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音是传统广播唯一的传播符号。利用音响进行报道是广播的特色。而电话采访是把电话中记与采访谈话的实况录下来向听众广播的一种录音报道形式,也是最具广播特点的一种报道形式。这种形式,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远在万里之遥或用其他采访方式难以进行采访的特殊环境下,都可以进行采访。它可以及时、迅速、真实生动地把社会公众关注的新闻传播出去。  相似文献   

2.
李维 《新闻三昧》2004,(4):28-31
广播新闻记对于境外发生的化娱乐新闻的采访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随国内艺团体出访、采访国际重大的节日节庆和化活动、就某件重要的化娱乐事件赴国外参加新闻发布等相关活动。这里,本主要涉及的是第二种采访类型。对于奥斯卡金像奖、柏林、戛纳、威尼斯电影节、格莱美音乐奖、萨尔斯堡音乐节这样的国  相似文献   

3.
新闻采访是产生新闻的基本手段,是记最基本的职业活动。从每一条新闻产生的过程来看,都必须经过采访、写作与制作这两道工序。因此,有采访才会有新闻,新闻是记采访活动的结晶。记在采访中,之所以能同采访对象面对面地融洽交谈,甚至是心灵上的沟通,最终获取新闻素材,既取决于记对采访对象的认识和了解,更取决于记正确运用公关人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采访作为电视记的职业活动,始终贯穿在电视记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和了解、判断其新闻价值及其搜集选择报道素材,酝酿新闻主题的全过程中,电视新闻采访与报纸、广播新闻采访相比,有共性的一面,但也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在共性方面,三都要遵循新闻采访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在个性方面,电视新闻采访与字、广播的最大区别就是镜前采访,它把电视记的采访活动直接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而使记的采访活动由单一的采集手段拓展为一种表现手  相似文献   

5.
广播新闻的现场报道是广播记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边观察,边采访,边口述,边录音而所制成的一种广播新闻报道形式。现场报道的时效性,现场感等方面的优势胜过任何形式的广播报道,它最能发挥广播的特长。  相似文献   

6.
作为县级电视台的记,我们都有很深刻的体会:一般性新闻报道较多受当地宣传环境的影响。每天有上级部门给我们布置很多采访和宣传的任务。由于一线记人手紧张.客观上给造成疲于应付的局面;主观上记新闻敏感性不强.采访深度挖掘不够。于是乎会议报道多,领导人活动多,连乡镇报道员送上来的稿子也大多是宣传乡镇领导的活动:而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百姓的新闻较少;程式化、中规中矩的新闻多,而有自己的观点、有鲜明个性的报道较少;强调宣传功能过多,而对新闻价值尖注注太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探寻新闻规律和宣传规律的最佳结合点呢?  相似文献   

7.
谢顾问:自报名参加新闻函授后,我也常跑基层,学着进行现场采访,但写了稿子让新闻干事一看,新闻干事总是说:“采访不能光凭听、问、记,还要学会用眼睛采访。”请问,究竟如何用眼睛采访呢?54886部队阚绪猛阚绪猛同志:说“采访不能光凭听、问、记,还要学会用眼睛采访”,这的确是经验之谈。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学会用眼睛观察,不仅可以补充耳听所没有触及的内容,也可以核对耳听的事实,从而准确地获得第一手材料。此外,眼睛可以便采访者更真实地采访到现场的环境、气氛和细节,把亲眼见的景物细节写进稿子里,可以再…  相似文献   

8.
6月末,人民日报新闻培训中心陆振华同志约我写写记如何深入采访的章。他说,时下通讯工具现代化,记打开网页找资料,守着电脑写稿子,还要不要继续深入采访呢?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记者的日常工作中,采访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现场采访可以增加报道的新闻价值,以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引起人们的关注。而采访环境、采访条件和采访者的个体差异,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的质量,因此,新闻记者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在采访中做到灵活应变。本文阐述了新闻记着采访应变能力的内容和重要作用,提出了有效提高采访应变能力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徐迅 《新闻三昧》2004,(4):52-53
“暗访”是新闻采访的一种方式,针对“明访”而言。它是指新闻信息的采集不公开自己的采访身份、采访目的和采访手段而进行的采访活动。它还有一些别的称谓,如隐性采访、隐身采访、秘密采访,在摄影记和电视记那里,它还被称为秘拍、偷拍等等。虽然新闻采访学的教科书上,采访方式被归纳出几十种,暗访与偷  相似文献   

11.
王少星 《视听纵横》2004,(4):106-107
作为新闻宣传媒体,广播是一门听觉艺术。广播记的武器除了一支笔以外,还有采访录音机。录音报道在广播中是一种独特而又重要的载体,是广播新闻的“轻骑兵”。它对提高广播新闻节目的档次和品位,增强广播新闻的现场感、吸引力和感染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充分发挥录音报道这个广播的独特  相似文献   

12.
1993年,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报社当了一名记者。上班不久,采访中遇到两件事情,这些事虽然过去了十几年,至今仍记.匕犹新。1994年的一天,市检察院召开全市查办职务犯罪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邀请了市内多家媒体记者,我作为日报记者应邀参加采访,参会记者人手一份会议材料,里面列举了当年全市查办的职务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3.
记者、通讯员所从事的新闻采访活动,绝不是打开本子和采访对象搞个问答式笔录,而是一种艰苦复杂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搞新闻的同志常挂在嘴边的所谓的“六分采访三分写作”,即充分印证了这一道理。面对各行各业的采访对象以及采访中遇到的千变万化的情况,成熟的记者和有经验的通讯员,就会巧妙地运用听、记、思、问等多种手段,处理好采访中的边听边记边思边问的“四边关系”,从容自如地采访。对于初学新闻采写的同志来说,采访中如何做到听记思问四者的辩证统一呢?听得仔细记得认真我们知道,新闻采访离不开听和记,从某种意义上讲,口…  相似文献   

14.
当今,电话连线报道已被新闻媒体广泛运用,特别是受到广播记的青睐。电话连线报道快捷、方便、高效的优势,彰显了广播媒体时效性强,以声音见长的特色。本就电话连线报道这一近些年来崛起的新闻采访手段作一个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5.
新闻单位由于新闻宣传手段不同,方式不同,各有其特点和优势,带音响的节目是广播媒体的优势,在众多带音响的节目形式中,现场报道是最具优势的,在多年的新闻采访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做好现场报道才是广播记者的拿手戏。现场报道是广播记者在采访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把现场的音响和记者的解说录下来,然后通过发声手段传送给听众。现场报道的主要特点就是采编、录音、解说为一体的方式进行采访,记者在现场一边观察、一边解说、一边采访、一边录音。一、现场报道的优势首先,现场报道真实可信,亲切感人。现场报道是记  相似文献   

16.
浅谈新闻采访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攀 《军事记者》2004,(5):13-14
采访活动是新闻活动全过程的第一阶段,是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通过记的感官和意识加工转化为记的主观认识的过程。采访也是记与被采访对象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的动态过程,从传播学角度讲.记与采访对象交流与分享的信息符号.除声音、语言外,还包括手势、姿势、表情等非语言符号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采访活动中,对采访心理学的研究,对记工作,特别是对搞好采访是必不可少的,它对提高记采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本着重阐释观察力、推理力和联想力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育红 《青年记者》2006,(16):78-79
新闻采访是记通过观察、访问获取新闻素材的基本手段。一般来讲,记在采访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同时,也受制于被采访对象,占被动地位。那么,如何与采访对象建立起良好的接纳关系,以最佳方式取得最佳的采访效应,是新闻工作在新闻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由于广播自身的特点.广播记永远是“幕后”。即便是自己的历尽心血之作也是稍纵即逝,播后即无。他们的知名度和成就感远不及报纸和电视记。这是荣誉的冷落。广播采访录音报道的难度又超过报纸和电视记。这主要是广播受报纸、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冲击。它的新闻价值不如以前。采访时被社会冷落所致。因此.从发展广播新闻事业的角度来考虑。有必要提升广播记的知名度。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廖平 《新闻导刊》2004,(4):53-53
对于参与奥运会采访的记来说,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次心理上的艰难跋涉。20天的奥运采访,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人数大概有10000人左右,采访奥运会的记超过10000人,可以想见,这其中是怎样一种新闻竞争。正因为竞争激烈,所以什么事都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