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性别歧视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又体现在对女性的称谓上。通过对女性称谓的研究发现:英语中存在大量的女性称谓歧视语,但其发展趋势是语言的中性化。  相似文献   

2.
性别歧视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有体现,并对英语和对外汉语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将从称谓、词汇、词义色彩等方面对汉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异同点,以期对英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性别歧视语是指轻视、侮辱或忽视女性的语言,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文章分析讨论了英语中性别歧视语的表现形式及其新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4.
性别歧视语是男女两性地位上的不平等在语言上的表现,同时又是对社会传统和社会文化的反映。本文从词形、词序、词义、称谓等角度对英语语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分析,并揭示了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以及可消除这一歧视现象的非性别歧视语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   

5.
融洽的交际尊重个人尊严、价值及人格。而性别歧视语则起到相反的效果。提到“性别歧视语”( sexism ) ,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对女性的歧视”。其实性别歧视语包括对男性和女性两方面的歧视。人们普遍地将男性地位界定为“主动、理性、主导”,而女性“被动、感性、服从”。“不会哭泣的男人”和“不会发号施令的女人”都同样是此类社会定位的牺牲品。由于语言在社会定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人们在用英语交际中又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性别歧视 ,因此 ,尽量避免使用性别歧视语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性别歧视语并且提出改正…  相似文献   

6.
英语性别歧视语的语义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语义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词典、文艺文学作品和大众媒体为主要语料来源,从语义成分、语义搭配、语义变化三个角度,分析了英语性别歧视语的语义特征,揭示了英语性别歧视语的语义变化规律,从中可以看出英美文化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  相似文献   

7.
性别歧视性语言指的是不必要地区别女性和男性或排除、轻视、贬低任一性别的表达方式(Parks&Roberton,1998,p.455)。性别歧视性语言既有针对女性的,也有针对男性的,但相比较而言,女性要比男性更经常地成为此种语言的受害者。因此,本文主要着眼于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性语言。文章比较了汉语和英语中的性别歧视性语言,主要提到了两种性别歧视性语言各自的特点,以及在词序、职业名称、称谓、谚语、歌曲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相似性,并就如何消除性别歧视性语言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使用无性别歧视语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更可以体现人人平等的理念。而在英语中,存在大量性别歧视的语,因此,英语学习者应规范自己的语言,避免使用带有性别歧视倾向的语句。本文就英语中性别歧视语的成因和无性别歧视语的学习和使用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歧视现象。本文从构词、词义、称谓、文学作品、谚语、词序、语法等方面分析了各种歧视现象。提出女性在才智方面不比男性差。  相似文献   

10.
称谓语是人们用于称呼亲属关系或非亲属关系的名称,是完整的语义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它能体现使用者特定的文化知识水平、传统习惯、历史背景以及各种文化因素。英语中男女之间称谓的差别,表明英语称谓语中存在着一定的性别歧视现象。文章旨在从称谓的角度,探讨英语语言使用中所表现出的种种语言性别歧视,并从其文化角度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英汉语言中女性辱称构成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语言是相通的,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性别歧视的女性辱称的现象。而女性辱称是性别歧视的产物,性别歧视直接作用于女性辱称的形式和途径。从构词、语义和修辞等方面来审视英汉语中女性辱称的构成方式,使我们看到,英汉语言中女性辱称的构成不仅存在着纯形式的,即“构词型”,还存在着更多的词义运用形式,即“用词型”。  相似文献   

12.
英语称谓词语义不对称所影射的性别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义角度分析英语中的称谓词发现,男性称谓词和女性称谓词在语义上具有不对称性,许多女性称谓词不具有和对应的男性称谓词完全对等的涵义。男性称谓词的内涵意义通常是积极的、肯定的,大多具有中性或褒义色彩;而女性称谓词的内涵意义往往是消极的、否定的,贬义诋毁色彩比较明显,反映女性被动、附属、次要的社会地位,影射着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13.
"公",原本是爵位,最早指部落首领、诸侯君主。至东周时代,有社会地位的人物如贵族功臣也有"公"的称号,在秦汉时期平民百姓也能被称为"公";与此同时,"公"作为对统治阶级的恭敬尊称,在周秦汉三代逐渐演化为社会交际中的常见尊称、特殊詈称和特殊蔑称。本文以《史记》中的公字作为研究视野,试析公字称谓在周秦汉三代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4.
英汉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性别歧视。从词源、构词、用法和语义四个方面都体现了英汉语言中的贬女现象。  相似文献   

15.
释"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卿”的献常用义为职官之称,但“卿”的词源义亦即命名的理据是什么,则其说不一。“卿”的甲骨为两人相向对食之形,与“(乡郎)”本为一字之分化,“卿”与“(乡郎)”为“饕”之本字。“卿”、“饕”、“皂”在音义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证“卿”的词源义为“集聚”义。  相似文献   

16.
先秦时期的姓氏制度及名字称谓与后世有很大区别。通常男称氏,女称姓。通过研究与虢国女性贵族称谓有关的铭文,总结出虢国女性贵族称谓形式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妇女自称;二是他称,包括父母称呼女儿、丈夫称呼妻子和其他形式等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丁志斌  张雪姣 《海外英语》2012,(13):214-216,240
人类语言称谓具有非常普遍的共性。纵观印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亚非语系、南亚语系等语言中主要称谓词"[mama]"的发音及其变迁,从生理学、发音学、心理学、儿童语言学、社会学等角度对人类语言中称谓词发音的相似性进行解释,可以进一步探讨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中的性别主义存在由来已久,而且受到不少语言学的关注,在化渊源、性别形象、排列顺序、构词、称谓等几个方面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性别主义都有相似性及区别性,本试图对这种语言现象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便有助于我们的英语教学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古代,“婿”可以用作称呼“女夫之称”、女儿的丈夫、妇女的丈夫等表示姻亲关系的称谓词。文章具体分析了汉语方言中表示“姑夫”、“姨夫”、“姐夫”“女婿”、“妹夫”这五种姻亲关系的称谓词,其中,表示“姑夫”和“姨夫”这两种亲属关系的称谓词内部差异最大,文章归纳为六种形式;其他三种内部较一致。在分析中还发现,“夫”有逐渐取代“婿”地位的趋势。汉语方言称呼长辈或平辈中长于自己的姻亲多为“夫”,如“姑夫”、“姨夫”、“姐夫”;“婿”只是用来称呼晚辈或平辈中小于自己的,如“女婿”、“妹婿”等,而“妹婿”一词也逐渐为“妹夫”所取代。  相似文献   

20.
语义多层面上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词的意义有多个层面,如外延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等.外延意义是词的基本意义.从语义的多层面去研究性别差异可以拓宽词义研究的范畴,并为语义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提供一种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研究表明语言中的性别差异客观存在,但性别歧视并非随处可见;研究语义多层面上的性别差异有助于在更高层次上较为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语言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