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的同伴关系不容乐观,同伴接纳程度较低,处于被拒绝地位,友谊关系欠佳。建议呵护自闭症儿童的交往意愿,提高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的接纳能力,具体做到:培养普通学生正确的自闭症儿童观以及与自闭症儿童的交往能力、培养自闭症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和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创建融合教育的班集体、营造融合教育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融合教育背景下,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学校中教师、学生、家长的行为与融合教育价值观念存在偏差,具体表现为:虽然融合教育提倡完全接纳,但是学校依然存在排斥自闭症儿童的现象;虽然融合教育提倡所有儿童都具有平等的教育权利,但是自闭症儿童在普通学校获得的教育与普通儿童相比却是较为低质量的教育。根据沙因组织文化理论,存在偏差原因是人们头脑中存在有别于融合教育理念的基本假设。人们观念中的基本假设源于:传统的精英教育文化、带有隔离性质的身份认同。为了打破融而有别、融而不合的局面,文章从人工饰物、价值观念、基本假设三个层面探讨建设融合的校园文化的对策,从而改变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头脑中不当的基本假设。  相似文献   

3.
自闭症儿童因难与社会融合成为特殊儿童的"重灾区",我国自闭症儿童已突破160万,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压力,但并非无路可走,以融合教育为核心的特殊教育模式为自闭症儿童与社会融合提供了可能。综合相关研究文献发现,我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自实施以来已取得一些成就,但还存着诸如普通家长、儿童大多对自闭症儿童融合存在偏见;学校、教师对自闭症儿童接纳程度并不理想导致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仅表现为"随班就坐"等问题。在剖析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从构建区域教育行政引导,教师师资培养、融合教育观念、法律政策四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以期为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早期融合教育活动中,无论是自闭症儿童还是普通儿童都能够获得较好的发展。绘本欣赏、炊事活动、游戏比赛、艺术表演等融合课堂教学实践,能够有效提高自闭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社交沟通能力和规则意识。同时,普通儿童也在融合中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责任意识,学会了换位思考。  相似文献   

5.
《现代特殊教育》2023,(17):8-13
为回应自闭症儿童在普通学校“进入难”“参与少”“支持弱”的现实困境,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借鉴已有的融合教育质量理论框架,立足北京市融合教育实践,提出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可进入、能参与、强支持”框架及优质融合教育一体化实践模式,推动布局建设区域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训练基地,创新区域和学校融合教育管理机制,为促进教育公平、推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找到了生动答案。  相似文献   

6.
普通儿童家长对自闭症儿童参与早期融合教育的态度对早期融合教育的顺利开展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对上海市部分普通小学一年级儿童和幼儿园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普通儿童家长对自闭症儿童参与早期融合教育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不过,家长的学历、对自闭症的了解程度以及儿童的学段等对家长的态度有比较显著的影响.在提出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等改进措施后,家长接纳自闭症儿童参与早期融合教育的态度会更积极.因此,建议增加普通儿童家长接触自闭症儿童的机会,提高家长对自闭症儿童的了解程度,同时认真考虑不同家长的需求,完善融合教育支持系统,从而提高普通儿童家长的接纳程度,以促进早期融合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随班就读是我国在融合教育理念影响下不断完善的一种本土化教育安置形式。虽然国家已出台政策把自闭症儿童纳入随班就读对象,但是真正进入普通学校的自闭症儿童并不多。目前,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主要面临的困境有支持体系不完善、教师缺乏自闭症相关知识技能以及关研究匮乏等,针对上述问题论文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以期能为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招生情况和教学实施四个方面对目前重庆市开展学前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学前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办学条件好、学前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教师专业技能缺乏、学前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机构招生困窘和学前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实施效果欠佳.为促进重庆市学前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发展研究,从制定政策保障、营造社会氛围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融合教育已逐渐成为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主流。"融合"不是简单机械地将自闭症儿童安排在普通学校的班级就读,而是让他们真正地接受教育。目前,我国融合教育在推进落实过程中的情况不容乐观,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本文试图在分析我国自闭症儿童教育需求的基础上,探讨现阶段国内融合教育面对的困境,提出建议,供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莉 《辽宁教育》2022,(18):46-49
海安市特殊教育学校在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原则的基础上,以帮助自闭症儿童更好地融入于普通班级学习为核心,开展融合课程支持体系建构研究,探索并研发了课程本位评估方法、多维课程体系搭建方法“、通用教学差异性设计”模式、《通用设计指南》,较好地破解了融合教育学科课程教学落地难的问题,促进了教、学、研的同步推进。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目前尚缺乏独立设置的专门招收自闭症儿童的学校,因此自闭症儿童大多在特殊学校或普通小学与其他类型的特殊儿童或正常儿童一起学习。而自闭症儿童在社会交往和沟通方面的缺陷以及存在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模式,使得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其他儿童有很大差异,如他们往往不能认真听老师讲解、回答老师的问题、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除此之外,他们  相似文献   

12.
入学准备是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自闭症儿童的社交互动障碍与行为问题使其容易受到入学准备不足的影响,对参与融合教育造成困难。目前国外通过课程和量表两种方式评估自闭症儿童入学阶段的优弱势,基于学校和家庭方面开发了多种早期干预项目,为我国开展自闭症儿童入学准备关键影响因素、评估工具研究、探索入学准备的早期干预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用生态课程的观点和原则来探讨自闭症儿童在学校中的教育模式。介绍生态课程的内涵、实施的必要性和实施的意义,从生态课程观的角度来设计自闭症儿童在学校中的教育模式,并对生态课程的学校教育模式的结构、教学环节和操作流程进行了说明,并讨论生态课程在自闭症儿童学校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普通学校融合教育是当前特殊教育的发展重点。江苏省常州市聚焦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切实做好特需儿童筛查、评估、安置及转衔工作,扎实开展融合教育课程调整,为特需儿童提供个别化教育,及时进行特需儿童功能性问题行为分析和干预,并通过加强特需儿童班级管理来营造适合特需儿童健康成长的融合环境,聚力打造具有常州特色的融合教育新样态。  相似文献   

15.
徐佳馨  高慧 《科幻画报》2022,(4):186-188
随着融合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推进,我国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自闭症儿童的幼小转衔是融合教育的关键环节。经过对国外自闭症儿童从学前教育机构过渡到普通小学的幼小转衔相关问题及经验的探讨,以期为我国自闭症儿童的幼小转衔提供借鉴,促进自闭症儿童的成功转衔。未来我国要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立法保障,规范自闭症幼儿的转衔计划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多举措支持自闭症幼儿向教室环境过渡,教师应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推进多方合作。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教育》2016,(2):104-112
自闭谱系障碍儿童被称为"特殊儿童之王",基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核心缺陷是"社会性"发展的缺陷,融合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我国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自闭谱系障碍儿童进入普通学校普通班级就读,但近年很多新闻报道这些儿童在随班就读过程中遭遇到困难,甚至被普通家长联名劝退。因为实现真正的融合,并不是简单地将特殊儿童安置在普通教育环境,还需要同时提供系统性的综合的持续的支持和相关服务。本文运用综述研究、实地观察等方法,对美国小学阶段自闭谱系障碍儿童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构成和运作机制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我国建设自闭谱系障碍儿童融合教育支持体系提供参考和建议,来提升自闭谱系障碍儿童随班就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自闭症又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在1943年首次被利奥·坎纳报道。近十年来,自闭症患儿的数量迅速增加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随着对特殊教育的关注,轻度自闭症儿童在普通幼儿园接受融合教育的方式正在推行。在学前融合教育中,我们针对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的提升,尝试了通过角色游戏克服社交障碍、提升社会交往能力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连福鑫等在《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第4期介绍了美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支持策略。社交和学习困难是自闭症儿童进入普通班组后面临的重要挑战,美国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支持干预项目以提升自闭症儿童在这两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一所融合教育机构中班幼儿为观察对象,以一名自闭症儿童为中心,采用观察法观察和分析其余普通幼儿与该特殊幼儿的互动研究状况。结果显示:融合教育对于普通幼儿所带来的益处远远大于融合教育对于特殊幼儿所带来的益处。融合活动会促进普通幼儿的社会性交往,普通幼儿与特殊幼儿的互动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老师在中间作为桥梁,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  相似文献   

20.
从自闭症儿童的两大核心特征出发,认为培智学校自闭症儿童教育的重点应为社会交往/沟通能力培养和良好行为规范养成。目前,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安置形式、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可能无法完全满足自闭症儿童的核心教育需求。有必要在培智学校单独设置社会交往/沟通课程,并提高其占总课时的比例;努力建构培智学校积极行为支持预防体系,形成问题行为管理及良好行为养成的显性与隐性课程;积极开展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训练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游戏法、情境教学法、人际关系发展介入法、关键性行为反应技术、视频示范等适用于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沟通发展及良好行为养成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