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著名小提琴教育家玲木镇一在与孩子的接触中发现,父母教育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因为父母总是用最欣赏最得意的目光关注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滴进步,即使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再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这个事例告诉我们,成功的教育是从赏识开始的。把赏识教育运用到班级管理中,也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个极具启示的事例: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教育家玲木镇一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发现,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因为父母总是用最欣赏最得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结果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赏识教育是一种成功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谈到赏识教育,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赏识你的孩子》一书的作者周弘。周弘不幸生了一个聋哑女儿,但他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领悟到了教育和生命之间不可分割的真谛。他认为应该从生命的角度来看待孩子,激发孩子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的不懈追求。因此,周弘通过赏识教育,把女儿从一名哑女培养成"神童",并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成为中国第一位聋哑大学生。周弘说,家长们应该都是赏识教育的专家。  相似文献   

4.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这是一位父亲总结出来的教育心得。这位父亲名叫周弘,他的女儿周婷婷幼时又聋又哑。但是,在周弘的“赏识——成功”教育下,加上老师和众多热心人的帮助,周婷婷不仅能听会说,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各种潜能,享受了更多的人生幸福和成就感。1993年她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后来又成为一名残疾少年大学生。据悉,在周弘的“赏识——成功”教育下,上百名被认为是“差生”的孩子转变为好学生。奥秘在哪里呢? 周弘说:“小孩子学说话,不论说得多含糊,父母都报  相似文献   

5.
有人做过这样的调查:孩子在哪个成长阶段进步最大.结果发现是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走路时.总是用最欣赏的眼光关注自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迟语”,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表扬自己的孩子,最后小孩全部都学会了走路、说话。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我去南京了解“赏识一成功”教育的情况,并专门采访了这一教育思想的发起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一成功教育研究室主任周弘先生。记者:“赏识一成功”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吗?周弘:“赏识一成功”教育既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最古老的教育。说它古老,是因为我们所有的家长在教孩子说话大路时都用过这个方法,只不过后来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把它抛弃了。说它是耳目一新的教育,是因为我们给它注入了新的内涵。记者:赏识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周弘:赏识教育是把孩子精神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  相似文献   

7.
正读了《生命如水哪一段不美》这本书后,我对周弘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敬意:一个普通的工人变成一个家庭教育专家,一个失聪的孩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才.周弘的不幸在于他的女儿聋哑.周弘的成功在于他不轻言放弃,而是细心地、耐心地观察、发现.赏识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坚持不懈地鼓励孩子前进,克服一切困难地前进,不断地为孩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加油,用自己的心让孩子"听"到了全世界最美丽的声音——父亲爱的呼唤.  相似文献   

8.
《家庭与家教》2002,(12):16
赏识教育,是著名的家庭教育实践者周弘在教育聋女周婷婷成长的过程中成功总结出的理论。它的核心思想是,家长应该将教婴儿学说话、学走路的耐心和信心延续到孩子的整个成长教育阶段。比起卡尔·威特及其后继者(如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父母)以高智商为目的的家教方案,赏识教育更注重加强对孩子情商的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家庭教育确实仍然是一处空白。空白的根源是,每一个家长都是免试家长,干什么都需要考试,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个极具启示的事例: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教育家玲木镇一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发现,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因为父母总是用最欣赏最得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好娃娃是夸出来的。给学生多点赞赏。多点宽容,就会使孩子多一份自信,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夸奖即赏识。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教育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等的总结。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取得成功。赏识教育是孩子不断取得成功的金钥匙。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领略到赏识教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吴朝霞 《教师》2011,(34):9-10
读完著名教育学家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思如泉涌,周老师情文并茂的论述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忽然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氧分,每个孩子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赏识是一种理解,是一种激励,是让孩子奋发图强、勇往直前、腾空起飞的翅膀。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周弘老师说:“父母都是教育家,捡回您遗忘的宝藏。”那么,从你自己身上挖掘出曾经拥有的宝藏,你的孩子就一定会有欢乐、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2.
自从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对其女儿进行赏识教育的成功案例被各大新闻媒体报道后,随之在中国出现了赏识教育的热潮.与之异名同质的"激励教育""尊重教育""夸奖教育"等也"粉墨登场",它们都认为好孩子、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提到赏识教育,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一味地夸奖、赏识。事实上,这是一种误区。赏识教育就是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是让父母孩子都学会跷起大拇指的教育;是化解孩子心结,让孩子心灵有个家的教育;是唤醒天下父母,让父母领取合格证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用赏识的目光看世界,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自己快乐并带给别人快乐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做人中人的教育;是呼唤善良,启迪智慧的教育;是让人学会感恩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面对正在埋头做作业的孩子,家长凑近轻轻地说上一句:“呀,这字写得真棒!”回报家长的一定是孩子更加认真刻苦地学习。对偶尔尝试叠被乐趣的女儿,家长热情地赞扬一句:“哟,女儿会替妈妈做事了。”随之而来的也许是家长意想不到的惊喜——女儿竟乘兴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这就是赞扬的妙用。清朝颜元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虽然每一个孩子的性格不尽相同,但他们对“赞赏”的渴望却是相似的。我国著名的赏识教育专家周弘先生说:“就精神生活而言,每个幼小的生命仿佛就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  相似文献   

15.
自从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对其女儿的赏识教育的成功案例被各大新闻媒体报道后,随之在中国出现了赏识教育的热潮。随后,与之名称不同但实质相似的激励教育、尊重教育、夸奖教育等也"粉墨登场",它们推崇好孩子、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这一浪潮的冲击下,我们教师不约而同地拿起了表扬这个简单而又有效的武器。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千百年来,都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在新课程改革面前,无论是社会、老师还是家长,都要改变观念,把表扬带给每一位学生。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大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赏识,抓住了孩子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家长对孩子随随便便地说出"行"或"可以",其实是在对孩子无限的宽恕与纵容,同时带来无限的隐患,而为人父母者适时说"不行",这不是强横、冷漠  相似文献   

17.
赏识在词典里的解释是:欣赏、赞赏,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著名的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教育”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所长、被誉为“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周弘用20年时间探索提出的。周弘运用赏识教育使自己的聋哑女儿周婷婷不仅开口说话,而且成为留美博士。赏识教育于是风靡全国乃至世界,改变了无数孩子和家庭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视角,一种模式,它与情境教育、和谐教育、愉快教育追求的规律是相同的,只是探索的视角不同。但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人人都说孩子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孩子小的是他的身体,不小的是他的心灵。他还说:“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嘲讽下有达尔文……”他提醒我们用赏识进行教育。周弘的赏识教育成功地将双耳失聪的女儿培养成才,他用事实告知我们:每个人的潜力都是巨大的,而开发巨大潜能的金钥匙就是自信心,一个老三界的高中生,教育的理念这么先进,让人惊喜,让人震撼。  相似文献   

19.
南京聋哑学校副校长周弘有个叫周婷的女儿因病致聋哑。这使得周弘—度伤心欲绝,但并没有放弃从小对周婷一系列训练。周婷6岁时不仅已开口说话,而且还能认一千多字,16岁就考上一所大学。周弘成功了,当人们问及周弘成功经验时,周弘给出的答案:赏识———成功。周弘现象促使人们思考:一个有残疾的儿童由于得到赏识教育尚且可以成材,更何况正常儿童呢?那么赏识教育对人到底能产生多大作用呢?有一个心理学家曾就这一课题对某班学生作过智力潜能测验:事先他故意圈定几个智力中下等的学生并把他们说成是很有培养潜能的学生,让班主任对他们进行重点…  相似文献   

20.
我是幸福的     
在我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个男孩小洋,是先天性脑瘫,因为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直到两岁他还不会讲话,连走路都很困难。父母为了给他治病,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还每天寸步不离地教他说话、走路。也许是父母的诚心感动了上苍,在他三岁的一天,小洋蹒跚着第一次走向了父母。在父母的精心照顾和教育下,小洋同其他孩子一样慢慢长大,开始上学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