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汉中文化既不是一个历史断代式的概念,也不是一个时代文明的标志性概念,而是一个禀赋独特的区域性文化名称,是该区域所有文化现象的总和。汉中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必然是秦陇、荆楚和巴蜀区域文化交融的过渡带和交汇区,承担着缓冲阀、黏合剂的作用。在特有的区位优势与特有的资源禀赋中,各地移民来到汉中,并开始了自己的文化创造活动。他们与汉中历史时期先民的文化选择一致,善于借用外地文化资源,利用本地环境资源,吸取不同文化的养料并结合自己的生存环境进行文化整合,在生活中实现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2.
赵鑫 《文教资料》2014,(2):63-64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方形成了独特地域的文化代表和文化特征,具有浓郁的本土气息,反映了一个地域内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如何才能将本土文化更好地引入高校美术课堂,是高校教师需要思考的。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每一个省市区都有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如何看待这些文化历史资源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潮州拥有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对于帮助学生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丰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素材和教学形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亲和力和说服力的提升也需要地方革命文化资源支撑。要利用好潮州革命文化资源,从形式上设计利用潮州革命文化资源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多种形式;从内容上做好一个个革命文化素材教学的融合设计,由点到面,实现潮州革命文化资源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全面、有效融合,进而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亲和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4.
更正启事     
班集体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我们通常所开发的班级资源主要包括环境资源,文化资源、教师资源,以及活动资源等。为了更好地推动班集体建设,我们还必须重视以下几类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冯天瑜先生认为:神话资源转化与其他传统的、古典的资源转化一样,具有文化延续的必然性;神话资源转化过程有一个诠释学问题,在诠释学范畴内讨论神话资源转化,必须警惕两种倾向,一是过度诠释,二是否定诠释的可能性;神话资源转化既要坚持资源的本真性,又要坚持资源在当代的可转化性,只有如此,神话资源转化方能产生积极的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6.
三国文化是以三国时期的史实即所有文化现象为源头的历时态嬗变、敷衍和演化的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在此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历代统治者和文人们,在用自己的眼光审视三国的同时,又都在用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诠释甚至创意着三国,三国文化不断地浸润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文化旅游是指以三国文化为载体发生的旅游活动。作为旅游资源,三国文化属于人文资源。对于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认识必须破除历史文化至上和打破传统的旅游资源观。三国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是零星景点多,联动互动少;历史文化论说多,旅游科学思维少;传统开发经营多,现代文化创意少。  相似文献   

7.
刘畅 《山东教育》2014,(6):63-64
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家庭,其精神文化就像呼吸一样无处不在。资源都会有枯竭的一天。只有优秀的精神文化才会永垂不朽。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大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可以成为旅游资源,也可以成为经济资源,本文以一个新的角度,对大理历史文化的教育价值进行了探讨,结合素质教育改革,提出了应充分发挥大理历史文化的教育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贵州是一个喀斯特岩溶特别发育的高原山区 ,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基于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等特殊条件 ,贵州有着别具特色的丰富的史前文化资源、古代文化资源、近现代文化资源和喀斯特文化资源。这些资源 ,具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和历史因素酿就了贵州文化的独特、古朴、多样性、边缘性和多元一体的明显特征。加强以贵州文化资源和喀斯特城市园林山水资源为代表的各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的重点综合开发 ,加强历史古迹、民族文化资源和革命文化资源的保护、抢救、整理、研究和开发是发展贵州经济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话语     
《天津教育》2011,(3):3-3
“和谐德育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道德意识、责任教育。”“应充分挖掘地方德育资源,包括红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文化名人资源、英模事迹资源、建设成就资源、节日文化资源等。”  相似文献   

11.
正一、乡土文化融入地理教学的实践性"乡土"是一个广义的综合性区域环境资源实体,"乡土文化"是居住于某一地区居民思想感情上的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乡土文化资源"有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体系,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物态文化层面包括自然景象(山水风貌)、客观物象(聚落建筑、文物古迹、民间民俗工艺品等);行为文化层面包括生活习惯、民俗风情、传统节日文艺表演、语言文化等;精神文化即观念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孝文化、宗族家族文化、宗教文化等。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民族存续的精神血脉、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民族兴盛的精神资源,它关涉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成为提升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宝贵财富和优秀资源。基于文化视野之下,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校园文化三个层面来探讨如何利用文化资源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3.
客家文化与永定土楼旅游资源的深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将文化资源丰富的中国推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国际市场呼唤文化精品,为满足国际旅游市场需要,将永定客家土楼民居打造成具有国际品牌地位的旅游文化产品,就必须对土楼这一物质文化载体所隐含的客家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将客家文化由虚转实,由静态转向动态,由分散转向融合,由分离转向集中,全面梳理、拓宽和立体式地再现客家文化,将客家文化资源艺术加工成形象生动的文化旅游精品。  相似文献   

14.
王菲  张玲  曲宇 《英语广场》2023,(6):16-19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党中央提出要大力弘扬黄河文化、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黄河在山东流经九个城市,孕育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对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宣传文本的翻译研究,对于扩大黄河文化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弘扬黄河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以功能主义理论为研究框架,结合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宣传文本的翻译实例,探讨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宣传文本的翻译方法,促进黄河文化的跨文化宣传与弘扬。  相似文献   

15.
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文化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这为河南全面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如何进一步挖掘、整理河南丰富的文化资源,发挥其在文化强省中的作用,需要认真思考,要从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体制机制的创新和特色品牌的打造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育》2014,(10):11-12
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杨周教师回答:一、乡土文化融入地理教学的实践性"乡土"是一个广义的综合性区域环境资源实体,"乡土文化"是居住于某一地区居民思想感情上的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乡土文化资源"有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体系,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  相似文献   

17.
<正>在地文化是一个区域内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且仍在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集合了当地特有的人文、美学、民俗内涵,带着深刻的地方烙印,是每个地区独特而宝贵的精神财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因此,幼儿园应充分挖掘在地文化资源用于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提高幼儿对在地文化的认知,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在地文化。现结合我班在游览石头城遗址公园时生成的“鬼脸城”大班美术写生活动,来探究在地文化资源对幼儿美术活动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不论是文化保守主义,还是文化自由主义,围绕民族性和现代性问题始终缠绕着一种文化焦虑,这种文化焦虑有着深刻的西学背景,如何理性处理这种文化焦虑是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 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问题。这对于防止“意识形态至上”或“经济至上”思想对于文化的独立属性的伤害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用一种建设性的对话整合当今时代的文化资源,建立一种多元文化的交流精神,确立当今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爱国热情、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文章从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意蕴、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涵、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三方面进行探讨,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支撑。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西部开发中,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文化也不例外。以我国西北地区而言,怎样保护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既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又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保护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主要探讨青海互助土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的现状、开发及其利弊、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