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常常有老师会问,你是怎样上的美术课?还要给学生呢范画吗?为什么你的课堂小孩子都很投入,乐于其中呢?还有的老师会说,美术课是最好上的,引导引导,或者让学生看着书,直接画是的。听到这样的问题,心中会有所思,下面是我对美术课堂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
“奇奇,马上就要上体育课了,你还不快点换运动鞋,愁眉苦脸的干嘛呢?”米拉问。 “困死了,外面这么冷,还要上体育课,真不想去。要不你跟老师说我不舒服要请假吧?”奇奇一脸恳求地看着米拉。  相似文献   

3.
王宏业 《山东教育》2008,(7):103-103
女儿在三年级的时候,经常跟我说,他们班的同学不愿上美术课。这一现象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都说美术新课程犹如一份“营养大餐”,可学生怎么就没胃口呢?细细问来,一是教师很年轻,对美术课教学经验不足,时常有教学秩序混乱的现象;二是美术课有时被别的教师挤占,致使学生对美术课的期望值越来越小。以我从事美术教学二十年的经验判断,关键可能是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上出现了偏差。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带来新理念,新理念呼唤新课堂。实施新课程几年来,现在的美术课堂教学怎么样呢?大部分老师均致力于适应新课程理念,进行美术课堂教学的改革,但总还有一种浮躁、生硬、华而不实、流于形式之感,教学效果差,整个课堂教学不够实在。美术课到底怎么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美术课?我想老师们应该在“实”字上下功夫,即课堂教学要“实实在在”。  相似文献   

5.
李霞 《教育文汇》2009,(10):36-37
新学年开学第一节美术课前,我让八年级(1)班的美术课代表把美术本按班级人数领去发给同学。等到我走进课堂时,发现讲桌上还剩了几本,以为是谁没有拿到,一问课代表,她说有几个人不要美术本。我诧异地问:“为什么?”班长一听站起来说:“老师,我们是好学生,不需要画画。”  相似文献   

6.
开学没几天,我们体育组就搞了一次教研活动.不知不觉话题转到了学生身上。一位教高一的老师说:“今天上课我遇到了一件怪事。我让学生发表对体育课的看法,想更好地了解一下学生的情况,有一位学生说道:我上体育课简直是倒了八辈子的霉,我的脑袋现在是铜墙铁壁,任你怎么打都不怕了,我不喜欢上体育课。”听他这么一说,大家都禁不住笑了,而我却为那学生特具讽刺的幽默所震撼了.难道我们的体育课就这样让一些老师给抹黑了?在我的印象里,学生是最喜欢上体育课的,有话也最喜欢和我说的。细细想来,那老师平时肯定和学生没有过心灵的接触,以强制的方法来要求学生学体育的,要不学生怎么会那么地恨体育课呢?  相似文献   

7.
美术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最头疼的是:学生不喜欢上美术课.没有必趣。为什么没有必趣?“画不好”长期以来从家长、其他任课教师、学校到学生都认为:美术课堂教学就是教学生“画画”。学校考核美术教师也是看你培养了几个“画画”好的学生,或看你办一次画展,“画画”大赛获奖多少,形成了一个“定式”.美术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学生“画画”.在小学低段学生兴趣很浓,到了高段兴趣减弱。中学就没有几个“喜欢”上美术课,我的同事问我“学生怎么那么喜欢上你的美术课呢?上课的纪律是那么的好,学习兴趣是那么的浓,是不是有什么绝招?”其实哪里谈得上有什么绝招,要是说有什么方法的话,只不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采用鼓励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从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综合评价学生用鼓励的方法去欣赏学生的每一幅“作品”,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实施鼓励教学方法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当下,我们时常在思考我们的许多美术课是否太功利了些,有没有把美术课视为让学生可以尽情地创造美、尽情地去体验美的课堂呢?“美”在于学生最后交出的作品,更在于学生学习或作业的过程.美术课不同于高考辅导班,单调的技法训练或过于苛刻的主题性作业只会让学生远离美术、逃避美术,最终也远离了美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胖之亲体验     
记得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堂美术课上,老师问我:“你最喜欢美术书上的哪一幅画呀?”我毫不犹豫地说:“唐朝的那幅!”老师又问:“为什么呢?”“因为唐朝以胖为美嘛!”我眨巴着眼睛狡猾地答道。全班同学都笑了。  相似文献   

10.
娄小明  任宁 《辽宁教育》2013,(12):37-38
美术课堂上,学生小z说:“老师,我画错了,能不能换张纸?”“画错了?”我有些诧异。拿过他的作业纸一看才知道,只不过画面中的一根线条不是很完美而已。我启发他,“想一想,这根线条可以变成什么?”“帽子上的一朵花……”他脱口而出。“是啊,其实你没有画错。只要想一想,一定会有更精彩的发现。”其实,这位『司学产生了审美“错位”——用“对错观”来审视自己的美术创造,把美术创作定性为“准确”操作,忽视了意外的精彩和“错误”的价值,使得美术评价不够“艺术”了。在美术课堂上这种“审美错位”的现象并不少见,需要我们去提防,更需要去回归。  相似文献   

11.
“你觉得小学的美术课和音乐课有什么不同吗?”当记者提出要和张跃东老师聊聊小学美术教育时,张老师把这个问题抛了出来。“难道它们不是都属于艺术课程吗?”“是的,但你发现没有,音乐课是有一定标准的,一首歌总有唱得准唱不准的分别。而美术课虽然有一定的标准但不局限于标准,因为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是他们眼中的世界和人生,都描绘出了他们心中的梦想,而梦想是没有对错之分的。”记者不得不认同张老师的观点。“因此,小学美术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门情感课程。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的任务就是通过孩子们的画儿读懂他们心中的美术梦。”张老师坚定地说。  相似文献   

12.
李明天 《教师》2013,(25):87-87
笔者在一所农村中学从事美术课的教学工作,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差.学生对美术课的认识也不足,因此美术课不是太好开展。另外.现行的美术教材涉猎的知识面较广,许多内容学生很难接受,那些所谓的前卫派、先锋派、后现代派的作品,还有装置艺术、包扎艺术等。作为我们老师都很难看懂.更何况是学生呢?还有些所谓的“新”探索。农村中学生本身对传统的美术知识知之甚少,最基本的都很难掌握,那新探索怎么体现其“新”呢?慢慢地把学生仅有的一点兴趣也给“新”没了。  相似文献   

13.
每次上课前,总有一些学生围着我问:“老师啊,这节课玩什么?”那时,我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难道我一个小学体育老师仅仅就是一个带孩子玩的“孩子王”吗?学生们对体育课的认识难道仅仅就是玩吗?但我还是和颜悦色地告诉我的学生今天玩什么:打篮球、踢足球、跑步,等等。通常我很有可能会对学生大声训斥:体育课怎么是玩呢?你就这一点见识?应该说“学习”!今后说话你一定得注意。学生会伸长舌头,溜之大吉。  相似文献   

14.
美术VS语文     
美术老师有事,教务处通知我代课。我心里很是发愁,因为美术课已经有一个星期没有上了,孩子们都闹意见。果然,当我出现在教室门口时,孩子们的眼睛立刻就充满了失望与抗拒:“老师,怎么又上语文了?”“美术已经一个星期没有上了!”有些孩子还小声咕嘟:“不喜欢又上语文课,课程表上写的是美术课。”教室里乱哄哄的,我心里也不好受:看来学生要开始“咒骂”我了。  相似文献   

15.
美术这门学科有别于其他的学科.单纯的“说教”或“传艺”都不能完成审美教育的任务.也不能充分体现美术教学的特点。在学生中有这样的倾向,认为美术课可有可无.结果导致多数学生画不会画.美不会美。而怎样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呢?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谭亚明 《江苏教育》2006,(9B):38-38
曾听过一堂美术公开课《鱼》,深有感触。 这是一堂为低年级学生准备的美术课。课的开始,老师以简短的录像让学生感受了一下海底的风光。“在海洋的深处,有许许多多奇怪的鱼,有很多都是我们没见过的……下面,老师来做个实验。”老师拿出一张白纸,开始随意地撕开、撕碎。长方形的纸。一会儿就成了一堆奇形怪状的碎纸片。他随手从中拿出一片,用水彩笔添了简单的两笔(鳃和眼睛),就成了一条鱼。孩子们都瞪大眼睛充满兴趣地看着老师完成这一切。老师向孩子们展示这条奇形怪状的小鱼:“这是什么?”孩子们回答:“鱼!”“可是为什么没有老师刚才给大家看的录像上的鱼那么漂亮呢?”“用什么办法可以让它更漂亮呢?”学生回答:“可以给鱼增添花纹。”“可以把你会的花纹画到黑板上来吗?最好跟别人的都不一样!”老师邀请学生上讲台自由画各种花纹。  相似文献   

17.
“总有一款适合你”,每次看到这句广告语,我的神经总会一次次地被触动。
  记得去年“六一”节,学校召开运动会,我担任田赛部裁判。因为工作繁琐,所以需要找几个学生来帮忙。找谁呢?我来到五年级学生活动区域,恰巧一个小男孩跑着撞向我,我一把抓住他:“你是运动员吗?”小男孩紧张地站在我面前:“我不是运动员,我……我……”“那好,你跟我去帮忙吧!”“干什么?”他有点茫然地问。我向他的班主任说明来意,不料班主任一下子睁大了眼睛:“他?怎么行?除了话多,干不了正事”。“他撞了我。不撞不相识,就当是他撞我的惩罚吧。小伙子,你说行吗?”我拍拍小男孩的肩膀,和他开玩笑。班主任善意地笑笑说:“只要你不怕他给你添麻烦,你就带他去吧!”于是,小男孩蔫头耷拉脑地跟我来到了竞赛场。“你咋能找他呢,没有其他学生吗?我的美术课,他一分钟都坐不住,测量这么细致的活,他能干么?”另一位裁判老师一见他差点跳了起来。“让他先试试吧!”出人意料的是,在竞赛的几天里,看似毛糙的他搞起测量来一丝不苟,就连裁判员老师的疏漏他都能及时弥补。看着汗流满面地认真工作的他,我不禁想起了服装店的一句广告语---“总有一款适合你”。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课,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的美术课教学,还没有把全体同学都调动起来。从某种角度讲,美术还不是普及的,没有普及,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提高。美术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都有所提高,形成一种氛围,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美术课的教育价值。要做到这一点,激发每个学生的美术兴趣至关重要,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美术兴趣的激发,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他们才会爱上美术,如果全班学生都爱上了美术,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怎样才能尽可能地让学生们都对美术课感兴趣,爱上美术课呢?  相似文献   

19.
抽象画     
《初中生学习》2009,(12):39-39
向美术老师交作业时,一名学生只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画呢?”学生答:“这儿!”他指着白纸说。老师:“你画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笑容部落     
《课外生活》2011,(7):94-96
挑拨 上小学的欢畅用毛毛虫吓哭了两位女同学.老师说:“明天把你爸爸请来.这事非告诉他不可!”“老师,有什么话不能跟我说吗?为什么非请我爸爸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