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浅谈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勤工助学是高校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能帮助大学生经济助学,更重要的是它能培养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而要培养这种能力就要转变教育观念,完善勤工助学政策,拓展勤工助学渠道,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就业与创业搭建“演练”平台。  相似文献   

2.
从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自身原因分析为入手点,结合大学生勤工助学现状,对大学生的勤工助学问题进行调查问卷并统计分析,针对分析结果,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作用提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高校勤工助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勤工助学是高校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的经济困难,而且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本文在界定勤工助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的基础上,探索勤工助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勤工助学为载体,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学毕业生总量的迅速增长.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不断加大.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成为大学生施展抱负、成事成才的重要模式.更是缓解就业压力新的重要的途径。针对目前学术界就勤工助学与大学生创业关系研究有待深入研究的现状,探讨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创业教育功能,为毕业生自主创业营造氛围。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高校在开展勤工助学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解决生活困难问题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挖掘其资助与育人的功能,践行育人为本的理念,把勤工助学与专业教育、能力培养、自我服务、素质教育相结合,不断拓展勤工助学在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重要功能,充分发挥其制度政策的领航功能、职业培训的助航功能、公共服务的护航功能以及自主创业的启航功能。  相似文献   

6.
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已经整整走过了十四年的发展历程,现已逐渐从作为一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政策性举措转变为一项关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更新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中国药科大学创业型勤工助学基地采取企业化管理模式,融创业教育于勤工助学之中,探索立足于学校与学生实际,能充分发挥"帮学业、促就业、扶创业、助成才"等育人作用的勤工助学模式.相比于传统型勤工助学,创业型勤工助学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与创造性,具有重要的"济困"与"育人"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影响高校就业率的重要因素,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学生社团、勤工助学、公益活动、见习实习、暑期实践、创业尝试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就业能力,增强竞争优势.高校、政府、用人单位要通力合作,履行各自的社会责任,发挥各自的社会功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使社会实践常态化,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勤工助学活动是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是缓解大学生经济困难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勤工助学对于贫困生经济解困的绩效不高;勤工助学不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过大的负面影响;勤工助学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但其潜力还有待继续挖掘。为此,学校应该不断提高勤工助学活动的经济效益,并加强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促使大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9.
一个从单亲家庭走出来的大学生,一个在大学期间成功注册公司的创业先锋。他的创业经历激励了周围很多同学,也给同样出自贫困生家庭的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勤工助学的机会。在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今天,大学生成功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从李同学的创业经历,未挖掘他成功的原因,井对完善我院就创业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业与创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有自己创业的经历?郑州大学经过充分论证,决定把勤工助学活动与就业教育、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大胆探索出一条让大学生自己创业、实现创业实景教育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沙爱红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4):100-101,124
因人们认识偏差、教育模式滞后、专业师资匮乏、实践环节薄弱等原因,高校创业教育停留在实务教育层面。应该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质。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面临着创业教育供求总量不平衡、创业生态不能满足大学生创业活动需要、创业文化不足以催生大学生创业选择等主要矛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下,这些矛盾短期内很难全面解决。实施勤工助学企业化建设对创业教育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创造与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创业教育的自给自足;打造创业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适应创业生态;搭建创业文化桥梁,催生大学生创业选择。这些促进作用的实现,不是主要依靠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而是依靠高校自身的资源和优势,所以,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勤工助学企业化建设的实施策略主要有:整合校内外资源,创建勤工助学经济实体;以文化管理为纲,塑造勤工助学企业品牌;确立大学生主体地位,实施实践育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育人观念发生转变,勤工助学也逐渐从助困发展提升到育人层面。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勤工助学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素质,对学生成长成才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当前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中还存在着助困和育人发展不平衡、育人效果不明显等状况。基于此,文章立足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与访谈法,探讨勤工助学育人的必要性,阐述勤工助学的育人作用,分析了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关于高校勤工助学育人作用提升的对策思考和见解,以期为进一步做好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面临着创业教育供求总量不平衡、创业生态不能满足大学生创业活动需要、创业文化不足以催生大学生创业选择等主要矛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下,这些矛盾短期内很难全面解决。实施勤工助学企业化建设对创业教育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创造与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创业教育的自给自足;打造创业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适应创业生态;搭建创业文化桥梁,催生大学生创业选择。这些促进作用的实现,不是主要依靠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而是依靠高校自身的资源和优势,所以,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勤工助学企业化建设的实施策略主要有:整合校内外资源,创建勤工助学经济实体;以文化管理为纲,塑造勤工助学企业品牌;确立大学生主体地位,实施实践育人。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96):157-159
针对大学生创业热潮,深入探讨创业教育与勤工助学相结合的可行路径。通过应用层次分析法找出创业视角下完善大学生勤工助学体系的创新功能准则和引导策略方案,并围绕提出的创新人才供应链集成管理平台对相关的四方主体分别给予建议,为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潘红  余明  李敏 《文教资料》2008,(21):176-178
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大学生通过自己合法、诚实的劳动不但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报酬,更重要的是获得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开阔眼界、增加社会经验、锻炼工作能力,最终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本文从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讨论了勤工助学的积极作用和实现途径,提出勤工助学是培养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7.
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总体处于弱势地位,对市场导向型的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即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市场主体进行研究,探索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四位一体,以就业意识为主、兼顾市场需求;以就业技能为主、勤工助学为辅;以综合能力为主、奖励激励为辅的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勤工助学为高职大学生学习知识和拓展能力提供了社会实践的良好平台,勤工助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强教育、创业教育、素质教育、心理教育等功能,进一步探索借助勤工助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把高职大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9.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提高效益和提升效率是"供给侧"改革的根本办法,高校"供给侧"改革应当注重教育供给效益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目前,大学生自主就业和创业存在诸多困难,而"供给侧"改革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为此,借鉴发达国家在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经验,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制度环境;在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发展的教育模式、社会舆论氛围和自身意识,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创业教育在现代社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各国的专家们也将对创业教育的研究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将勤工助学和创业教育融合起来,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突破高校勤工助学的瓶颈,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意义。本文尝试从创建勤工助学创业教育功能、转换对待勤工助学的观念、加强相关政策与硬件设施的建设等几个途径对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勤工助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