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某公司的一条儿童三轮车装配生产线的个案分析.对现有生产线进行了现场观测以及改善。说明了基础工业工程技术在生产线平衡改善中的作用.运用秒表测时的方法,找出瓶颈工位,对工位进行了合并和重组,通过对瓶颈工序的分析,最大限度地将瓶颈工序的动作分配到其它非瓶颈工序,提高儿童三轮车装配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湘南学院学报》2021,(5):43-50
针对马鞍山某企业机油滤清器生产线现存的问题,通过对工艺流程、设施布局等调查分析,运用鱼骨图、5W1H等工具方法对生产线不平衡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对生产线各工序进行作业测定,计算标准工时,得出瓶颈工序,提出更换设备、流程优化、人数变动的改善方案;利用Flexsim建立生产线系统仿真3D模型,验证改善方案的可行性,改善后机油滤清器生产线平衡率达到90.00%.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系统仿真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Flexsim系统仿真技术模拟在生产过程进行平衡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而生产平衡是工业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如何对企业的各种资源如人员、设备、物料和能源等进行合理运用,来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运用Flexsim系统仿真技术可以发现瓶颈问题,有效提高产线平衡率。本论以QF公司的生产线为研究对象,运用Flexsim系统仿真技术对其进行生产线平衡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为核心,选取AIP公司轮胎生产线的优化作为本次研究案例,首先,通过绘制现状价值流图,达到生产线的现状可视化,分析工艺布局与物流和信息流的活动,找出当前生产模式中存在的增值与非增值环节;其次,运用精益思想和工业工程的方法,对生产流程进行分析与改善,引入看板拉动式和连续式生产等方法,以节拍平衡方式进行生产,压缩非增值时间、消除信息阻碍、减少作业人员和在制品库存等,使生产周期及产能得到有效改善;再次,采取工序重组、流程优化等改善手法,对生产流程进行精简,并绘制未来价值流图作为重点改善方向,从而实现生产线的再设计;最后,通过价值流图的前后对比发现:企业产能、设备利用率及生产周期改善显著,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实践证明,价值流图分析技术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方法,是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的有力工具,值得广大企业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为核心,选取AIP公司轮胎生产线的优化作为本次研究案例,首先,通过绘制现状价值流图,达到生产线的现状可视化,分析工艺布局与物流和信息流的活动,找出当前生产模式中存在的增值与非增值环节;其次,运用精益思想和工业工程的方法,对生产流程进行分析与改善,引入看板拉动式和连续式生产等方法,以节拍平衡方式进行生产,压缩非增值时间、消除信息阻碍、减少作业人员和在制品库存等,使生产周期及产能得到有效改善;再次,采取工序重组、流程优化等改善手法,对生产流程进行精简,并绘制未来价值流图作为重点改善方向,从而实现生产线的再设计;最后,通过价值流图的前后对比发现:企业产能、设备利用率及生产周期改善显著,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实践证明,价值流图分析技术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方法,是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的有力工具,值得广大企业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有效识别港口发展的瓶颈是优化港口物流系统的前提.假设理想的后方集疏运系统,以某港口船舶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某港口的主要作业流程图基础上,综合运用基于WITNESS仿真建模与分析技术,从航道通航能力、内港区容量以及码头的岸桥数量等方面探讨限制港口生产能力提升的潜在瓶颈.通过仿真分析找出港口物流系统的瓶颈点,并有针对性的给出了提升该港口生产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的“建筑学”,它从整体上讨论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性能优化。从系统结构的角度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由处理、存储和传输三大基本部件组成,软件则通过指令系统控制硬件,计算机系统由它们有机构成;计算机系统优化就是找出系统的性能瓶颈部件并通过并行方法提高瓶颈部件性能,从而达到优化系统性能的目的。以此为线索进行教学可达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两线三段"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一直是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瓶颈.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采取"两线三段"教学模式,即学校与企业全面合作,按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两条线,分新生入学宣传、教学过程指导、毕业前指导三个阶段进行教育培养.该模式强调学生实习主要在校内进行,同时也实现了企业在合作中的利益分配,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制造业生产车间多品种多阶段生产问题,设计其生产逻辑模型和优化方案并进行仿真实验。首先运用Erlang函数设置加工时间和输出端口,通过计算队列平均产品数和平均等待时间,找出影响生产效率的瓶颈因素;进而修正车间处理器的数量,缩减其加工时间,使得平均容量明显增加,空闲时间明显减少,产品出产量有效提高;最后运行优化后的仿真模型并进行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该模型及仿真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尽管蚁群优化算法(ACO)在优化计算中已得到了很多应用,但在进行大规模优化时,其收敛时间过长仍是应用该算法的一个瓶颈.为了确保资源利用完成时间最小化和完成用户指定的最终期限延迟最小化,找到一个优化的调度方法,在计算网格中针对资源分配和调度提出了基于蚁群优化和遗传操作的混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