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宏观角度,对明代前期的史学特点作了初步的探索。全文按其特点,分为四部分,即理学笼罩史坛、当代史编撰衰弱不振、“西洋”史地学异军突起、反理学史学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2.
黄震是南宋末年“程朱理学”代表人物之一。他以自己的理学思想作为认识历史的指导,将历史事实赋之以特别的意义,从而形成了历史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认识,即他的历史哲学。本文通过对他的历史哲学的阐述,进而总结他的史学思想的特点,即黄震的史学思想反映了宋代理学影响史学的特点,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3.
关于理学化史学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近年来对宋明史学的主线作了系统的思考,提出了理学化史学一说.本文对理学化史学的概念、性质、功能、特征、发展过程、正负面影响诸问题作了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读史管见》是胡寅的史论专著,其传世版本大约有四系、六种。该书作为宋代义理化史学的代表作,继承了《春秋》“褒贬书法”和宋代理学的一般观念,采取“以经断史”的方式,对《资治通鉴》以前的历史进行了理学化的评价。其主要内容涉及到政治、社会、经济、礼学、民族关系等多个方面,反映了胡寅对理想君子人格和社会秩序的期待。  相似文献   

5.
南昌县东坛彭元瑞,官至尚书,协办大学士,在京为官四十余年,“不陈官阀,不言子孙,惟恋恩德”,真所谓为清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清乾隆年间朝廷的礼仪、制度等重大著作多数由他一人裁定。彭元瑞成就主要体现在文学、史学、理学、教育等诸方面,为清代理学学派领袖人物之一,在清代江西籍宰辅中成就最大,“儒臣之荣耀,无以伦比”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于世人叙之甚多的有关曾国藩由“理学”——“经世”——“洋务”的演变史事不想再涉猎其间,不敢再妄加赘述;现仅拣世人叙之甚少的有关曾国藩重视史学、重视“史学鉴戒”作用的史事,作一些探讨和研究。 一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传统学术中,史家从很早以来就享有崇高的地位。历史上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史学,都把史学作为资治的龟镜,治乱的药石,即重视“以史为鉴。”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史的文化,史学是历代王朝医治战争创伤的“甘草剂”和恢复发展生产的灵丹妙药;史学是统治阶级安邦定国的日用大全和统治经验的百科全书;史学是最高统治集团管理方法的必修课和制胜强敌的教科书;史学又是热心于功名利禄的读书士子通过科举考试跻身仕途的敲门砖;史学还是历代统治者作为现实借鉴和施政方针的主要依据;等等,等等。一言以蔽之:当唯物史观在我国确立之前,依据古代人们的认识高度,认为史学的最大作用就是“鉴戒”,因而十分重视“以史为鉴”。因此,历史上许多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都从前代得失成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屡见不鲜。史书上所谓“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表明了新起的商朝是以夏代的兴亡作为一面镜子的!所谓“不可不鉴于有夏,  相似文献   

7.
在北宋史学繁荣的背景下,三苏父子挟其文学盛名之东风钻研史学,并写出了大量史论文章,这些史论有的是专论历史,有的则是在其策论及政论之中,这些构成了三苏史学的基础。宋代是理学大盛的时代,理学对三苏史学的影响体现在三苏在其史论中的说"理",以致理学集大成者的朱熹也评价其论为"近理"。作为疑经惑古的先锋,三苏父子同作《五经论》打破经书的神话,将圣人作经用合乎人情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其平凡化,更易使三苏的思想解放。三苏作史不落窠臼,每有新意,辄发论之,这使得其史论看来不觉乏味。三苏家乡风俗及家学重史也使得三苏史学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8.
《高等理科教育》2014,(3):F0002-F0002
安徽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综合性大学,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87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学、工学、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在校本科生20499人。  相似文献   

9.
《评朱熹对史学的基本态度》一文认为朱熹鄙薄读史治史,对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此观点不够客观公正,原因有三:一是脱离朱熹理学思想来观其史学,未得其要;二是孤立片面地看待朱熹的史学思想,忽视了其提倡、研究史学的一面;三是没有客观地正视朱熹的史学成就及对后世史学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南宋朱熹,不仅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一个完整的理学体系,且广注典籍,致力于教育事业.该文根据史料,例证朱熹除研究理学外,对史学、文学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贡献,并对绘画、书法、诗词等有很高的造诣和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日本人由古至今十分重视中国学的研究。所谓“中国学”,大体指中国的经学与史学。 经学研究可谓日本“中国学”滥觞。儒学初播日本,其有功者有古朝鲜百济王仁。《古语拾遗》记载:“至于轻嵨丰明朝,百济王贡博士王仁,是河内文首始祖也”。中国儒学真正得以传播光大,要等到德川时代揭幕。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实行文治政策,使罗学者林罗山为“大学头”,专事宣传“理学”。其结果,三百余年日本思想界由“理学”支配。东国一变为“儒教的日本”。值得深究的是,林罗山一生著述,多为史著,写有《宽永诸家系图传》、《本朝编年录》等。  相似文献   

12.
朱熹既有不少排斥、反对史学之说,同时亦有许多赞同、提倡史学之论,这就令人对其史学态度生出困惑。从根本上而言,朱熹并不反对史学,他反对的只是将史学凌驾于、优先于理学之上,这是从辨本末之学来考虑的;另一方面,他反对作为权谋功利之说的史学,这是从义利之辨的角度着眼的。朱熹提倡史学乃是其格物穷理、经世致用思想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从欧阳修的经学,理学与史学关系出发,对欧阳修疑古辨伪,旨趣及特点进行剖析,认为欧阳修在疑 古的同时,追求历史的客观真实性,是发韧于庆历年间的疑古思潮的开启者和代表人物,在中国理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是理学的先驱者之一。  相似文献   

14.
明代前期的史学因受理学的影响,思想僵化、体例紊乱,纲常礼教的思想弥漫其中。明中后期。随着王朝统治危机的不断加深,士人阶层的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伴随着这些变化,史学领域也出现了新气象,私人修史因之出现了新的活跃局面。王世贞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他以自身对史学的感悟和理解深深影响了一代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钱穆在宋明理学研究领域,初喜阳明学,后尊朱子学,总是力图绾结经学、史学与理学,最后走近朱子学是自然的。但是,钱穆对阳明学却有着前后截然不同的看法:早年说阳明“高明”,晚年却说阳明“粗疏”。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钱穆对阳明学的研究都是基于一个固定的立场,且总是从一个单一的视角去介入,这与其在研究中总是渗入较为强烈的情感因素有着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6.
“儒释之辨”是中国历史上时最久、影响最大的不同化派别之间的论争,而理学对佛学的批判达到了其高潮。理学“儒释之辨”的核心是理学教育思想对佛学教育思想的批判,因此,从教育学的角度研究理学“儒释之辨”无疑更能把握其本质,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宋明理学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顾炎武“理学,经学也”这一著名命题,是试图对“理学”概念作一种历史释解,并表明了他所提倡的社会改造理论的一种致思趋向。现代著名学者侯外庐先生批评了全祖望的说法,以为全氏之说缩小了顾炎武“经学”所涵盖的内容,而认为顾炎武此论主要是区别古今思想的异同离合和批判理学-禅学式脱离现实的空谈。宋人所论“理学”,即顾炎武所述的“今之所谓‘理学’,已非孔子儒学;其专论“心”、“性”,空谈义理,故顾炎武斥之为“禅学”。  相似文献   

18.
“实录”是中国史学传统中的重要概念 ,最早见于两汉文献 ,指司马迁史学的特点之一 :即史文之“直” ,史事之“核” ,史义之“不虚美 ,不隐恶”。北朝学者进而指出 :史官的职责“非但记事而已 ,盖所以为监戒也” ,目的是“彰善瘅恶 ,以树风声” ,那些专职记事的 ,则“徒闻后世 ,无益当时”。到了唐代 ,“彰善显恶”的“实录史学”成了普遍接受的观念 ,“实录”也成了中国史学传统中的核心术语和概念。“作者性”和“当世性”是“实录史学”的核心。它的首要意涵 ,不在于“过去”的“记录” ,也不在于对“过去”的学术研究 ,而在于一种“当世”精神 ,一种能令其在“当世”呈现“彰善显恶”之意义的精神。然而近代史学对此却多持贬义 ,以为史官之笔 ,不当有主观之评断涉入。传统史学的“实录” ,同时兼赅“真实”与“现实” ,近代史学则重视对“过去”的学术研究取向 ,强调的是“过去的真相”而非“现在的真相”。传统史学的实录精神在近代史学中被遮蔽了。近代史学与传统史学是两套不同的史学世界 ,回归传统史学是当今需要的大方向 ,强调“当世”意涵的“实录”在史学或编史学 (historiography)中被彰显出来的要义 ,应当正视  相似文献   

19.
王夫之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和爱国者。他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个社会大动荡的年代,目睹了明王朝的灭亡。王夫之“哀其所败,原其所剧”,①痛感理学唯心主义“害风俗以陆沉天下”,其“祸烈于蛇龙猛兽”,②是祸国殃民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他认为必须对其“伸斧钺于定论,”③从理论上予以清算。他在后半生隐遁湘西,窜身瑶洞,伏处深山,以全部精力从事著述近四十年,特别在哲学、史学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施闰章作为清初诗坛上“宣城体”的领军人物,其文集却多处体现出有关理学思想和理学活动的内容,而其所谓的理学活动仅是他对家族先人理学成就和活动的追录和仿效而已。根据文集探究他与“理学”间的微妙关联,认为:彰显家学是形成施闰章理学情结的主要动因,弃“理”成文则是施闰章自身素质和社会大环境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