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1 毫秒
1.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业务学习时,我有幸观看了徐州大马路小学邹凯老师执教的《赶海》录像。其中邹老师对学生的一句问话:“老师说明白了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乍一听来,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可仔细一品味,我们不难发现:“老师说明白了吗?”是教者对自己的要求。如果学生没听明白,那当然是老师没说清楚,或者没提醒学生听,老师可以重说。这充分体现了教者对学生的尊重。“大家听清楚了吗?”或者“同学们听明白了吗?”这往往是教者对学生提出的质问,我已经说清楚了,你什么原因没听清楚?虽然也可以重说,但责备已很明显。学生就是没听清楚,也不…  相似文献   

2.
关于真理与谬误的关系,学术界已讨论了几年,现在几乎无话可说了。但本文想就此再说几句话,以求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更清楚明白的认识。笔者认为,真理与谬误是相互包含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也不否认“真理不包含谬误”的观点。二者并非水火不相容。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把说话称之为言语,“所谓言语,就是一个人运用某种语言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人在那里思维,问时就是在那里说话。”这种话是还没有说出来的,即内部言语;他还说:“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无非是说成明白通畅的语言”。这种话是已经说出来了的,即外部言语。那么说话要经历一个怎样复杂的心理过程呢?叶老说得非常明白:“起初想不清楚,那因为适当的材料(语汇)跟适当的组织形式(语句构造)还没有确定下来。什么时候才算想清楚了呢?那就是适当的材料跟适当的组织形式确定下来了,  相似文献   

4.
一年多来开展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此作了高度评价。继续深入这场讨论,是完全正确、非常及时的。事实说明,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的关健,这对于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坚持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为什么说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呢?  相似文献   

5.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运用物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 ,是中学生学物理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解释物理现象、物理事实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事实、现象中包含的规律、原理说出来 ,它的关键在于把原理、规律说清楚 ,说明白。也就是关键在于说理。初学物理的同学 ,在解释物理现象、事实中对其中包含的原理是很清楚的 ,但有一部分同学总是说不明白 ,原因在于没有掌握好一定的说理方法。说理通常采用“原理———剖析———结论”三段式 ,“原理”是指解释物理现象、事实所用的规律、原理。“剖析”是指按照规律、原理对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6.
真理进行时     
在很多人眼里,真理如同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神秘,它是哲学家圣瓶中的清泉,永远成不了普渡众生的甘露,所以有一位作家嗟叹:“这世间有许多像锦缎一样美丽的道理,却织不成彩衣。”其实不然,真理的发现与应用是普遍的,从广义上说,一切正确的或是良心可接受的皆可谓之真理。因此可以说,真理为生活的方方面面所涵盖,它就像黄金,存在就是为了发光,为了体现自身的价值。它的时态只有一呈种——现在进行时。恩格斯在为《资本论》作宣传的时候说过:“真理一经发现,就立刻表达出来,它的存在性与指导性是一切谬误所不能掩盖的。”诚然,是真理就不应该束…  相似文献   

7.
狐狸自称是上帝派来的神父,到处宣扬“真理”。一天,狐狸遇见了活蹦乱跳的兔子。它挡住兔子的去路,说:“根据新编《真理》第77条规定:兔子是弱小动物,为安全起见,应受狐狸的保护。而兔子不可忘恩负义,要随时听从狐狸指挥。这是真理,你听明白了吗?”有一次,狐狸从鸡窝里叼到一只鸡。它对吓得发抖的鸡说:“我实在不想吃你,可是——”狐狸从口袋里掏出一本书来,接着说:“因为新编《真理》第88条规定:鸡应该孝敬狐狸,对狐狸无私奉献。这条真理,我不敢违抗,可又不愿伤害你。唉!我只有一死了。”说着,它向旁边的一棵树上撞去。善良的鸡被感动了,忙…  相似文献   

8.
一、造句意思要明白有个学生用“诚实”一词造了这样一个句子:“列宁是个诚实的孩子。”这句话说得不明白,没有把语言环境交代清楚,列宁是革命领袖,怎么是孩子呢?这句话应该说成: “列宁小时候是个诚实的孩子。”这样的例子很多.如用“越……越……”的句式造句.学生往往造成  相似文献   

9.
关于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问題,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早就有科学的论述,毛泽东同志又作了肯定而明确的解答。毛泽东同志指出,思想理论是否正确,只有在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即让理论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证明,“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此外再无別的检验真理的办法”。毛泽东同志在这里特别用了“只能”、“再无別的”等斬釘截铁的语言,突出强调了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彻底坚持了真理标准问題上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对于这个问題,我准备从以下兩个方面来淡一些粗淺的体会。第一,对真理的检验究竟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完成检验? 在唯物主义看来,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真理性的认识就是主观正确地反映了客  相似文献   

10.
一、从训练中来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就是说话,它“是生活的必需,并不是生活的点缀”。如果我们降低作文教学理论的门槛,教育学生养成了“只有先说好了,才能写好”的写作思维习惯,作文就不会是如此的可怕、可憎。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说话,并且绝大多数学生平时聊天玩耍时口齿伶俐、思路清晰、绘声绘色、很有口才。我先鼓励学生说,不限制也不指责,内容随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定,自己想说的话、见闻、感受和想象均可,充分地展示自己,随后再要求写下来。当学生能说清楚说好了,自然就能写明白写好。听说是读写的根基,小学低年级的写话和口语交际尤为重…  相似文献   

11.
真理问题是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对波普尔的“真理观”作一初步的探讨。一、关于客观真理的问题列宁说:“有没有客观真理?就是说,在人的表象中能否有不依赖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又说:“当一名唯物主义者,就要承认感官给我们揭示的客观真理。”波普尔认为,“真理是与事实相符合,”“就是它与事实一致。”这一观点大体上与  相似文献   

12.
教参上说这道题“有一定的思考难度”。实施起来的确困难重重。这道题渗透的是推测思想和可能性的知识。而学生到了三年级才接触“可能、不可能、一定”。一年级学生搞不明白.怎么一会儿篮子里是苹果,一会儿又变成梨了。他们认为里面摆的就是一种情况,要想跟他们解释清楚真是不容易。  相似文献   

13.
可笑星     
学语言就是要多听英语课时,老师完全以英文讲解,学生不大听得懂,要求他加一点中文补充。老师站在训练学生听力的立场上说:“不要害怕听不懂,学语言就是要多听。你们每天听我说英文,时间长了自然就明白了。”这时有个学生忽然说:“可是我每天听小狗叫,也不知道它在说些什么?”可笑级别:借口小华不爱上课,总是找各种借口请假,有一天他又想请假了,假条上写着“出殡”两个字。老师说:“都上初中了,假条都填不清楚,回去写清楚。”第二天小华又把假条送回来,得意的说:“老师,这下子你该准假了吧!”只见假条上大大地写着两个字…  相似文献   

14.
学生有“疑”,教师能解“疑”,这自然是教师的一种本领.但是如果仅限于“解疑”,以为学生无疑了便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则未免有失偏颇. 宋代学者张载说:“有不知者有知,无不知者无知”,“于不疑处有疑,放是进矣.”这个观点用在教学上,那就是: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解疑答难,使其清楚明白,还要引导学生在明白之后有所前进,找出新的疑难问题,这样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那么在教学中可采用那些方法质疑呢?  相似文献   

15.
不清楚之处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者赫胥?每有一次在课堂上问他的学生,他讲得是否都清楚。其中一个j生回答说:“老师,只有一部分不清楚,也就是您站在我和黑’丘中间,遮住我视线的那部分。” 赫胥饕风趣地说:“亲爱的学生,我已经用了最大的力气使我讲清楚,但是看来我却没有本事把自己变成透明的。”不清楚之处  相似文献   

16.
黄素辉 《考试周刊》2011,(29):118-118
英语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语言,其应用形式也不外乎就是听、说、读、写。学一门语言,其第一步就是听力,只有听清楚、听明白了,才能逐步发展其说、读、写能力。现结合本人多年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分析英语听力教学在中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正确的感性认识是不是真理”这个问题反复被人们提出来讨论,有人主张只有正确的理性认识才是真理,有人认为正确的感性认识也是真理。从双方的争辩中可注意到,致使双方争执不下的原因在于流行的教科书及一些工具书上有关真理问题的论述是不一致的,而双方的实质分歧则在于没有明确“真的”与“真理”的根本区别,“真的事理”才是真理,因此,正确的感性认识虽然是真的,但并不因此就是真理  相似文献   

18.
健康无价     
健康的人不知道健康的珍贵,只有病人才知道,或许,这是一个只有病人才明白的真理。自打我出生以来,就一直“大病不犯,小病不断”。爸爸、妈妈为此伤透了脑筋,而我本人,更是觉得自己没出息,动不动就得进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耗时多,收效却甚微,问题出在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缺少写作素材,还是心中有话却难以表达清楚?是教师的条条框框太多,束缚孩子们的思维,还是教师的指导、评价方式缺乏针对性?笔者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应放飞儿童的心灵,只有让学生明白他们的生活就是巨大的写作金矿;只有让他们明白写作就是写自己的生活、情感和想法;只有让他们明白作文就是拿起笔来说话,学生就不可能没有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2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问题,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古今中外,众说纷纭。中国古代,儒家主张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作为衡量一切、检验一切的尺度。“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违犯了孔子所维护的“周礼”,就是“大逆不道”。欧洲中世纪,以《圣经》的教条作为真理的标准,触犯《圣经》的就是“异端邪说”,就要受宗教裁判,甚至绞刑、火刑的惩罚。资产阶级曾提出“多数人同意”、“共同的意见”作为真理的标准。到了帝国主义时代,又有实用主义的真理标准,所谓“有用即真理”,等等。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