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莉梅 《学周刊C版》2014,(8):234-235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就幼儿健康领域的发展明确提出既要重视幼儿的运动兴趣.又要在凸现幼儿活动主体性的基础上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这一观念的提出.向传统的体育活动模式发起了冲击。只有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的运动环境.幼儿才能获得健康的锻炼.为促进心理品质的提高打下基础.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并通过合作完成一项运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本文首先阐述了创设幼儿运动环境的原则.其次分析了打造幼儿运动环境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自主运动活动充分尊重并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创设幼儿自主活动区域时首先需要创设多元化环境,营造自主活动氛围;其次要投放适宜的运动材料,提高幼儿自主运动兴趣;再次要实行开放式策略,推动幼儿主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既要重视幼儿的运动兴趣,又要在凸显幼儿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运动活动中,如何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自主性以及运动能力的发展呢?将以投掷运动活动为例,通过对活动中投放的各种材料以及创设环境的探讨,浅谈运动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性培养。  相似文献   

4.
平衡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有利于幼儿良好情绪、意志品质和运动能力的培养。我们从现实的需要出发,立足幼儿园实际开展的课题研究活动,以平衡板这一自制的体育器械为抓手,开展了幼儿平衡活动的探索与研究。首先创设游戏环境,激发幼儿参与平衡活动的兴趣;其次选择适合的平衡板活动,有效指导,提高幼儿运动能力与品质;另外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在平衡板活动中,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更加阳光、自信、健康。  相似文献   

5.
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是当前幼儿园课程形成的主要方式。所谓“生成性运动”是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自主产生的运动。幼儿“生成性运动环境”是指能提供幼儿产生运动兴趣,引发幼儿自主探索,提高运动技能,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  相似文献   

6.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并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可见,创设良好的运动区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小班幼儿已能完成走、跑、跳、爬、钻、平衡等基本动作,手眼协调能力也有了较快的发展,此时,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户外运动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运动器材,吸引幼儿参与其中,鼓励和支持幼儿主动练习与体验,帮助小班幼儿获得运动经验,体验运动快乐,增强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7.
运动环境对于幼儿的发展和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为幼儿创设一个相对比较"灵动"的运动环境就显得极为迫切。为了达到最终的运动教学目的,在进行"灵动"环境创设的时候,一定要思考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幼儿园的实际办学情况;幼儿活动的空间和场地等。只有进行全方面的考虑,最终才能帮助幼儿实现更加健康且快乐的成长,本文也将对此展开浅析。  相似文献   

8.
体育情境教学是一种借助生活展现、音乐渲染、场地器械、角色扮演、语言动作等直观媒介,创设与体育教学活动相关的场景或氛围,将动作技能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幼儿体育游戏中,教师结合幼儿的特点,利用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幼儿在认知活动、身体活动、情感活动、语言活动上得到快乐的游戏享受。幼儿园体育教学情境创设应站在"幼儿发展,健康第一"的立场,重视情境创设对幼儿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发展运动潜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申娟 《考试周刊》2013,(25):193-193
为了使运动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更加积极有效,一要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互动兴趣;二要提供丰富材料,发展幼儿互动能力;三要运用多种方式,提高师幼互动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园进行了"幼儿积极体验式健康教育"的研究,提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创设润泽的健康教育环境,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积极体验锻炼的快乐,从而产生参加健康活动的兴趣与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成为具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区域性体育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园环境,因地制宜地创设不同的运动区域;根据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投放不同的运动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区域,自由选择玩伴,自由选择内容的一种体育活动形式。区域性体育活动能使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开心尽兴地运动,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彦  张青 《福建教育》2014,(10):33-34
目前,幼儿园在不同程度上均创设了户外环境,但很少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特点创设相应的运动区环境。近年来,我园一直关注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相继为中班及大班幼儿设置了适宜的运动区环境。之后,我们考虑在园中另辟场地,继续创设适合小班幼儿的运动区环境,并提供适宜的材料,让幼儿乐于自主参与体育锻炼,体验运动快乐,养成运动习惯,发展运动能力,为进入中大班运动区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3.
户外体育区域活动是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笔者在指导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通过"美"的吸引、"巧"的引导、"动"的交流和"护"的保障,使幼儿增长知识、开启心智、健康身心。一、创设"美"的活动场面"美"的活动场面不仅要有美学的特征,更要吸引幼儿的眼球,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我们根据本园的实际创设美的活动环境,实施互动教学。如创设"手眼协调区"  相似文献   

14.
叶紫雯 《成才之路》2014,(19):94-95
正区域活动深受幼儿喜爱,它在幼儿与材料、环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在于激发幼儿学习的内驱力——兴趣。因此,利用区域游戏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可以让幼儿在开放、自由的教育环境中快乐、自在、有效、主动地获得有意义的学习。一、创设环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班级环境的创设与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是紧密相关的。区域活动是有目  相似文献   

15.
刘晓燕 《成才之路》2022,(8):103-106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健康、丰富、生动的环境能开发幼儿的智力,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增强幼儿的想象力与创新力,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而区域活动能够构建立体化的育人环境,给幼儿提供多个活动主题,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探索,在生活化、趣味化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认知,积累经验.文章重点探究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策略:利用现有空间,开...  相似文献   

16.
周玮 《少年世界》2015,(4):30-31
幼儿园运动器械中的“一物多玩”是指教师为幼儿提供同一种运动材料或运动器械,鼓励幼儿通过材料组合、方位变换、合作游戏等方式,不断创新、丰富玩法,提高幼儿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的一种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耿卫芳 《快乐阅读》2013,(19):36-37
分区体育活动是幼儿晨间体育锻炼的新模式。创设丰富的分区体育活动环境,从材料投放、区域规划、标志设置、玩法创新等方面打造适宜的活动环境,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喜欢的区域、材料、玩伴,体验多元运动的快乐,得到多种运动体验,从而优化幼儿的运动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编者按:区域性体育活动是教师利用幼儿园的户外环境,因地制宜地创设若干运动区域,科学投放不同的运动材料,让幼儿自主参与锻炼,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的一种体育活动形式。尤其在学生体质22年连续下降的时代背景下,区域性体  相似文献   

19.
孙亚琴 《教师》2011,(9):62-63
幼儿时期是人的基本运动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积极开发、利用生活化运动器械开展体育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提高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增进幼儿的身体健康,还能增强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开发生活化运动器械、如何组织体育锻炼,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潘慧 《生活教育》2012,(14):89-90
快乐运动是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自然活动,促进幼儿在自然环境中轻松愉快的活动,在运动锻炼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发展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性格。以小班幼儿为例,可以根据小班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实施快乐运动为基点,从创设游戏化的运动情境,提供快乐运动的空间;选择感兴趣的材料,满足快乐运动的需求;运用游戏化的主题,搭建快乐运动的平台等方面探索开展小班快乐运动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