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法律未对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进行规制,本文从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出发,分析其作为侵权行为所应具备的要件,对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在具体执行中遇到的困境提出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
郭俊 《天中学刊》2013,28(3):45-48
我国现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存在诸多不足,婚内侵权又缺乏民事救济,大量的婚内侵权行为无法得到制裁,因此出台婚内侵权责任制度尤为必要。夫妻独立人格意识的增强、夫妻个人财产数量的增加为构建婚内侵权责任制度奠定了基础。可以重点从完善现行的夫妻约定财产制、扩大适用非常财产制的重大事由两个方面,为构建我国的婚内侵权制度排除障碍。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婚内侵权赔偿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婚内侵权现象的广泛存在,不仅严重地侵犯了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与我国的法治精神相悖离。本文通过对婚内侵权行为的界定,在分析建立婚内侵权赔偿制度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婚内侵权赔偿制度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4.
论确立婚内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格独立"、"男女平等"的法律思想以及婚姻秩序的要求,在民法这一私法范畴内,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由于另一方的侵权而寻求法律保护已成为必要和可能.然而,我国现行婚姻法在追究婚内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上仍存在不足,不能对受害人进行有效救济.因此,构建婚内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确定不同的侵权救济方式,有利于消除夫妻间侵权行为不予赔偿的法律误区,有利于维护法律的统一,有利于婚姻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稳定,是民事立法进一步完善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论婚内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婚内损害赔偿应该属于侵权责任的范畴.针对婚内夫妻侵权行为,我国的法律更多的是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婚内侵权行为所引起的民事责任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了夫妻个人财产的范围,夫妻约定财产的内容、方式和效力等问题,这些规定为婚内损害赔偿提供了可能。我国立法有必要对该制度加以确认,使之与我国婚姻法修正案已确立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婚姻损害赔偿责任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婚姻法四十六条确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但仅以离婚为前提才能获得损害赔偿,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不同的压力使得婚姻家庭的主体做出许多伤害夫妻一方的事情,大多数人不愿意因此而失去自己千辛万苦组建起来的家庭,但也不愿意忍受另一方给自己带来的伤害,怎样才能在婚姻关系存续的期问内解决侵权的问题被提上日程,引起我国法律对此现象的关注,我们又该怎样界定婚内侵权责任,给夫妻双方一个明文的标准,这是我们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婚姻则是家庭的基石。婚姻的稳定,关乎着家庭与社会的和谐。然而近年来,家暴、婚内虐待等问题却愈演愈烈,给婚姻家庭和社会的和谐蒙上了一层阴影。且更为严峻的是,各国在婚内侵权领域的相关立法却几近空白。因为缺乏法律的强制力和保护力,受害者的权利仅靠道德和舆论的力量无法得到保障,也由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建立健全婚内侵权赔偿制度,以更好地保障婚姻生活的幸福安定、规范夫妻双方的权利义务,填补法律上的这一漏洞,进而促进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确立对于完善我国婚姻家庭立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但该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一直为法学界所争议。本文通过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进行深层次的分析,重点就婚内侵权及举例责任问题的立法完善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的司法实践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婚内侵权行为进行民事法律救济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婚内侵权行为的救济对象是以配偶权为主的人身权和特定的财产权;当前我国应当构建完善的婚内侵权民事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常有婚内侵权行为的受害人无法得到应有救济的案例,无救济即无权利,这与我国法治精神相悖离的。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夫妻个人财产权的确立以及公民维权意识的增强,我国立法建立婚内侵权赔偿制度是必要的,亦是切实可行的。同时,应建立相关配套设施,如配偶权、非常财产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