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向纵深发展,广大教师急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为依托,强调知情统一的教学目的观、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表现在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评价的改变等内容上。一、人本主义理论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将教师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  相似文献   

2.
罗杰斯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理论,在当代心理咨询和发展史上享有特别的声誉。而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也涉及到了诸多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教育目标、学习观、教学观中。本主以此反思我国的数学教育该理论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策略,如情境性教学、区别化教学等等。  相似文献   

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为依托的,知情统一的教学目的观,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这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要点。这些理论观点对我国教育改革中的教师的传统角色具有挑战性,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师角色的新定位,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结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的教师作为促进者的角色定位,重塑教师角色。  相似文献   

4.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人为中心,主张培养完整的人。罗杰斯在他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中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实践经验。本文通过对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的分析,探讨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新的思路、内容、方法以及渠道,以期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人本主义的教育改革理论包括教育目标观、"意义学习"的学习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探讨人本主义的教育改革理论,对当前我国高师数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教育目标应该是发展人的潜能,认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是自我实现,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和非指导性教学。这些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梁志文 《考试周刊》2008,(6):117-118
我国法学教育改革和方法论的创新很少运用教育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作为重要的教育理论,对法学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法学教学中,应该坚持学生为中心,做好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进行创新,建立符合我国法学教育现实的教学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在教育教学领域形成的独具风格的教学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五六十年代美国兴起的心理学流派,该学习理论从全人的教育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学习者以往的经验及潜能的发挥。人本主义强调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等相关理论观点对当今教育教学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进一步发展教育、培养学生提供了新的理论观念和视角。我国当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一定程度上也借鉴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然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产生的独特社会历史背景决定了它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在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引入我国学校教育中的同时,也应考虑其在我国特殊教育情境下的适切性。  相似文献   

10.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提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最终达成培养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的教育目标。人本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对当前我国数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汉中期 ,董仲舒在批判地继承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基础上 ,阐述了自己对人性的认识 :性未善 ;教而后善 ;性三品之分 ;义重于利。他的人性论观点是对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综合 ,它的提出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对后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孟子的论辩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历来以“好辩”、“善辩”著称。论辩与战争有某种相似之处,也有战略、战术的问题。孟子“善辩”并不只是具体的战术问题,更是宏观的战略问题。孟子论辩与兵家论兵有许多相似之处。他强调以“仁义”为核心的道义原则的绝对意义,主张“养气”、“知言”的心战理论,注意有针对性地策划战术和积极主动地把握战机。  相似文献   

13.
先秦诸子散文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见梁惠王》、《逍遥游》是先秦散文中的名篇,曾选入多种中学语文教材。《寡人之于国也》与《孟子见梁惠王》主要阐述儒家的王道思想,《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文中论述了关于绝对自由的观念。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积淀,蒙学教育、蒙学教材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以《史籀篇》、《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为代表的周秦教材,以《急就篇》为代表的汉代教材,相传相袭,发展至唐代,蒙学教材不断完善,基本趋于成熟。到了宋代,蒙学教育流行于民间,几乎成为人们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随之出现了一大批语文教科书的雏形——《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蒙童训》、《十七史蒙求》、《训蒙诗》、《名物求蒙》等重要蒙学教材。到了明清,教材内容更趋完善,分科教材的出现,教授方法的规定,是这时蒙学教育、蒙学教材成熟的重要标志。探讨我国蒙学教材及其历史发展的轨迹,总结其历史意义和实践意义,对我们今天普及中小学义务救育,编纂中小学教材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的著作,封建时代被列为十三经之一。中学教材经常选用《孟子》中的篇章,对于学生学习古文与传统思想十分有益。教材中的注释,有些不够准确,现在做些辨证工作,供教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疏证赵注《孟子》,既求真务实,又广博精审,乃"新疏家模范作品"。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仍有门户之见、曲护赵注、繁琐重复、错疏误注之缺失。  相似文献   

17.
孔孟之道最基本的东西是民本主义.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及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孟子则旗帜鲜明地指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孔孟的这种民本主义思想并没有被历代儒家所继承,但孔孟的许多光辉思想和宝贵品质却极大地影响着他们.  相似文献   

18.
为增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创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训练中心的规划与可行性分析"课题组对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500多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情况的反馈、实效评价、意见偏好等,为独立学院进一步深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道德存在“私德”和“公德”两种道德倾向,这与孟子、荀子“礼”思想的差异有着内在必然的联系。孟子的“礼”强调个人内在修为,追求由内及外的道德指标,带有明显的“私德”倾向。荀子之“礼”多注重以社会群体为单位、以公共关系为视角的外塑原则,带有明显的“公德”倾向。以孟、荀“礼”思想的差异为出发点来探讨其与中国传统道德的联系,无疑是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孟子作为先秦时代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文学理论家,他提出的许多观点都是十分有借鉴意义的,在“以意逆志”说中就蕴含着深厚的哲学道理。学习的过程不是单向的,而是循环往复的,应该从文本的阅读意义中,重新阐释“以意逆志”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