地限制了非通用语种的学术研究。学报编辑应研究对策,积极推进非通用语种的科学研究工作,向深度和广度迈进。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与亚洲非通用语国家全方位交流的日益广泛和日趋频繁,中国前往亚洲非通用语国家的留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多。观察、研究和解读这一现象,对于进一步促进中国同亚洲地区非通用语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活动与合作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对韩国、朝鲜、马来西亚、泰国、以色列、土耳其、印度、印尼8国的中国留学生现状进行了调研,初步分析了留学生的人员结构、学科比例以及相关国家教育的基本情况,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与非通用语国家教育交流以及人才培养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等提供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东南亚非通用语种在沿线国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东南亚非通用语教学也备受教育界和各大高校的关注。对国内各大高校教授东南亚语种(如:泰语,缅语,柬埔寨语,老挝语,印尼语,越南语等)的15名非通用语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旨在研究非通语教师的教学经历和感受。研究发现,在新时代背景下,东南亚语种教学出现前所未有的机遇,如学生就业前景好;留学、旅游、外贸等方面具有语言优势等;然而,东南亚语种教学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如教学资源匮乏、师资薄弱、教学任务重、科研能力弱、教师身兼数职等。因此,希望本研究能为非通用语教师在教学困境与挑战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晓丹  张彧 《海外英语》2014,(3):224+229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根据我国自身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在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和协调我国的外语教育已迫在眉睫。该篇文章从语种设置、通用语种及非通用语种发展、区域分布、宏观调控及管理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外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参考意见,以此来促进我国外语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地满足国家在各个方面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2013年,国家制定"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河北省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鼓励省内优势企业积极和"一带一路"周边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在河北省不断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今天,对外语人才特别是对非通用语种人才的需求势必会大大增加。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河北省非通用语种人才的需求趋势,指出了河北省高校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关人才培养转型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解决非通用语专业毕业论文撰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回归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提高非通用语专业整体学科水平的迫待解决的问题。非通用语种毕业论文改革,应该结合供给侧改革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材施教,引导有不同发展意愿的学生以相应的方式完成毕业设计,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专业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浅议卫星录播系统在非通用语种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建设的对卫星节目进行自动收录、编辑、管理,建立以数字化硬盘存贮为基础的卫星自动收录系统,为非通用语种专业提供丰富的教学和学习资料,创造学生自主学习条件,增强非通用语种学生的听读能力以及加强对对象国国情的了解,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加强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迫切需要。然而,在当下的非用语人才的培养实践中面临着人才培养理念滞后、专业结构有待优化、学生缺乏学习自主、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等问题。为此,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非通用语人才培养需要从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持续优化专业结构、以生为本培养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破解。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外语非通用语网络课程建设具有紧迫性。在确定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后,首先要寻找合适非通用语的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要能支持多语种编码,具备实时教学、在线录音等功能。课件制作是建设网络课程的关键,只需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多媒体工具运用能力,独立建设类似于印尼语视听说的外语非通用语网络课程并非难事。  相似文献   

19.
何谓非通用语种?按照目前开设非通用语种的高校所下定义,所谓的非通用语种就是除英语、日语、德语等应用面较广、使用人数较多的语言之外,只在个别国家应用的外语语种,也就是人们所俗称的小语种。多年来,小语种一直“扮演”着冷门专业的角色,由于受限于自身语言特色和狭窄的使用范围,小语种的需求量往往取决于国家部委  相似文献   

20.
马贝 《科教导刊》2023,(18):123-125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非通用语种教学中被广泛应用。文章以德语写作课程为例,阐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德语写作课程的教学现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高校非通用语种写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升非通用语种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