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题作文对于我们广大农村地区学生来说是较大的一个难题,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对这一教学问题有以下几点思考。一、把握文体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还得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有的同学观察能力强,生活积累丰富,不妨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断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同学想象丰富,擅长编写故事,不妨写写童话、寓言或科幻小说;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强,擅长推理,不妨…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为数不少的学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甚至厌烦的心理。其主要表现为语言贫乏、无从下笔;对例文机械模仿,缺少真情实感,无病呻吟,毫无创新。这严重影响着作文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实践证实,在作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善学习情绪、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果说,真实是作文的生命,那么情感就是作文生命的源泉。学生作文如若缺少真情实感是不足以打动人的,更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当今的作文教改倡导健康文化,解放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教会学生如何在作文  相似文献   

3.
刘春梅 《阅读》2015,(4):19-21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生活中丰富见闻,体验感受,汲取"活水";阅读课上,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评价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通过自评、互评、联评等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优化习作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 2+1 '绿色作文教学"就是利用2堂作文课和1堂语文课进行作文训练和目标达成,并以"情趣化和个性化"为原则,使学生愿意作文、乐于作文、合作作文,为做人而写,伴人生而在,改变老师批阅作文的陈旧方式,体现以师生为本的绿色作文教学观.其要点是在单元作文前一天,一般让学生自己审题,试着作文,使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暗示和具体要求的条件下,轻松自在地写作;学生朗读作文,自请同学进行点评和交流,教师只起点拨和参谋的作用;学生自改互改,参与作文修改的全过程;教师轻松审阅,及时激励.学生在积极、娱乐、情趣、交往和合作中学习作文,塑造个性,实现了人的价值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作文教学强调教师全面、细致的批改,在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以实现。而作文评改教学就是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中去,实现对作文的二次构思,修补或重新调整其第一构思,提高其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于漪作文教学思想的核心是教文育人,即通过教作文让学生受到春风化雨般地熏陶感染,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做人。将作文与育人融为一体的教学思想对新时期的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切文学作品皆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一切创作的土壤。我们学生作文也不例外 ,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这就需要我们学生有观察能力 ,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要充分发挥学生各种观察角度 ,立足点不同 ,观察点也就不同 ,所写到的同一件事的目的及写作思路就不同。思维过程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有对素材的筛选、提炼和加工等多项活动。因此 ,写好一篇作文 ,学生必须具有观察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呢 ?我在教学中摸索出以下几点 :一、学会观察、丰富生活作文教学虽然把重点放在课内 ,却涉及到学生的整个生活实践。生…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实施快乐作文教学法,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使学生由怕写作文逐步变为乐写作文,且有话可写,写得有个性、有新意;要鼓励和指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让学生逐步学会修改作文,提高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几乎占去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指导则是整个作文教学的关键。作文指导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每次作文的成败。学生写作前,教师应当给以切实有效的指导。那么,作文指导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下面就我个人的教学经验谈谈。一、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没有材料可写”这是学生作文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教师有意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能力,这才是解决学生写作缺乏材料的有效措施。指导时,要注意引导他们细致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学会从观察中发现以前未发现或未曾留意的细节;另外还要引导他们多动脑,通过…  相似文献   

10.
看图作文是在仔细观察画面形象的基础上,依据画面内容,表达一定思想意义的写作形式。经常练习看图作文,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想象和表达等能力。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小学生看图作文往往有两个弊端。其一是画面说明式我们曾用下面四幅图让学生以《帮老大爷送米》为题练习写作。  相似文献   

11.
<正>中学语文教学对高中生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是: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深刻,即具备一定深度。文章的深度与写作者思想深度密切相联,而思想深度来源于对事物所作的具一定深度的观察,来源于对所观察到的事物作具一定思辨性的理性分析。因此,提高高中生对事物的观察与思考能力,使之达到一定的深度,是教师引导学生作文的第一步。一、观察需要发现观察是作者凭借感官知觉自然和社会现象以获取写作材料的过程。作文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而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对社会  相似文献   

12.
在作文应试中,要想使自己学生的作文具有理论的高度、历史的厚度、视野的广度及针对现实的力度,而且语言问金烁玉,让人读之能启开心扉,增任见识,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基本能力的训练上。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关于写作教学的要求和教学实践的体会,笔者认为基本能力的训练应着眼于以下四个方面:一、观察是写作的材料基础作文训练,首要的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基本功,让学生时时处处做有心人。指导他们要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迅速储存,积累材料;做到在写作时准确反馈,还原事物的基本面貌,这样长久地坚持训练,能够锻炼学生…  相似文献   

13.
岭南文化题材作文教学是以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将近在咫尺的地域文化教育资源引入课程,让学生以更宽广的视野,更自然轻松的态度进行写作活动。本文以一个实践者的角度,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材编写"几方面阐述以岭南文化为题材的作文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4.
技校的学生大多数对作文不感兴趣.翻开他们的作文,内容单调、词汇贫乏.有的东拼西凑,套话连篇;有的敷衍塞责,胡诌几句.学生的写作水平距离教学要求和将来的实际工作需要相差太远.而他们对作文的态度又极不端正.一到写作文就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实在是面对老师的严厉面孔,家长的训斥没有办法,才硬着头皮写的,这就更增加了作文教学的难度.经过仔细分析探讨.我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老师教学的程式化.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讲时代背景,接着划分段落,分析段义,然后是总结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千篇一律.学生学得腻烦,老师教得没劲.这样无益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了.二是学生完全脱离生活去作文.平时不注意观察事物、积累素材,头脑空空的,作文自然没有东西可写.三是有些命题作文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如有位老师让学生当堂完成一篇题目为《马》的观察作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作文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以真实生活为逻辑起点的崭新写作教学尝试和探索,但作文教学还是一个"老"问题:作文观念破则破矣,作文训练却无序可依,随意散漫,高耗低效;作文指导仍目中无人,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鲜活的生活气息;学生依然怕写作文,觉得无话可写,面对文题,思路枯竭,只好搜肠刮肚,随意编造;学生作文依然贫血缺氧,千人一面,千腔一口,认识反映生活水平低下,素养缺乏.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语文素养的关键所在。作文教学应注重多元化的评价,使学生学会赏识、评价语言,在同步发展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和写作能力中提高写作兴趣和能力。使学生在阅读、欣赏、评价、修改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写作能力,采用互评互改、上好作文指导课、教会写作方法发展成让学生自能修改作文等策略,引导学生在评、改中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一直被视为一大难题。面对作文,老师常叹难教,学生更叹难写。部分学生甚至谈作文色变,望作文生畏。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克服面对“作文”产生的恐惧感,培养起他们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乐于作文,轻松作文呢?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让学生作文快乐起来,就必须解决以下问题:一、有内容可写,学生就乐于动笔每次让学生作文,拿起笔碰到的首要问题便是“写什么”?没有东西可写是最令学生头痛的一个问题,但它却是一个普遍现象。真是现在的孩子生活太单调了吗?我看不尽然,相比之下,当代孩子的生活远比以前…  相似文献   

18.
一、以生活为本源,感悟生活作文大凡教师都知道,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有源头才有活水,源头是活水之源,活水是源头之续,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生活为本源。教育部新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生活为本源”的作文教学理念,深意明了地告诉我们,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作文教学创新模式,学生作文该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我们的人,我们的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接触自身的衣、食、…  相似文献   

19.
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德育和智育一起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中学教学中特别是作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有益于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的习作,有利于学生情感的释放和健康心理的形成。但是,现在学校教育中盛行的功利取向的美育观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以美怡情,开启学生情感之门的良好作用。本文从美育的情感本质入手,着力于探讨中学作文教学的美育功能与学生情感解放的关系,希望以此为切入点,利用作文教学的美育功能创设学生的审美心境,解放学生的内心情感。  相似文献   

20.
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利用学生试验和演示试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