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存在主义的视角看狄金森的死亡主题诗歌,一方面反映了诗人和存在主义思想的许多契合之处,另一方面也让我们领悟到了狄金森对死亡独特的体验;她对死的痴迷和向往就是对永生的追求,她的死亡主题诗歌赋予和升华了生命中的真与美,永恒和不朽。  相似文献   

2.
爱米丽·迪金森是著名的美国女诗人。她于1830年12月10日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埃默斯特,终生未嫁,一直过着默默无闻、隐居的生活。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敏锐的观察和理智的思考创作了1775首诗,为世界诗坛添上了新的一页。她的诗作涉及面极广,主要包括:爱情、自然、死亡、永生与上帝。死亡与永生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题。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在不断地探索,藉以求得答案。然而,爱米丽对于死亡与永生的探讨却达到了非常的境地。在其创作的1775首诗中约600多首都涉及死亡与永生。在这些诗中,她试图向世人表达肉体所体验到的死亡,探求死亡的秘密及意义。通过死亡,探求死亡的结局。人死后是否还有生命的存在?如果有,它又是如何?如何才能获得到这种永生?爱米丽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并非病态,实际上她是在寻求生命的意义、死亡的真谛以及获得永生的途径。爱米丽一生曾亲眼目睹亲朋好友一个个相继谢世;1851年,爱米丽的四位儿时伙伴突然患病身亡;  相似文献   

3.
死亡叙述是余华小说创作的常见手段,在《第七天》中,余华延续了以往"向死而生"的主题又有所突破,赋予其对于生与死的全新理解。文章阐释了余华如何用死后的虚无世界来承接对"向生而死"的融合与转换,又以"因情而永生"、"因绝望而永生"对"向生而死"主题进行两种解读,将其作为余华对生存与死亡关系的总结与升华。  相似文献   

4.
王羲之的《兰亭序》在美学上的意义,还没有引起研究的重视;而其“兴怀”说,实际上是对美感准确而全面的表述,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以中国古代特有的方式概括了美感的体验,说明了美感是主观与客观的遇合,既是瞬间的又是永恒的,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是一篇古代重要的美学论。  相似文献   

5.
净乐宫建筑的图案艺术,是具体而丰富的事实材料.图案艺术与净乐宫建筑于瞬间永恒、超越时空的心灵颤动中,将与人的生命和价值关联、与丰富的时间存在结合,将体验与构造作为生命时间的标尺,从而蕴示价值与生存意义.  相似文献   

6.
英语诗人马弗尔的《致羞怯的情人》一诗以三段论式结构全篇,其三段论的中项涉及永恒的时间与宇宙同在,即永生。事实上,这里所说的“时间”并非具体意义上的时间概念,而是以一个“意象群”的形式贯穿于全诗。诗人指出爱情与时间一样,是永恒的,并运用三段论第二格进行推理,否定了对爱情的羞怯态度,表达了爱情超越死亡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瞬间美是自然的,是理性和感性的综合.体现当代的摄影师采用摄影捕捉瞬间美,而从19世纪印象主义时期的画家开始,他们通过对色彩的深入研究来表现那一瞬间的感觉.这种美的感觉来自于对色彩把握的一种艺术形式,对色彩线条给视觉造成的刺激,同时注重个人感受,从而使作品色彩鲜明、丰富而富有个性.当瞬间色彩给人视觉造成印象和刺激的时候我们要结合此时给人的意境美,将"瞬间美"变成永恒美.不管是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达芬奇,还是现代派时期的代表人物毕加索,他们都非常注重客观色彩的处理与把握,并且将客观和主观色彩联系起来,用于客观事物之中,使主观情感更好的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从"月出"到"月落",这是个周而复始的无限时间;从"碣石"到"潇湘",这又是一个地北天南的无限空间。个体生命在春、江、花、月、夜的瞬间体验中,以生命体验为翅膀,不断把自己的过去投向未来,超时空,跨生死,化瞬间为永恒……这便是强烈的宇宙意识和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情感,这样个体自我遂与永恒化二为一。  相似文献   

9.
论油画风景写生中的意境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秀风景画的“源头活水”是大自然与艺术家真实情感的体验和流露熏是在写生中通过体验、观察、感悟。境是生活现象的客观反映熏意是艺术家情感、理想的主观体现熏意境是在主客观两方面的有机统一,是生活的真实转化为艺术的真实,是艺术家情感与形式美感的有机结合。一幅风景油画如果没有意境熏就等于没有灵魂。“意境”是风景油画的主题、是灵魂。一切意境的形成都是以情感为基础熏情又是意境核心。  相似文献   

10.
在强调有机整体的生态时代,人首先应当意识到自我身体的有机整体性。人之身体的生物性与精神性两种机制的不同特征,表明人的自由仅在于意志层面,并且,仅在于是否接受已经显明的应然引导。身体作为裸露的灵魂,表现着身体存在的实然状态,其生物性的神圣预设性质使人在向死而生中渴望永生,指向存在的应然。必死的身体作为非存在的生存,其应然存在必然是超越死亡的永生,所以,身体的生存目的和意义在于实现身体的永恒。当身体生存与这个应然存在目标结合时,人们所追求的道德生存与和平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1.
卡夫卡与犹太人生存境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夫卡是20世纪西方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因表现出人类生存意义的悲剧性和荒诞性,被西方人认为是给人类指引痛苦的人。文章认为,卡夫卡作品能够表现出如此深刻的主题,是因为卡夫卡与现代派作家除了面临共同的客观世界(现代巨变的社会)之外,作为犹太人后裔的卡夫卡,犹太人特殊的生存境遇和他个人作为犹太人的生存体验构成他对现实主观体验的一种特殊激情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审美的瞬间的分析,可以揭示伽达默尔解释学美学的时间意识。在伽氏看来,审美的瞬间在本质上是一种充实的属己的时间;它在日常时间的“中断”中形成了自身的连续性:其思维的内在逻辑是解释循环;在审美体验的瞬间,于流逝中把握到永恒,最终实现了真理的显现和意义的生成,从而完成这一定居过程。  相似文献   

13.
“我长大了”是幼儿园常见的活动主题。对于这样一个在人与自我关系维度中设计的主题,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它属于情感体验活动。这种性质定位使该主题的教育价值、目标实现方式、教育过程等与科学认知类主题有明显的不同。情感体验活动的价值不是追求精确的、惟一的和客观的知识,而是希望儿童在对生命、对生活、对自然、对世界的感受和体悟的基础上,自己发现和建构新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具有丰富多样性和主观内在性,所以“我长大了”这个主题的教育结果不应该是要求孩子知道“什么是长大了”,以及对“长大”有确定的理解和惟一的感受。案例中…  相似文献   

14.
死亡是史铁生作品的主题之一。从身处残疾求死到思索死亡再到超越死亡的生命体验,“死亡意识”贯穿在他创作的始终。21世纪开始,史铁生也创作了少量诗歌,此时的他,已经过艰难的探寻找到了活着的理由与方式,对死亡持有达观的态度。他的诗歌用一种超然、轻的态度看待死亡,审视死亡与永生的关系,给死亡带来了美学和彼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保华 《天中学刊》2009,24(4):94-96
人类精神史上的"死亡意识",归根结底就是寻求赋予有限人生以永恒的意义或价值的形而上思考.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浪漫主义作家们秉承着德国浪漫哲学的影响,以"死亡"为维度,在超越性的哲学沉思中表达了对自我生命价值、存在的终极意义的探寻.  相似文献   

16.
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客观的自然景物即"物象"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赋予它灵性,便成了浸透着主观意愿的"意象"。意象对于诗人创造意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意境总是先从感  相似文献   

17.
死亡是博尔赫斯作品永恒的主题之一.本文以博尔赫斯短篇小说《永生》为例,同时联系加缪《西西弗神话》中的存在主义精神结合分析,可以看出博尔赫斯对死亡的哲思,对虚无主义和荒诞生活的反抗.  相似文献   

18.
获曼布克奖小说《大海》通篇弥漫着存在和死亡主题,作者班维尔通过小说表现了其向生而生与向死而生的存在主义哲学思考,旨在引导人们挣脱虚无感和缺失感的束缚,在这个充满荒诞性和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挣脱虚无、感悟死亡、寻找精神家园,坚持积极的自由选择,坚持本真生存,实现自我的生存价值,赋予存在以本质。  相似文献   

19.
历史撰述所建构的主观历史图景是客观历史存在在当下的理性化的表现形式。由于客观历史存在已经在时间流失中永远逝去不可能被最终还原,所以主观历史图景必然具有主观创造性。这种主观创造要将一定的秩序引入主观历史图景,这一过程同时就是在主观历史图景中对客观历史事实赋予当下意义的过程。并且,经过转换的意义还要被内化到当下的社会秩序当中去。  相似文献   

20.
五、六十年代苏联诗歌引以自豪的是呼应所有“永恒”主题的抒情诗。“永恒的主题”使抒情诗打破统治文坛多年的“颂体”,走向新生与繁荣。一方面,老一代抒情诗人重新得以肯定,新一代青年诗人开始崛起;另一方面,诗歌的题材更为宽泛,风格呈现多样化特征。“永恒的主题”无疑在表现自我、抒发性情方面找回了真实鲜活的生存个体———“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