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有菩提     
寒假,已毕业的一名学生从大学归来,带给我一方端砚。砚身并不很精细,但侧面镌刻的八个篆字却吸引了我“:身似明镜,心有菩提。”很自然地联想到了那首禅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凭着他的这首禅诗而深得师傅的赏识,从而继承了弘忍的衣钵。但是  相似文献   

2.
独语     
印度王子出游,看见生老病死,遂发自度度人的宏愿。我也倒想有一树菩提之荫,坐在下面思索一会儿。虽然我要思索的是另外一个题目。  相似文献   

3.
哲理短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神秀禅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禅师  相似文献   

4.
趵突静思     
我喜欢静。"月出惊山鸟"、"蝉噪林愈静"、"冷露无声湿桂花",是自然的静。静不是止,是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智者的静。静不是空,是灵。“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禅者的静。  相似文献   

5.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闲翻《红楼梦》,得此一偈,目光不由得一顿。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竟然有如此大的魅力,使我不由得久久地回味:一阵清风从天外飞来,淡紫色的风铃轻轻晃动,“叮当”“叮当”的脆响直醉入你的  相似文献   

6.
走过菩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自从赏读了那首关于菩提树的小诗,略知了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就深深地迷恋上了这种树——想像中它一定很高大,很美丽,它的叶子必定宽阔而幽香。从此,心里暗暗想念,甚至盼望着拥有。  相似文献   

7.
走过菩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自从赏读了那首关于菩提树的极美的小诗,略知了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就深深迷恋上了这种树——想像中它一定很高大很美丽,它的叶子必定宽阔而幽香。从此心里暗暗想念,甚至盼望着拥有。  相似文献   

8.
《考试》2007,(1)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自六祖慧能开宗以来,佛光普照华夏,某代出了两位高僧,一个是师傅,一个是徒弟。当年徒弟拜师学艺时,问师傅说:“师父,根据我的慧根,要修多久才能成正果呢?”师傅答道:“最少也要十年罢!”徒弟说:“哇!十年太久了,师父,假如我加倍地  相似文献   

9.
走过菩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自从赏读了那首关于菩提树的极美的小诗,略知了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就深深迷恋上了这种树——想像中它一定很高大很美丽,它的叶子必定宽阔而幽香。从此心里暗暗想念,甚至盼望着拥有。  相似文献   

10.
拈花一笑     
他日佛祖在菩提树下静心悟道,今日我辈在陋室中苦思冥想,而今,又有谁能悟出拈花一笑的真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少林禅宗六祖慧能的偈语道出了禅的内蕴。有  相似文献   

11.
禅悟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消净,何处有纤尘。 当五祖弘忍听到这首诗的时候,毅然把宗位传给了慧能——这个曾被称为小蛮的弟子,也缔造了六祖慧能普度千人的神话。  相似文献   

12.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若非城市的喧嚣扰了我们的清梦,若非冲天的黑烟遮住了我们的望眼,我断想,我们也绝不会去追求那一份宁静. 如果这个世界给我们一方净土,那,不妨,倚楼听一场冷雨. 我们听这么一场冷雨,是不用着急的,要享受心的静谧.不如寻一本诗词,沏一杯香茗,品茶品书,品天品地,品人品事,一缕智慧纳入心中,一杯香茗...  相似文献   

13.
今年夏天,我有了和爸爸、妈妈、姐姐去菩提岛游览的机会。得知这一消息后,别提多兴奋,于是我一大早就收拾行装,为菩提岛一日游作准备。我们乘车去了码头,虽然才九点多,却早已是人山人海。我们买好票,登上了前往菩提岛的游船。  相似文献   

14.
戴颜成 《现代语文》2014,(11):144-146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四专题名为"慢慢走欣赏啊",其中第一板块就是"一花一世界"。不论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还是"一树一菩提",本都是佛教用语,本是禅的一种境界,在这里借用只是来表明细小之妙,这小中见大,可谓是"一枝一叶总关情,于细微处见精神"啊!在写作时老师常指导学生要抓住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15.
“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我想用这句佛家禅语来形容语言文字的博大精妙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所以,我觉得做一名语文老师,要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应该不是按词典的意思简单照搬,而是要让文字有情趣,有意思,生动形象起来,这样才会为孩子们所接受并喜欢。请看下面几个词语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6.
《新作文》2006,(1)
佛家有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易经》却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儒家与佛家给人截然相反的启迪,亦让人取舍两难。入世,包罗万事万物,承受纷纷扰扰,虽然辛苦,却也繁盛热闹;出  相似文献   

17.
相传,禅宗五祖弘忍圆寂之前,要选一个传人, 就让众弟子各做一首偈子。大弟子神秀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话音刚落,一个烧水的小和尚慧能也随口念出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相似文献   

18.
游菩提岛     
假日里我和妈妈去菩提岛游玩。菩提岛位于河北省乐亭县渤海湾境内,面积2.34平方公里,为华北第一大岛。岛内的古刹、绿地、鸟鸣、小亭,使我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那天,天刚蒙蒙亮,我和妈妈就背起旅行包,乘旅游车出发了。大约过了两个小时,我们来到了港口。远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我问妈妈菩提岛在哪里,妈妈用手指向远方,我顺着她手指  相似文献   

19.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当你俯身倾听草的细语,当你驻足聆听鸟儿的啼叫,你会发现另一个世界的美好和纯净。  相似文献   

20.
我曾为这样一句话而感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诗人,因为生命永远属于我们自己。”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是由每一个细节构成的,而文学则成为我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细节,因此我憧憬着、追求着属于文学的一切。“书卷多情似故人”,文学对于我,是一个知己,一名向导,一位长者。心与心在此诚挚地交流,灵魂的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