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本文从大学生身体消费切入,从消费文化、全球资本、大众传媒和白领示范等四个方面剖析了身体消费的社会建构性,呼吁大众传媒、学校教育以及大学生自身警醒当代消费文化的缺失, 自觉从“美丽的陷阱”中突围。  相似文献   

2.
身体消费成为彰显符号消费的典型消费方式。身体消费的流行循着“生产—传播—认同”路径。其运作过程内隐着商品符号和身体符号的双重符号逻辑。大学生热衷身体消费,是认同危机与追求自我、消费主义和大众传媒共同影响下的产物。过于追求身体消费,导致了虚假需要与过度消费、区隔再生与身份成层、身体异化与内心空虚。教育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解构符号消费逻辑,重建合理消费意义;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消解不良消费倾向;减缓认同焦虑,促进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3.
"消费至上"的信条冲击着传统价值观念,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中国社会在文化上已不是从前那样一个同质性与整体性社会,中国文化结构正在走向多元性和异质性,消费文化从多方面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本文探究了消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  相似文献   

4.
芭比娃娃,是美国20世纪末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图标。与此同时,她也是消费社会中一个流行文化范本。本文拟从消费社会的角度对芭比娃娃所体现出的消费文化,消费观以及消费文化中的身体文化做以分析及探索。  相似文献   

5.
消费文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商品生产的日益丰富以及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中国开始步人消费社会,消费主义文化思潮渐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尚时尚,炫耀性与符号性消费成了消费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了解大学生的身体消费情况,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商洛学院1000名在校大学生的身体消费水平、结构、方式、动机和影响因素等身体消费指标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消费存在整体水平较高,个体差异明显,消费需求多元,消费结构升级等特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身体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身体消费习惯,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层面来讲,也应该为大学生身体消费创造良好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7.
广告作为社会最为常见的大众传播媒介,表面上来看是推销商品,但实际上并不直接推销商品,它以给人信息的面孔,为人们提供时尚、高雅、成功的物质生活标准。其对消费文化的表征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借助美学与大众传媒手段凸显商品的交换价值使商品符号化,把商品与互不相干的意义嫁接起来,从而达到表征消费文化的目的。二是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反复叙述,让被符号化的商品与现实作对比,从而形成了消费的参照系统,玩潜移默化的手段对人们的消费心理施加影响。三是盗用其他文化资源,通过拼贴复制,把其获得商业利润与传播物欲症、消费文化的目的隐藏至深,使大众落入消费主义的陷阱中。  相似文献   

8.
陈雯  陈爱华 《江苏高教》2023,(1):98-102
审美消费是将美感获取作为主要诉求的一种消费样态。大学生是审美消费的先锋,其审美消费主要集中在身体消费、网络景观消费领域。当前,大学生的审美消费遭遇消费异化的伦理图景,即异化为炫耀性的符号消费、奢侈性消费、享乐性消费、低俗化的感官消费等,并导致严重的负面后果。大众传媒、广告和时尚工业的运作,大学生审美素养欠缺和消费价值观错位是大学生审美消费异化的主要成因。为了超越审美消费的伦理困境,应从以下方面努力:第一,突出审美教育的精神价值,实现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提质增效。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审美消费,加强消费伦理教育。第三,探寻生活美学,呼唤优雅消费,引导大学生在审美消费中迈向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存在娱乐性消费多于发展性消费,以及非理性和盲目性消费、低层次消费现象等误区.要重视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精神文化消费理念,养成良好的精神文化消费习惯;要努力为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杂志、手机网络和触摸媒体等"新媒介"的兴起与发展,大学生中呈现出网络文化消费经常化、需求多元化和消费娱乐化等网络文化消费误区。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合理利用网络和提高文化鉴赏能力等方面进行合理引导,对促进其健康成长,显然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现代消费的"文化性"突出表现为象征消费的普遍化、消费操纵日益明显以及消费成为身份区分和认同的一个独立因素.因此,消费文化与人的消费的关系从消费者主权转向生产者主权,而生产者主权毋宁说代表了整个资本对消费的控制欲望,形成了基于经济资本驱动下的对消费的文化控制--文化权力.现代消费中存在多层次的文化权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蒋学杰  祝坤 《文教资料》2012,(20):72-74
大众文化是商品经济时代的文化特征,凸显了整个社会文化的转型,是社会变迁的文化表达。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表征,城市生活体现出明显的消费社会特征。消费社会及其变迁对大学生的文化影响日渐深入。受不良消费文化的影响,过于关注消费容易使大学生忽视精神领域的追求。在这种新形势下,必须寻找、保障、张扬社会核心价值的消费文化,避免消费社会对大学生的不良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与国之间文化冲突与博弈愈演愈烈。我国大学生的"文化消费"行为受到西方的一些文化思潮的冲击和侵袭,其文化消费水平与消费层次受到制约,文化消费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本文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采用SPSS软件对影响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导大学生合理健康文化消费的建议策略,对于培育高校大学生合理的文化消费观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消费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价值观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对两所高校大学生消费情况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消费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以先进文化引领高校健康消费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消费文化可以对整个社会的消费文化产生影响.加强大学生消费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有利于提高消费文化的示范性,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当前,大学生消费文化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依附于家庭超前消费,消费审美存在认识误区,消费诚信意识令人担忧.在大学生消费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实施策略上,就要贯彻人本理念,多种形式并举,加强消费文化教育;就要重视感恩教育,深化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6.
研究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高度重视的话题.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群体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月消费高且超前消费,但文化消费比重较低;注重实用性,但缺乏自主性和自我约束力;高年级学生和...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共同作用下,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形成了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在消费文化已深入影响大学生生活方式的背景下,高校德育应主动关注大学生消费文化存在的问题,了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准则,探寻产生问题的根源,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大学生消费文化进行导向,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培养理智的消费行为,使他们的生活走向良性轨道,实现对大学生消费文化导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校园文化消费的主体是大学生,当前大学生校园文化消费现状不容乐观,表现为:消费的认知与行动间存在矛盾,消费倾向于网络化和高科技化,消费层次不高且浪费严重。改进大学生校园文化消费的措施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产品质量以及服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引导校园文化消费,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消费环境;引导大学生规范文化消费行为,提高文化消费质量。  相似文献   

19.
托妮·莫瑞森作品多处描写了一战后到六七十年代美国黑人独特的消费文化现象。鲍德里亚有关消费文化的理论可以很好地解读莫瑞森作品中与消费文化密切相关的几个方面,即饮食、穿着、娱乐休闲、品牌以及身体消费,分析"大众消费模式"所带来的美国黑人消费价值观和道德伦理观的转变,并借此探讨消费对于黑人的符号价值意义和颠覆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消费的主体是大学生,当前大学生校园文化消费现状不容乐观,表现为:消费的认知与行动间存在矛盾,消费倾向于网络化和高科技化,消费层次不高且浪费严重。改进大学生校园文化消费的措施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产品质量以及服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引导校园文化消费,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消费环境;引导大学生规范文化消费行为,提高文化消费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