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学会分享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了家长的呵护,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为了能使幼儿的行为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教师应寻找原因,积极创设环境、树立榜样、创造机会,让家园互动起来帮助幼儿学会分享,感受快乐,让分享在幼儿心中扎根。  相似文献   

2.
宋新华 《师道》2011,(3):61-62
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父母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相似文献   

3.
正面对未来世界的挑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来培养下一代。这四种基本能力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是指要培养孩子在人际活动中与人合作,分享合作成果。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日新月异,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善于与人合作的品质。合作是幼儿日后生存和发展,适应和立足社会所必须的素质。一、"夹心蛋糕"策略的来源与内涵"夹心蛋糕"策略是由美国学者特蕾莎博士在整合学习模式中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整合学习模式强调全方位的学习,整体学习、立体学习、快乐学习、自然学习、创造性学习。它致力于帮助幼儿在群体中  相似文献   

4.
李瑞 《陕西教育》2011,(9):35-35
目前我国.幼儿园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从而养成了他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让给别人的行为。为了能使幼儿的行为适应社会的需要.作为幼儿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来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态,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文 《教师博览》2009,(9):36-38
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须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作为父母就没有尽到教育的职责。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众人照顾的对象,但为了让孩子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帮助孩子从小学会与人分享,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在开始阶段,我们以音乐活动中的分享为导入。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里娇生惯养 ,这就使得这些孩子养成了许多不好的习惯。如穿好的、吃好的、爱抢尖、不容易和小朋友相处、说一不二、过份的依赖别人等。这些不良习惯使得他们很难适应将来复杂的社会生活 ,因此必须重视培养独生子女独立自主地适应社会 ,不依赖别人 ,具有顽强的生活能力 ,其中重要的问题是培养那种不仅自己能顽强地生活 ,而且具有能和别人通力合作并懂得关心、帮助他人的孩子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重视对独生子女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一、培养儿童学会友好相处、学会合作独生子女在家没有年龄相仿的兄弟姐妹…  相似文献   

8.
蔡璐焱 《考试周刊》2011,(6):232-233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是儿童成长为社会人必须面临的众多规则适应中最初的适应。规则是保证幼儿愉快生活、交往、学习的前提。文章主要阐述了培养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规则的几个方面:让孩子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发挥主人翁作用,促进规则的完整性;帮助幼儿学习自我约束,赋予幼儿权力制约违规,抓住机会进行规则训练:帮助幼儿认识到后果.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相似文献   

9.
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是中职校的孩子精神生活空虚无聊,借着游戏、网络打发青春的光阴,物质生活的无忧也不能令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为什么孩子们没有幸福感,如何让每一个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都需要反思的课题。作为班主任,工作在第一线的德育工作者,需力求在班级群体中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帮助孩子寻找和体验幸福,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不少孩子时间观念淡薄,不懂得珍惜时间.家长也经常反映每天来园前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影响家长上班.教师除了要帮助幼儿学会学习,更应该让他们学会如何生活,如何适应社会,为幼儿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须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作为父母就没能尽到教育的职责。道德不靠教导英国中小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而称"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称"社会化过  相似文献   

12.
其实,我们让孩子进入学校学习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通过学习各种类型的知识来提升他们自身的能力,慢慢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展他们的视野,锻炼他们的思维和归正他们的行为,以适应以后的社会生活。语文的学习作为各科学习的基础,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为他们运用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让孩子在早期阶段就心存感恩,对他未来性格的形成与人际交往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平时生活中,你可以采取一些小策略帮助孩子了解感恩、学会感恩。了解:为何要感恩?让孩子了解感恩的重要性是帮助他学会感恩的第一步。但切忌对年幼的孩子进行简单说教。你可以尝试一些容易让孩子理解的方式来引导他们。不妨和孩子一起讨论你可以在生活中引导孩子观察和讨论身边的人以及他们从事的职业,讨论他们是如何让  相似文献   

14.
孩子上完小班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没有养成呢?为了让孩子适应中班的生活和学习,暑假期间,家长不妨对照《幼儿园教育纲要》规定的小班幼儿生活卫生习惯教育内容和要求,检查孩子能做到哪些,还需要作哪些努力。这些要求是——一、在成人帮助下,逐步学会饭前、便后和手脏时洗手,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相似文献   

15.
自理简单而言就是需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照顾的生存技能。因为孩子的自理能力可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但是如今的社会中教师和家长的过多保护和帮助却阻碍了孩子的成长。所以教师和家长必须重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可以尽快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因此,就幼儿园学生自理技能的有效培养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6.
潘虹 《教育导刊》2010,(6):37-38
弱能儿童是指有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语言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和多重残疾等身心发展有缺陷的儿童.学龄前弱能儿童随班就读,在融洽、自然的环境下,帮助弱能儿童逐渐恢复自信,学会被同伴接纳的技巧和能力,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这也有利于正常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帮助弱者.  相似文献   

17.
幼儿阶段,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幼儿学会学习,培养他们不断学习、探索的态度和能力;帮助幼儿学会生活,培养他们积极适应社会的态度和能力等。那么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呢?我选择活动区游戏作为切入口。通过精心组织并指导幼儿开展活动区游戏,实实在在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我认为家长应当帮助孩子具备如下现代意识:自立意识。人本来就是自立的、主动的、可发展的个体。只有放手让孩子去做、去想、去努力,从小培养孩子不要依赖别人的意识,从小学会自理,学会自我保护、独立思考、随机应变,才能使孩子逐渐形成独立的观念,并以丰富的经验和坚强的意志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低年级智障孩子由于先天或后天大脑损伤,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存在明显困难,因此,对低年级智障孩子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儿歌是最富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以其语言活泼、节奏明快的特点使孩子们最易受到感染。儿歌可以形象有趣地帮助智障孩子认识事物、认识社会、适应生活,从而抒发智障孩子的情感,调节他们的情绪,使其感到愉悦。  相似文献   

20.
目前,幼儿园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都是四二一型的家庭,幼儿就成了他们照顾的唯一对象,从而养成幼儿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让与别人的行为。为了能使幼儿的行为适应社会需要,幼儿教师应积极和家长配合来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消退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