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洪波  马玉 《文教资料》2012,(12):90-92
云南石屏县彝族尼苏支系花腰彝传统祭龙的民俗有祭小龙、大龙,接龙、倮哦、送龙等程序,其中倮哦、舞龙等具有独特性。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花腰彝传统祭龙的宗教性、仪式性、承袭性在发生文化变迁,花腰彝祭龙歌舞正在面临发展创新和保持原生态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花腰彝舞龙是龙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中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探讨花腰彝舞龙文化对人的影响,及在当前现代化的冲击下,如何有效保护、传承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实现现代化,这对保护中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具有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析花腰彝服饰的装饰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花腰彝民族服饰的艺术创作中,花腰彝人通过对造型、色彩、图案、工艺等装饰语言的综合运用,在创造出灿烂多姿的民族服饰和装饰艺术的同时,也实现了装饰艺术和民族文化的融合。对花腰彝服饰的装饰语言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诠释花腰彝服饰的民族特点和装饰艺术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峨山花腰彝刺绣传承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和审美价值,是数代花腰彝集体智慧的结晶。峨山花腰彝服刺绣饰纹样题材丰富,蕴涵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寓意,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峨山花腰彝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5.
以花腰彝聚居的云南省石屏县哨冲镇为例,从生活环境的变迁、政府的大力宣传及旅游市场的开发、艺人和商人的职业化等三个方面分析影响花腰彝服饰变迁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将文化生态学理论应用于花腰彝舞龙文化的研究,调研石屏的花腰彝舞龙文化生态环境系统,对其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环境进行研究,探讨了文化生态环境改变对其发展的影响,回答了花腰彝舞龙由一种神秘的传统宗教仪式演变为现在的女子舞龙的社会根源,说明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伴随着现代文明对传统农耕文明的冲击为顺应时代的变迁,而做出适应性改变,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应当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现代花腰彝舞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文明结合的产物,我们应理性看待花腰彝舞龙文化的时代性改变,并鼓励市场、政府和学界从多方面参与、支持、研究彝族体育文化,促进其继承发展朝着更科学更健康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7.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民族心理特征的外在表现形式。"花腰"彝的服饰做工精美、款式独特、色彩丰富,折射着民族历史文化,寄托了彝族"花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和审美价值外,其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对"花腰"彝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花腰彝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和审美情趣的变化,花腰彝服饰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本人的亲历和观察发现其变化主要有花样的繁多和服装裁制的简化;色彩的浓艳和色调的单一化;饰品材质的变化和常服的礼服化趋势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花腰彝服饰艺术在彝族众多支系中独树一帜。花腰彝服饰是花腰彝族的族徽,其服饰形象地体现在一个"花"字上,是花腰彝人内心情感与自然生活的智慧结晶,融入了花腰彝人拙朴天真、粗犷豪放、贴近自然的原生态意识,也是该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和外在表象。服饰上的各种装饰语言都是花腰彝族既往历史、民间传说、宗教信仰、原始图腾崇拜的缩影。其所蕴含的丰富独特的文化符号,使花腰服饰具有神秘的艺术魅力,成为花腰彝文化的传承与展示。  相似文献   

10.
电影《花腰新娘》充分地展示了花腰彝的民情风俗,文章从影视中传统民俗的体现论述了传统民俗与现代影视之间的矛盾,从人类学的角度对传统民俗的发展作出设想。  相似文献   

11.
在石屏彝族花腰人地区,有着一种古老而悠久的英雄祖先崇拜——龙神崇拜,既继承了彝族花腰人原始宗教信仰,也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再现了彝族原始先民的生活场景,历经了千百年来的继承和发展,成为彝族花腰人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一种信仰和文化。文章主要从彝族花腰人龙神崇拜的由来、祭龙的含义和过程、龙神崇拜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分析彝族花腰人的龙神崇拜,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彝族花腰人的文化特点,传承和保护彝族花腰人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亲属称谓是随着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建立而产生的语言符号,因此,从亲属称谓的多少及变化的方式可以看出社会关系,特别是亲属关系的复杂程度及亲属之间关系的亲疏.花腰彝社会是以家族亲属关系中的本家为经,以外家为纬,交织成的一个网状结构.这个网状结构在时空中无限延伸成为一个以家族为主线,以姻亲为支线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网络.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稳定的一种关系,是网络状社会关系中的关键节点.本文主要从本家和外家亲属之间的互称来探讨花腰彝亲属称谓语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 )”(咪嘎好)是生活在云南省石屏县哨冲镇水瓜冲村委会的花腰彝每年春耕开始之前祭奠始祖“( )”(阿竜)、祭祀天地,向祖先和神灵祈祷人畜安康,丰产丰收的年俗祭祀活动.时间在每年农历立春之后的第一个“( )”(属马日),其仪式繁杂,文化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14.
阿细祭火是云南弥勒彝族支系阿细人的一种重要祭祀活动,它再现了阿细先祖钻木取火的远古场景,是阿细民间传承下来的优秀民族文化。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在民族文化可以资本化理念的推动下,阿细祭火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通过对阿细祭火民俗旅游资源概述、开发与保护的探析等,引发对阿细祭火民俗旅游的思考,以便传承阿细祭火民族文化,打造阿细祭火旅游品牌,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曾亚玲  柏雪 《家教世界》2013,(2):232-233
一、山东省民俗旅游产品类型山东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以此为基础的民俗旅游活动也类型多样,丰富多彩,而且各地的民俗旅游内容、形式不一。目前下列类型发展的较为突出。(一)节庆民俗旅游这是山东民俗旅游的主体,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效益最好。其下又可分为传统节庆旅游,现代节庆旅游、新兴节庆旅游、假日旅游。山东主要的旅游节庆有潍坊国际风筝节、济南千佛山庙会、趵突泉灯会、大明湖荷花节、青岛国际啤  相似文献   

16.
节庆旅游日益成为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旅游人类学的角度,以节日民俗旅游为例,关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对左江流域崇左市节日民俗旅游现状的分析,探讨节日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现状改善及促进崇左市旅游的新方法、新举措,以期能为左江流域的节日文化旅游开发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以济南的古城民俗旅游与节庆民俗旅游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济南古城区民俗旅游资源的特色与优势,对泉水人家、民风民俗、古老的街巷、丰富的节庆活动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针对民俗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民俗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济南市古城民俗旅游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白族的水神文化融合了外来龙文化,逐渐形成了白族龙文化,集中表现为对龙的崇拜。白族的节庆活动中随处可见龙的身影,主要是祭龙和龙本主崇拜。在白族龙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和美好,崇龙意识寄托着白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白族龙文化不断继承与发展,至今仍焕发着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9.
论广西宾阳“炮龙节”民俗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广西宾阳"炮龙节",这一古老、吉祥、喜庆的传统节日,具有鲜明、浓郁的地方民俗色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和参与。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和参与效果,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民俗旅游资源市场的精品。以"炮龙节"民俗旅游资源为龙头,结合当地的其他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对炮龙节进行静态开发、动态开发及立体网络式开发相结合的全方位旅游开发,以打造出一个以炮龙文化为核心的旅游竞争品牌。  相似文献   

20.
潮汕游神赛会是潮汕民间最具文化特色的信仰祭祀和民间游艺活动。文章对潮汕游神赛会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基础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潮汕游神赛会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产品类型选择应以民俗节庆开发为主,以博物馆中民俗专区、民俗文化园内表演项目、非遗传习机构和教育基地文化传承、及旅游纪念品开发为辅。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加强对潮汕游神赛会民俗的保护,重视潮汕游神赛会民俗旅游产品"文化符号"的意义,并做好潮汕游神赛会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配套和营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