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张蓉 《青海教育》2005,(9):63-63
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搏斗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2.
技击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在中国的传统武术文化中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攻防技击技术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等民族文化特点。1988年全国武术专题论文研究会对武术作出了文字定义:“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定义阐明了武术的体育性质,同时又表达了武术的民族特点。中国武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神形兼备的套路,还是具有对抗实战的散手;始终围绕着武术技击的价值和规律发展的。技击是中国武术的本质特征,它是一项特殊的对…  相似文献   

3.
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本文主要就武术文化中传统武术和武术传统的概念进行辨析,并探讨具体的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4.
戚小冬 《考试周刊》2013,(17):90-91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运动和对抗运动为形式的中国民族体育运动。在古代,武术是为军事服务的,它是战胜对方、保护自己的有效武器。在民间,武术是人们用来锻炼身体、防身自卫、保家卫国的方法和手段。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武术这一以技击为主的运动,逐渐演变成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并以散手和套路这两种运动形式向前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搏斗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6.
路明  杨福波 《教书育人》2001,(16):26-27
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的动作为素材。即有搏斗运动,更有套路运动,攻防技击性溶为一体,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通过武术课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实质,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协调性,灵敏性等素质得到提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顽强进取和拼搏精神。1.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如何提高武术基本套路《青年长拳》的质量,我们着重抓教师的素质,书写教案,…  相似文献   

7.
陈浪波 《职教通讯》2012,(17):39-41
武术是集健身、修身、防身为一体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其内容丰富精深、社会价值广泛,文化色彩深厚,加快武术运动的普及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运用访问调查、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五指山市中学生进行武术课兴趣与动机进行了调查,了解五指山市中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状况,分析了影响学生兴趣与动机的形成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促使中学武术教学质量和武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瑰宝和精萃,是一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运动项目。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积反映和产物再现。其文化特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哲理性。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哲理的体育项目,它吸收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并把它作为自身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武术区别于西方体育项目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9.
武术是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代表性.技击是武术的基本特性,传统武术技击更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武术技击特性.武术商业化是现代武术发展的必然过程,在当今社会,竞技武术在我国体育体制的影响下和各种政策的扶持下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对武术动作与运动形式及技击性的辩证关系的讨论,得出:套路和搏斗是武术的运动形式,是武术动作的外部表现方式,武术动作是运动形式的基础和内容,运动形式和武术动作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踢、打、摔、拿诸法是武术动作的表面特征,动作具有技击性是它们的内在联系,这种表面特征和技击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针对目前武术教学形式单一、文化特色不明确、武术技击方法不够突出等方面的不足,提出建立技术与文化相互统一的传统武术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传统武术在拳种特点、文化特征、武德应用等方面的文化优势,达到传承传统武术、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挖掘传统武术的优秀技击方法,科学创编传统武术套路,注重传统武术的实际应用,以传承民族文化为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武术是我国的传统运动项目,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的今天,普通高校应关注武术教学的推广,以多元化发展为目标,用创新的方法焕发武术教学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陈荣锋 《考试周刊》2012,(73):124-125
课间操作为学生课间休息所采用的一种积极性调节方式,已在我国开展了几十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课间操的内容、结构和形式已不能完全适应中职教学改革的需要。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如果将武术变成若干套路。作为课间活动在中职学校推广.具有别的运动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现代竞技武术运动中的技击性进行了探讨.现代竞技武术是竞技武术套路与对抗两种运动在竞技中的体现,套路主张健身、表演、欣赏,淡化了攻防技击;现代竞技武术运动作为武术的一部分,同样应具有其本质特征--技击性,但其技击性有随着竞技武术的发展而淡化的趋势.为更好地发扬光大中华武术,体现武术运动的技击性特点,就应该在它的本质特征上发展创新,遵循武术是"武",而不是"舞"的基本原则,使中华武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它融健身性、技击性、表演性于一身,它的形式、内容和方法,都体现着中国古典的哲学理念、审美观点、伦理道德、兵法思想等丰富的传统文化。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启发学生兴趣,努力探索"兴趣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创新教学人手,发展学生的个性,陶冶学生的情操,使每节课都在欢乐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对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点来谈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培养。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武术教学的任务或目标、课的组织形式和手段、考评的内容体系等,都要进行调整、改革,以适应新的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教育思想的变革。 一、问题的分析 众所周知,武术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武术的防身自卫、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及娱乐的多种功能,使得武术运动对人的教育有很大的空间。武术在学校体育中的价值,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体育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受前苏联的学校体育的影响,武术教学突出对学生运动技…  相似文献   

17.
武术选修课能有效地增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章结合武术选修课的教学实践,深入研究武术选修课有效教学的路径.得出以武术礼仪、漂亮示范、技击之美、专门用语、考核评价等方法,是实现武术选修课有效教学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一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 ,以徒手和器械的攻防动作为主要锻炼内容 ,兼有攻法运动 ,套路运动 ,格斗运动等多种运动形式的具有民族特征的现代体育项目。武术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是我国近代体育中的传统体育项目。中华武术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内涵丰富 ,博大精深 ,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新中国成立后 ,古老的传统武术获得了新生 ,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1953年被列为正式体育竞赛项目后 ,得到全面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在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好形势的推动下 ,武…  相似文献   

19.
武术套路是中国武术特有的重要代表形式。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武术套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对武术套路的本质特性——攻防技击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武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其技击性由盛到衰这一变化,使得武术套路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运动技术特征,它所蕴含的文化和精神内涵也更加深厚。  相似文献   

20.
竞技武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竞技武术是相对于传统武术而言,本来武术是我国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技击为内容,以套路,搏斗为表现形式,来增强习练者的体质,培养其意志。后来随西方体育传入中国,武术受到竞技体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了现代竞技武术。本文试从竞技武术的国内,国外发展现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