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的自述     
王益 《出版史料》2004,(1):48-52
1933年,我没满16岁,在无锡县立初级中学读初三。那时离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文已有14年,我们的语文课(那时叫国文课)还尽教些《古文观止》上的东西,引起了同学的不满。有些同学怂恿我向老师作些表示,让我在上课时提出质问:“什么是‘时代’?什么是‘潮流’?”我傻里傻气地照办了。老  相似文献   

2.
张芹 《新闻实践》2001,(10):33-35
有人断言:“未来的人们,或许将不再渴望‘独家新闻’”因为“我有‘我的报纸’,‘我的电视’,完全个性化的内容设置,切合个人的需要,对我本人来说,这难道不是真正的‘独家新闻’吗?”“网络时代的受众人人都拥有‘独家新闻’”显然,这里的所谓“独家新闻”是“个人化新闻” 那么,到底什么是独家新闻?独家新闻对新闻媒体、对记者编辑、对新闻接收者,意味着什么? 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解释说:独家  相似文献   

3.
从军营转业到地方,在银行工作一年多时间,我在中央、省、地级新闻单位、学术刊物上共发表新闻及论文二百六十余篇。有人间我的,‘诀窍’,我说:重在抓‘四点’。 一是抓‘热点’。我们的社会是一个调整发展的社会。每个时期都有大家所关心的‘热点’。作为通讯员就应依靠自己的新闻敏感,将这些‘热点’大胆而谨慎地反映出来。去年春节后,我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黄冈的民间借贷比较盛行。此现象是好是坏?如何引导、解决?令大众注目。针对这一情况,我用辩证的观点,用褒贬兼而有之的写作方法,将人们所关注的民间借贷的危害、原因、解决方法等用大量的事实披露出来。这篇文章发出第三天,就被《黄冈日报》头版刊登,接着《经济日报》、《湖北农民报》、《经济与金融》等报刊相继刊用,引起  相似文献   

4.
“我在编辑岗位上实行‘编学研写’四位一体的工作方式,运行近三十年,不但于事业有大益,也给自己带来大悦。既然走出了自己的路,我便无意变更,愿意走到底。”  相似文献   

5.
一次谈到婚姻问题时,宋庆龄语重心长地说:"由于孙先生的地位和在国内外的影响,我不打算再婚。你和我不同,为什么不打破‘从一而终’的旧传统观念的束缚……鲁迅先生临终前不也是要你忘记他,管自己的生活吗?"具有浓烈叛逆色彩的许广平,在这一点上她毕竟没有打破。答案只有一个:她对鲁迅先生的爱是刻骨铭心的。  相似文献   

6.
读书     
我先有感觉后有思考,这本是人类共同的命运.但这一点我比别人体会得更深.我不知道五六岁以前都作了些什么,也不知道是怎样学会阅读的,我只记得我最初读过的书,以及这些书对我的影响:我连续不断地记录下对自己的认识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相似文献   

7.
我与juve.net     
我原来是个很孤独的JUVETINO(意大利语中尤文球迷的统称),因为总是被米兰、罗马等对立球队的球迷所包围,自己显得很孤立。但自从接触到尤文球网以后,我的生活开始有了改变。从足球中,从这个论坛中,我学到了很多,懂得了很多。  相似文献   

8.
我从进入新闻工作岗位之时,便天天写日记了。那是1952年9月,17岁的我成天像着了迷似地不断看书,不断地写笔记,吸取各种知识,来充实自己,为新闻工作打些基础。我写日记是读了《鲁迅选集》后,学习先生,天天记,有事多记,无事少记,有感而发,把心里话流入文字。写日记好处很多,至少有三条:一、记下了自己前进道路上的足迹;二、记下了自己新闻工作生涯中难忘的人和事;三、记下了自己锻炼意志的决心。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坚持写日记。在高兴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我有个怪癖,看到自己认为优秀的文章或书刊。总不愿“独吞”,往往拍案而起,匆匆迈出书屋,极力向友人推荐,与人同乐、同受用。学生时代我便醉心于新闻,但苦于没“师傅”,自个儿“摸着石头过河”好几年。早就渴望能有个写新闻的朋友聚聚聊聊。可茫茫人海,哪个是朋友呢?自己摸着石头渡过的惊喜,河水冰冷刺骨的感受,向谁吐诉呢?  相似文献   

10.
《新闻前哨》2004,(8):35-35
J伙J伙j性J飞J场J伙J伙J伙J乃J件夕本刊讯《乐作壁上观—周对葵经济观察文选》近日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在自序中说:“旁观者清。有距离,便于审视。摆脱现实羁绊,才能凝神洞察未来。或许是作记者、作壁上观、作纸上谈有着许多思想的便利,20年来,我思想而收获了些果实。我‘察细微·呐喊’,我‘析趋势·喝彩’,我‘驳怪象·发问’,也就有了些自鸣得意的思想。于是乎就有了这本《乐作壁上观》。”《乐作壁上观》出版  相似文献   

11.
自己的田野     
漠北 《湖北档案》2014,(7):33-33
正在都市里居住的太久了,满眼的车水马龙,紧凑的钢筋水泥,随着日出日落,亦步亦趋地打发周而复始、枯燥乏味的生活,心下便有了些烦闷,有了些焦躁和不安,更多的,是有了期盼一方属于自己的水土,可以由着自己的性情和愿望营造四季的渴望。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想法变得愈发强烈起来。在我想象的空间里,这方水土不需要很大,百十平米就足以让我的思想自由地在这里来往驰骋。在这方土地上,四分之一用来种植花卉,四分之一可以辟为菜园,四分之一打造精巧的微观山水,余下的空间,当然是闲暇时阅读、博弈和休憩的地方。这里的周边,应该有山有水,有小桥人家。  相似文献   

12.
艾丰好直言。谈到自己从《经济日报》总编辑岗位上退下来后的人生盘算也是如此:“我最近看了一个电视节目,有一位先生说,在现代社会,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磕碰的话,一个人应该能够活到一百二十岁。一百二十岁,分为两段,前六十年是一段,后六十年又是一段。我现在后六十年刚刚开始,是两岁。这后六十年,我的原则是开拓一个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新的方式一言以蔽之,就是自己支配自己,做自己想干的事。体操比赛不是有两种动作吗?新闻报道也曾有过‘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说法。前六十年不管如何大体都是‘规定动作’,读书,…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我断断续续地向报刊投稿,在《新疆日报》、《新疆支部生活》、《乌鲁木齐晚报》发表言论160多篇。这些文章都很短,一般是五六百字,短的只有二三百字,姑且叫它“小言论”。我写的小言论数量不多,质量也不高,但由于没有用过笔名,日久了,也就引起常看报刊的熟悉的或陌生的朋友们的关注。有的朋友关心地问:你怎么尽写些“豆腐干”文章去填报屁股,何不弄几篇分量重的大块文章呢?我只得如实回答:我没有时间写,更没有写作大文章的水平。从我业余写作的实际出发,写“豆腐干”文章兴许还是自己的一点长处。我是怎样写起小言论来的呢?这要从我的工作岗位和年龄谈起。我年轻时酷爱读文学作品,步入中  相似文献   

14.
艾丰好直言。谈到自己从《经 济日报》总编辑岗位上退下来后的人生盘算也是如此:“我最近看了一个电视节目,有一位先生说,在现代社会,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磕碰的话,一个人应该能够活到120岁。120岁,分为两段,前60年是一段,后60年又是一段。我现在后60年刚刚开始。这后60年,我想开拓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一言以蔽之,就是自己支配自己,干自己想干的事。体操比赛不是有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吗?新闻报道也有‘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前60年大体都是‘规定动作’,读书,找工作,评职称,争取当个什么职…  相似文献   

15.
进入乙亥年以来.陈爱美似乎交了大这.春风得意;佳音频传。先是论文在全省、全国获奖,继而破格晋升副高职称.去年获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银奖.今年又荣登全国“新闻百佳”,而且是全国地方电视单位唯她一人入选.着实不易。因此,我便打电话和她约时间采访。因为彼此较熟,陈爱美快人快语:‘“写可以.不过得实在些。过去有位记者写我时说‘陈爱美多么想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这不就是说我把自己摆在不普通的位置上!其实我根本就没说这句话。”我说,“咱不吹,就写写你的平常事,家常事。”一个炎热的下午.我如约赶到她家。…  相似文献   

16.
<正>前几天,一个朋友送给我一张高尔夫天王老虎(泰格·伍兹)比赛的球票,我激动了半天,毕竟是全球一流的高尔夫高手,他有无数的粉丝"不离不弃"地跟着他周游世界,我也做梦当过他的球童伴随左右,但只是黄粱一梦,我经常告诫自己,要现实一点,现实地实现梦想的办法,就是在电视上看他  相似文献   

17.
前些时,某报以评论文章等形式刊出一个“广告专版”,其中一篇署名文章鼓吹“五星啤酒”给他带来创作上的好处:“我和五星啤酒再也分不开,每晚‘爬格子’感到倦怠疲惫时便饮上几杯提神。说来也真神了,喝了‘五星’之后铺笺对纸,只觉思路开阔,文如泉涌。文章一篇又一篇,小说、散文、诗歌接二连三出笼……朋友们请教我写作的‘秘诀’,我要客观又自豪地说:‘五星啤酒是我的第二支笔’!”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也是一名新闻和文学写作爱好者。在军营生活中,我们渴望知识,希望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但是由于军营生活较单纯,接触社会较少,我的写作水平一直没有明显提高。当兵以前,我就爱写稿,报刊曾经发表过我的一些文章。所以我渴望冲出自己狭小的生活圈,创造一个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9.
我与速写     
1987年我访问西藏归来,抱着试探的心情,给《人民日报》文艺部寄去几幅拉萨的速写,没想到在同年12月4日的《大地》美术专页上,发表了我的一幅西藏大昭寺的速写。我的作品竟然能登堂入室,真叫人兴奋不已。编者在“来自生活的速写”栏目下,写了一段短文,指出:“速写是画家深入实际、直面生活的记录;是画家训练观察能力、积累素材的手段;也是画家与人民的思想感情互相沟通的彩练。”其实,画画不是我的本职工作,我也并非一名专业画家,这只不过是我的一个业余爱好而已。但自己长期从事出版工作,也并非没有一点因缘的关系,这些年我画过山山水水自然风光的速写聊以自娱,也结  相似文献   

20.
新闻报道最忌讳的是失实。为了防止报道失实,我给自己定下了‘三不写’。这就是: 道听适说的不写。当然,新闻来源并不排斥道听途说,但邪只是线索,要调查印证后方可动笔。去年八月,布尔津城镇到处都在传说:一个外号叫‘猪八戒’的穷光蛋变成了万元户。他是怎样成为万元户的呢?众说不一。为了揭开这个谜,我曾多次找他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