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排名&数据     
教育部部长周济: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 毛入学率40%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达2000万 人,毛入学率达到了19%。10月15日,教育 部部长周济在2005年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上发 表主题演讲时表示,我国还将继续推进高等 教育大众化,到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 率达到40%的目标。 周济部长说,到2000年,我国基本上 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 文盲的目标。到2004年,93.6%的人口地 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下 降到4%以下。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发展 阶段。1998年到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全日 制招生数从108万人增长到447万人,目前 中国高等教育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2000万 人,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19%,进入了国际 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我国现已建立了一 个基本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世界上最 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在校 学生人数达到了2.5亿人,教师达到了1300 万人。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在",年中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减缓升学压力,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我国的高教大众化战略应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一,要有切实的经费保障首先,政府应保证资金的切实投入..科教兴国'的战略必须有配套的物质保障.目前,美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平均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其中,,*用于高等教育),而我国的财…  相似文献   

3.
2005年12月底,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做客新华网,就教育改革、近期教育热点问题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有5000多人次参与了本次交流,其中主要涉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3个方面。本刊撷取基础教育的内容,整理出七大热点,供读者朋友参考。王旭明认为,中国教育改革进行了许多年,虽然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总体来说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为中国是一个有着13.2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全国学生人数3.2亿,学校总数68万所,教育规模为世界之最。在这样一个教育大国里,目前已实现了两个最伟大的跨越:一是我国在85%以上的人口和地区,基本上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上扫除了文盲。二是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9%以上,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是确保大众化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审视与分析国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 主要的质量保障机制的特征, 无疑对于我们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教大众化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中之重,"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九"人口覆盖率接近100%,未来五年内国家财政将新增义务教育经费2182亿元。这在确保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也为提高教师工资水平,改革教师工资制  相似文献   

6.
六、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国运兴衰,系之教育。改革开放使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最好的历史发展时期,为各行各业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和上千万的专门人才。20年来,各类教育事业形成了新的发展规模。1997年,全国65%人口的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超过1000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850万人,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为608万人,20年来共培养研究生和本专科毕业生1500万人,初步形成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目前,我国受教育人口高达3.且亿。七、科学技术加速讲步科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  相似文献   

7.
国外高教大众化及其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等教育趋向大众化,这是世界高教发展的共同特征。国外高教大众化过程中取得不少的宝贵经验,1、高教大众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2、高教大众化的途径和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多途径;3、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共同发展。然而高教大众化的过程中也有深刻的教训:1、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的矛盾;2、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问题;3、高等教育发展与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校扩招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问题的关注,已不限于教育界,对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更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中的热点和重点。只有建立在一定规模上的高等教育质量才具有社会意义。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教育经费的投入是基础,教育体制改革是关键,完善科学合理的社会网络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是重要保证。一、完善国家、社会、个人合理分担教育成本机制及经费运行机制是基础解决制约高校扩招的资金瓶颈问题,提高高等教育经费总量,为提高扩招中的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关键在于构建和完善高教经费管理、运行机制以及高教成本分担机制,这…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中国教育结构发展趋势据《文汇报》报道,国内近百名专家经过3年多的努力,完成了“21世纪中国教育结构研究”。课题主持人郝克明研究员描绘了新世纪我国教育结构发展的总体趋势。高教进入“大众化”阶段在巩固普及并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基础上,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规模将有较大的扩展。到2005年,我国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将从1999年的10.5%提高到15%左右,即进入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阶段。这一阶段是一个逐步发展而不是迅速膨胀的过程。作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研究生教育培养…  相似文献   

10.
采用科学方法对教育规模进行预测,有助于为教育发展的目标制定、教育结构优化和教育资源配置提供参考。该研究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人口、经济、科技因素与教育系统之间的作用关系,对中国“十四五”时期各级各类教育规模进行预测,发现:学前教育适龄人口在2021年后,逐年降低,预计到2025年,中国在园幼儿数不足4400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数将在2024年开始下降,2025年为14415万人;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基本稳定,在校生(不含技工学校)达到4085万人;高等教育规模稳步上升,2025年在校生达到3930万人,其中,在校研究生数(不含非全日制)达到349万人。教育主管部门应将规模变化作为学前教育普惠普及、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契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就我国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成人高等学校教育发展情况,公布了199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公报指出,一年来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73%,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通过验收的县(市、区)总数达到2242个,9个省市已按要求实现”普九”。1998年全国共有小学60.96万所,在校生13953.80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93%,小学五年巩固率为90.50%。全国初中学校6.54万所,在校生5449.73万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89.3%。初  相似文献   

12.
高明 《高教探索》2001,(2):80-84
广东省高教学会“广东高教大众化 :问题与对策”学术年会于 4月 1 7日— 1 9日在肇庆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教育理论、经济理论、系统论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共 1 40人。会议分三个专题 :国际高教大众化的理论与经验、大学书记校长论坛、广东高教大众化的问题与对策。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泰岭、李小鲁出席会议并介绍了广东高教的现状和发展情况。一、会议共识1 .高教大众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广东为什么要加快实现高教大众化 ?首先 ,在于经济发展的推动。研究表明 :当人均GDP低于1 0 0 0美元时 ,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在 1 5 %以下 ;…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异化现象及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异化表现为教育性质、教育组织、教育目的、人际关系和大学精神的异化.异化的实质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深刻、不完善.消解高等教育的异化应该坚持科学理性的高教发展意识,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外高教大众化及其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等教育趋向大众化,这是世界高效教发展的共同特征。国外高教大众化过程中取得不少的宝贵经验,1、高教大众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2、高教大众化的途径和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多途径;3、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共同发展。然而高教大众化的过程中也有深刻的教训:1、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的矛盾;2、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问题;3、高等教育发展与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159.7万人,大大超过1998年108万人的招生规模.2000年普通高校招生220.6万人,继2002年突破300万大关后,2003年达到382.2万人.按照美国著名高等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某年大学在校生人数与18~22周岁人口的比率)在15%以下为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教育阶段;超过50%为普及化教育阶段.到2003年,我国普通高校毛入学率达到17%,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  相似文献   

16.
投入“十五”期间,省财政对基础教育投入超110亿,主要包括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欠债20.3亿元;“两免一补”专项补助资金19.82亿元;中小学布局调整18多亿元;山区老区小学改造9.55亿元;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经费32.4亿元;2002至2004年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普通高中发展3亿元等。“普九”“十五”期间,我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得到全面加强。2005年,全省义务教育学校25246所,比2000年减少2795所;招生人数327万人,比2000年增加28.4万人;在校生人数1530万人,比2000年增加211万人。2001年至2005年,全省小学五年保留率一直保持100%,初中三…  相似文献   

17.
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斯里兰卡)是一个有1500多万人口的岛国。早在1945年,政府就对全民实行义务教育。1986年,政府用于全民教育的经费占国民总预算的7.7%,其中,普通教育经费占6.1%,高等教育经费占1.6%。 斯里兰卡的高等教育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二三年制的专科教育,获得普通学士学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人们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日益增强。为此,国家已采取措施顺应时代发展,其中近几年的扩招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1997年中国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约有本专科学生589万人,约占18-22岁适龄人口的7.6%,若按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重新修订的新口径计算,高等教育在校生约为785万人,占适龄人口的9.1%。1980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28.12万人,1998年招生规模为108.36万人。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成为当年的教育热门话题,在全国范围内的‘扩招”,使得当年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实际招生280万人,高等教育入学率也一下上升到10.5%,相对于1998年来比,在1998年的基础上扩大了约44%。  相似文献   

19.
自1999年起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到2002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共招生620万人,各类高校在校学生已达1600万人,比1998年增加约820万人。有人说,大学生太多了。对此,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分析说:“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不能说大学生‘太多了’!”我国近13亿人口,有1300多万在校大学生,仅占人口的1%;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2002年为15%,只是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级阶段;2001年我国每10万人口中,高等学校的在校生为931人;15岁以上就业人口中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龄为8年。上述这些比例和数字,不仅与发达国家差距…  相似文献   

20.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30多年的努力,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已取得了一定成绩和发展,在全世界九大人口大国的发展中国家中,中国是唯一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国家。义务教育的发展极大的促进农村的发展,但在部分农村学校和西部偏远山村,由于经济落后,政府在教育方面投入资金有限,公用经费严重不足,许多学校应试色彩浓厚,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发展不平衡等众多问题。作为拥有九亿农民的超级大国,我国农村的发展至关重要。想要农村发展,教育必须先行。而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是检验一个国家教育水平最直观的标准。因此,我们必须把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上议事日程,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推动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保证我国教育事业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