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观20世纪以来元明两代词选研究成果,研究主要集中在版本整理与研究、时代研究、编者研究、作品与作家研究以及词学理论研究等五大方面。在深入考证的同时,寻绎其所蕴含的词学理论,探究其在词学史上的意义,才能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从而有效地推动元明词学研究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
谢燕 《天中学刊》2012,27(6):7-10
朱惠国近年来在近世词学研究领域多有创获,其学术观点得到了学界特别是词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清词研究方面,首次揭示了常州词派与常州学派的关系,探讨了晚清常州词派与浙西词派的共存与融合;以"传统词学的现代转化"为线索,注重从宏观的角度考察晚清民初的词风变化。在民国词研究方面,首次提出"民国词学"的概念,拓展了传统词学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方法注重将传统的实证精神与经学、政治、文化背景相结合,显示出开阔的学术视野。  相似文献   

3.
"闲人"雅歌——欧阳修词学观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湖念语》及词体文学创作中可以看出欧阳修的词学观念,即合乐可歌的体性、"聊佐清欢"的功用及"闲人"雅歌的审美理想。在词体文学音乐性、功用等方面,欧阳修与当时人们的观念毫无二致,不同的是他对创作主体审美情趣的重视,这体现在他的创作与作品整理上。欧阳修的词学思想与宋人文化高涨不无关系,有别于鲖阳居士《复雅歌词序》所主张之"雅"。欧阳修的词学观念与其创作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他在遵循词体体性的基础上提升了词的品格,为苏轼、秦观等词人提供了艺术典范。  相似文献   

4.
像大多数词人一样,王鹏运没有词学理论专著问世,但其论词不乏精辟之处,其词学观主要见于其所撰词籍序跋、涉及词论的有关词作、《词学丛书》眉批、《蕙风词话》的引述等。"重、拙、大"词学理论的发明权应属于王鹏运。通过对清季著名词学家况周颐《词学讲义》要点探源和《蕙风词话》渊源举证可以发现,况周颐词学思想的要点主要渊源于王鹏运,其许多具体的词学观也传自王鹏运,可证王鹏运其实是清季一位重要的词学家。  相似文献   

5.
《世界教育信息》2011,(11):78-78
9月24日,来自美国、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学者集聚武汉大学,举行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同推进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此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包括域外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近30年来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重大进展、唐宋辽金元明清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等。  相似文献   

6.
龙榆生是现代词学的奠基人之一。其词学观所构成的学术体系,包括三个方面:声调之学、批评之学、目录之学。实际上,这是首次明确化的现代词学体系,规划出了现代词学的研究范围。声调学关乎词的艺术论、方法论、美学特征;批评学关乎词史、词论、词家、词作研究;目录学关乎词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龙氏词学观已成为一份宝贵的词学遗产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词学大家詹安泰先生作为岭南词宗,对现代词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会议主要研讨了其学术贡献和重要地位,其词学思想和治学方法,以及部分作品的新考。会议对一些问题有了新的阐释,并提出了一些有待研究的新课题,同时深化了研究中的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8.
晚清蜀中文人张祥龄的词学著作《词论》广为人知,但对其生平与交游尚缺乏足够了解。而从廖平为张祥龄和其妻所撰墓志铭中,大致可以知晓其生卒年月等基本生平状况;他与王鹏运、郑文焯、况周颐等词坛大家的词学交游活动也可从相关词学著作中得以考见。其《词论》从词体体格、词体发展、词学风格等方面阐述了他尚雅的词学理念,而将“主文谲谏”“发展变通”观念引入词学与他的经学背景密不可分,从中可以管窥儒学思想对晚清词学的影响渗透。  相似文献   

9.
江顺诒在《词学集成》中通过对万树《词律》"未探词皆可歌之源"等进行批驳,透出江氏词学研究的用心,他的词学音律思想集中体现在《词学集成》前四卷,其中心旨意就是通过"审律考音"、"旁通曲证","以曲悟词"、"以五音配宫商"和"由工尺求旋宫之法"等方式,"寻源竟委",探寻词可歌之源,以期还原词体原貌,实现其"存前人之正轨,示后进之准则"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龙榆生主编的《词学季刊》是词学史上第一本专门研究词学的学术期刊。《词学季刊》是现代词学研究最重要的理论阵地,是联结词学家和词学活动的总枢纽,反映了现代词学在新旧文学传承过程中的生态,推动了现代词学研究体系的建构,直接影响着现代词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词学学术史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