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承认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矛盾,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长而克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促进新事物的产生。在和合思想的影响下,教学生活中有望生成和合教学文化,它具有尊重差异性、相互融合性、追求整体性、动态生成性的特征。建构和合教学文化的主体是教学文化共同体,它包括教师文化共同体、学生文化共同体、师生合作文化共同体、教学管理文化共同体。要顺利建构和合教学文化共同体需要正确处理教学文化环境和教学文化主体之间的关系,需要改革控制性的教学管理方式,生成人文性的教学管理方式,也需要巧妙地采用共差发展的策略与合作建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王德书 《中国德育》2013,(11):60-61
自1987年做校长工作至今已达26年之久,让我情有独钟的文化是儒道共崇的"和合"思想文化,即在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汲取各事物  相似文献   

3.
和合文化是指在承认不同事物之间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点而克其缺点,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它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客观地承认不同,二是把不同的事物有机地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4.
建构中国自己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 ,一种可行的理论模式 ,是在中华和合文化酝酿下产生的和合主义。和合主义的四个理论支柱 :和平与发展、相互依存与合作、独立自主、国际和合体 ,均可在业已存在的四种理论流派中探根寻源。和合主义充满生命力和现实价值 ,其理论成形符合思想蠕动的规律 ,但在目前操作中还面临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5.
和合,是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元素和要素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各元素、要素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以和合思维方式把握不同的现实主体,并整合中国优秀生态道德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和合各种教学手段,才能够培育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的"现实的人"的生态人格。拥有生态人格的现实个体,能够尊重作为有机整体的自然,在把握人与自然和合的内在根基基础上,能够关爱自然和保护自然。  相似文献   

6.
《考试》2007,(Z1)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和而不同"的重要思想,其实质就是倡导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就是丰富和发展我国传统的"和合文化"。  相似文献   

7.
和合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具有融突和合、化解矛盾、张扬个性、创造新生之特征。因此以和合思想发展中国设计文化符合中国设计文化的发展背景、新发展观和发展规律。和合思想可以作为发展中国设计文化的方法论,以和合的时空结构思想来指导中国设计文化的发展,化解中国传统设计文化与现代设计文化、中国本土设计文化与全球设计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可以实现中西设计文化差异的协调与传统设计文化的现代转换,为中国设计文化的发展作出最优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简论孔子的"和合"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是中国哲学的基本命题之一,追求"和合"、崇尚"和谐"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孔子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历史上的"和合"思想,并将其运用于社会实践,形成了主要包括"天人和合"、"群己和合"、"人人和合"、"身心和合"在内的丰富的"和合"思想.继承和光大孔子的"和合"思想,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促进世界和平等,都是富有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合精神,构成了整个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主流文化价值观在融合、统一和发展的演进过程中,和合精神始终发挥着内聚力的驱动作用。当下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文化价值呈现出多元化取向,不同文化价值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而和合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在其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文化价值的多元化取向最终必将在"融突和合"、"求同存异"、"和合而生"的嬗变中走向和合的境界,从而有利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人类确实面临着众多的冲突,但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难以让人们认同。因为它不符合中华文化和合的理念与精神。和合的理念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是承认冲突,又超越冲突,注重不同事物的和谐统一而创造出事物的理念,和合的理念渗透在中华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华文化的生成与发展的历史证明。“海纳百川,有穷人乃大”的和合理念和精神是成就蝇华文化“可大可久”的根本原因,不仅中国如此,美国也同样如此,美国之所  相似文献   

11.
将数学课堂置于“和合”的视角下,师生是密不可分的学习“共同体”.教师能尊重差异,珍视个体的独特感受.在观点分享和碰撞过程中思想共振、闪现火花获得新的发现;在选择和比较的过程中,建构新知.课堂活跃灵动但又不失和谐有序,在冲突—和合中—冲突—和合中一次次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2.
近代历史上的"西学东渐"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中国先进的思想启蒙者提出了"中体西用"等看待和应对东西方文化间巨大冲突策略和方法.从社会改革、文化转型和现代化进程等层面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和合性在"西学东渐"进程中的发展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和合说起源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一种整体思维。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和合翻译说避免了翻译局部研究引起的纷争,把翻译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有机、动态、开放地融合在一起,使得矛盾不断得到化解,新事物不断得到化生。分析译者在选择原作、意义再生、翻译策略以及译语读者期待四方面的"和合"意识,进一步论证了和合翻译思想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和合学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科学,它与唯物辩证法相关联,因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实质上还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历史,也包括辩证发展的文化.和谐、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也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慧.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科学理解和正确弘扬中华和合文化,加强对和合思想的研究和推广,是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5.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的哲学。充分认识其现代价值,有益于我们认识事物、处理矛盾、协调关系和解决问题,更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和合"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生命因子,有着深邃的哲学意蕴与普适性的文化价值,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与社会发展。习近平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和合"思想为基础,建构了独特的外交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7.
《孙子兵法》“和合”军事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中国传统文化"和合"思想贯穿于《孙子兵法》,形成了"和合"军事思想,其体系包括:"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本质认识、"全胜"的军事理论体系、人本精神的军事伦理取向、以"知"为核心的军事思想实用性。"和合"军事思想要求以人文视野区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结构。"和平发展"植根于"和合"思想传统,《孙子兵法》为"和平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导。  相似文献   

18.
高文胜 《华章》2007,(12):82-8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这是对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中国有着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文化学术遗产,其中,关于"和合""和谐"思想纵贯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体现着中国思想文化的首要价值和精髓.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如何适应我国的深刻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和运用"和合"文化的宝贵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和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极有价值的文化资源.所谓"和合",指和谐、和平、祥和、结合、融合、合作等.和合文化的精髓或价值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数千年来,它一直是指导中华先民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准则。从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到今天我们倡导建设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合"思想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和合"思想既代表了中国外交主流方向,又对我们构建和谐世界,共建人类美好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董仲舒是汉代著名的经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其思想主要集中在《春秋繁露》一书中。他在该书中基于我国传统儒家和合学说,提出了由"天人合一"、以和治国、以和养身等三大理论构成的和合思想新体系。虽然《春秋繁露》中有意志的"上天"概念是唯心主义的糟粕,但从整体看,董促舒的和合思想起到了传承中华和合文化的作用,使得和合思想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