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本师     
俄国安特列夫有一个剧本叫做“人的一生”,用五个场面表现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历程。在剧本中,“人”的背后常常站着一个象征运命的“灰色的人”,旁边燃烧着一根象征生命的烛火。故事记得是这样的:第一幕在灰黯的房子里,“灰色的人”来等候诞生,一群老妇在室内忙碌着,在产妇呻吟间,“人”呱呱坠地了! “灰色的人”静静地燃着烛火,显示着又一个生命临到地球来了。第二幕,在贫困窳陋的房子中,蜡烛已点了三分之一,“人”与年轻的妻厮守着忍受饥饿,但他们年轻,恋爱比食欲更  相似文献   

2.
陈正宏 《生活教育》2012,(13):54-56
新课标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对习作做出这样的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显然,我们需要的是来自生活的真实的情感表达。如何写出充满生活气息、富有真情实感的习作呢? 关注生活。练就一双慧眼生活是一种客观存在,无论你关注与否,人总是在生活着。“一花一世界”,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一个自足的世界,都需要阳光,需要理解,需要肯定,需要实现A己的生命意义。少年儿童的生活看似枯燥无味,“家庭——学校”两点一线,其实他们的生活依然丰富多彩。可我们教师却误认为他们的生活单调乏味,  相似文献   

3.
古今中外的教育,本质上分为三大体系,第一体系就是家庭教育。家庭的存在和家庭教育的实施.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它决定着生命的诞生.养育着生命的成长,实施着生命体的全面基础性的“初加工”。每一个幼小生命最终是从家庭走向社会.成为社会继续延续生命的使者.无论学校教育有多么现代化的设施,对学校而言,学生入学前的基础素质.  相似文献   

4.
卡夫卡的“原罪”观主要是来自于犹太文化传统。犹太教的“原罪”论与基督教的不同,体现了两个宗教信仰体系之间的差异。卡夫卡主要在家庭生活中形成了犹太化的情感心理结构。对于人的本质、人的历史和世界图像的理解,两个宗教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卡夫卡对于自身的犹太文化底蕴的自觉有一个逐渐明晰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巴金语录     
关于“爱”是什么东西把我养育大?首先在我头脑里浮动的就是一个“爱”字。父母的爱,骨肉的爱,人间的爱,家庭生活的温暖。我的确是一个被人爱着的孩子。……我爱着一切的生物,我愿意擦干每张脸上的眼泪;我愿意看见幸福的微笑挂在每个人的嘴边。我的心里怀着一个愿望,这是没有人知道的: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个人都有饱饭,每颗心都得到温暖。我想擦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再让任何人拉掉别人的一根头发。生活并不是一个悲剧,它是一个“搏斗”。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我快要走到生命…  相似文献   

6.
电扇的价值     
“一台电扇值多少钱?”张教授授课时,这样问道。面对七嘴八舌的回答,他说:“一台电扇通常是有价的。但有时,它所体现的真情,是无法估价的。”随后,他讲了下面这个故事……三十年前,一场只有十来人参加的婚礼,见证了一个特殊家庭的组建。说特殊,是因为夫妇俩都身患残疾,丈夫的脚走动不便,妻子双目失明。但夫妇俩相亲相爱。一年后,一个小生命诞生了。是个儿子。如果日子就这样过下去,生活也就很平常了。然而,厄运突然降临到这个家庭:一次归家途中,丈夫不幸遭遇车祸,离开了他热爱着的生活和他牵挂着的妻儿!失明的妻子在一次次哭昏过去后,咬着牙…  相似文献   

7.
生命、生存、生活是人成之为人的首要前提与条件。在人的存在与发展过程中,生命、生存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整体,因此,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应该包括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三生教育”规定着人的存在与发展的三个维度,从人的生存性、社会性、超越性三个层面上体现出其价值的三重意境。  相似文献   

8.
不亦乐乎     
1.有个坎儿 有一个哥们儿,他对他媳妇说:“媳妇,我算命了,算命的说我135岁的时候有个坎儿!他媳妇冷冷地说:“咋的?坟让人刨了啊?”  相似文献   

9.
让生命教育走进家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成长中的孩子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可不少孩子却说活得“没意思”、“烦死了”,有的甚至轻生。为什么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却给一些人带来了心灵的空虚和对生命意义的茫然?为了帮助父母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使生命呈现出灿烂的色彩,我们请德育专家马兰霞老师给我们开“关于生命教育”的讲座,让生命教育走进家庭,关注孩子生命的需要和发展,使家庭教育走向智慧、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0.
关爱一生     
“她是个幸福的老妇人。”人们都这么说。老妇人安静地睡着了,很安详,旁边一个老头儿拄着拐杖呆呆地立着,思绪飞到了几十年前。春天,诞生了两个可爱的婴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在人生最美的季节里,他们相约来到了这充满七彩光的人间。“这两个娃儿,前世肯定是夫妻。”人们都这么说,这种说法也融进了两个孩子的心窝。生活在一个村里,背篓里装满了他们一起走过独木桥时的  相似文献   

11.
人类     
晚上大家有空的时候不妨在大街上走走巨大的嘈杂声中你会发现一束束光柱交织成网旋转于天际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吮噬着一个个已诞生和即将诞生的生命生命的重与轻被曼德尔施塔姆写成“黄金的心事”那是因为曼德尔施塔姆他没见过一百层的高楼在这生命的夏季天使都会偷偷溜出家门流连在五光十色的玻璃球光环之间当然坐在这庞大的建筑物当中写米兰·昆德拉会使很多人腰疼但培根说了人的天性是愚昧多于智慧,而做作的表情常能打动听者的心如果不信可以看看书,查查资料,再或者上上网会发现一个时代和一个时代的更替只不过是一个家伙看另一个家伙不…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化时代,一个人每天的生活都被精确地记录着,他的思想活动和行为习惯都有“据”可寻,仿佛将这些数据注入另一个生命体中,一个复刻人就能够就此诞生。智能手环记录着每日行踪,支付宝记录了每一笔细微的交易活动,淘宝记录着日常需求的偏好类型,微信等软件记录了每一天的社交活动,每一次点开一个对话框想要和对方说话时,都能看到上一次聊天的内容,情绪和态度随之复刻和延续。长此以往,用时下流行的“工具人”来描述拥有鲜活生命的我们也并不突兀。  相似文献   

13.
今天的孩子是在三个家庭、两个大人、四位老人共同聚焦下成长起来的一代。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下的“两亲家”,面对第三代的教养,在教育观念和方法上的碰撞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调查结果显示:其同面对第三代,两亲家关系和谐,有沟通,有合作,仅占65%;两亲家之间在教养“第三代”上互不交往,  相似文献   

14.
《辅导员》2011,(18):3
"如果说人的出生是‘自然生命’的诞生,那么,学校、家庭和社会则孕育了人的‘社会生命’,其中学校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阶段,是把一个人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教育历程。"一个为丰富学生和教师的社会生命内容、提高其社会生命质量而不懈努力的校长如是说。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七一”,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六十周年的纪念日。在这光辉节日到来的时候,回顾自己成长的道路,我的心是难以平静的.是党把我从旧社会的孤儿院中解救出来,是党把我培养成光荣的人民教师,选为五届人大代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严惠珍。我于一九三七年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过重的劳动夺走了我父亲的生命;四个弟妹相继病死、饿死,全家剩下母亲、哥哥和我三人。十二岁的哥哥被迫去当童工,我被送进了孤儿院,过着非人的生活。重庆解放  相似文献   

16.
“极限”概念有两道门坎儿 ,大量微积分学习者 ,被拦在了坎儿外 .近 15年来 ,由于研究的要求 ,听了不少数学课 ,有高中“数列与极限” ,高师的“微积分”课 ,一个强烈的感受是 :在这些关于极限概念的教学或设计中 ,有两个关键的问题没有解决 ,好像前进路上两道高门坎儿 ,难以逾越 ,教者难切本意 ,学者形式地“理解” .本文在反思其症结的基础上 ,提供一种教学设计的思路 ,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1 真等式还是近似等式 ?2 0世纪 80年代 ,给培训班教师辅导“高等数学”课 ,在备课时 ,有人提出一个问题 :当n→∞时 ,1n是否等于 0 ?即lim…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缺失,是现实教育的一个病理性存在,在现实教育中,生命往往被遮蔽与忽视了。在这种异化教育中的教师与学生过着一种“非人”的生活,教师在由“神”到“微人”之间徘徊,学生在由“物”到“上帝”之间穿插。然而人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生命在受到不合理的规训后,会努力寻找新的途径而决不任由生命受到残酷的摆布,要还教育以生命,让教育成为师生共度生命场。  相似文献   

18.
生命缺失,是现实教育的一个病理性存在,在现实教育中,生命往往被遮蔽与忽视了。在这种异化教育中的教师与学生过着一种“非人”的生活,教师在由“神”到“微人”之间徘徊,学生在由“物”到“上帝”之间穿梭。然而人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生命在受到不合理的规训后,会努力寻找新的途径而决不任由生命受到残酷的摆布,要还教育以生命,让教育成为师生共度的生命场。  相似文献   

19.
我们无法为幸福预设一种公共的标准,也无法穷尽幸福的内涵。幸福是氤氲在我们内心的一种模糊、混沌、单纯而奇妙的感觉,它不是外在于生命的指标量化,纯粹是个体性的、一种无以言传、无法捕捉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状态。幸福从来不是远离生活的女神,它栖居在庸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在缤纭的事实与现象中,在今日复明日的岁月里,总有某一些情境与细节带给我们激情与感动,总有某一些契机让我们发现隐藏在日子背后的价值与诗意,总有一些片断与情节让心灵以最美丽的方式向着世界敞开……激情与感动、价值与诗意以及一切美的力量潜入我们的内心世界,它温暖着,涌动着,包围着,荡漾着,以至于我们在毫无预感的某个瞬间充盈着莫名的幸福感。人的幸福总会涉及不同的层面,家庭伦理的,男女情爱的,工作事业的,等等。每个人都在以生命划着一条有限的线段,在高天与厚土之间,人类都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演绎着生活的故事。在有限的人生舞台上,我们在不同的场景下演着不同的角色。有时候是建立在血缘与家庭基础上的“伦理角色”,有时候是建立在事业基石上的“职业角色”,有时候是建立在社会交际网络上的“社会角色”,哪一种角色让人产生自我满足感,产生自我实现的成就感,都可能带来幸福,家庭的幸福与事业的幸...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必须让生命和生活在场。多年来,我的语文教学就是围绕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与生命和生活的关系进行探索的。基于此,我提出“两生”语文教学,所谓“两生”,就是指学生的个体生命和生活,生命与生活紧密相连,生命的成长离不开生活的舞台;“两生”语文教学,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作文教学还是阅读教学,必须有生命的气息和生活的气息,把生活与生命个性嫁接起来。也就是说,要以生活为源,以学生个体的生命成长为本,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思考生活,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学生在不断充实情感,历练思维,提高言说能力中健康成长。所谓“健康成长”,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的,“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的精神提升以及人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