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导向下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具有导向性,这种导向性最明显的一个体现就是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应通过进行合理的师资配置,努力造就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并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师成长环境和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来提升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以适应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背景下的高职教育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
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核心。高职院校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当务之急,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需要。本文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培养途径;如何建立能够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以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几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专业特色上,"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其核心要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高等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文章论述了"双师型"或双师素质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结构,提出了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其重点在多途径培养专职教师双师素质、对兼职教师的有效管理及建立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上.  相似文献   

4.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求教师除了要有教育教学能力外,还必须具有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高职院校要依据"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素质以及特征,采取多种方法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职院校师资学历偏低、数量不足、"双师型"教师奇缺,已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要通过多种方式,制定激励机制,实现教师的高学历化、来源多元化、职业专业化,并借鉴韩国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德国职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经验、澳大利亚教学专业标准来推动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连续的动态过程。"双师型"教师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文章从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建设一支能够适应高职教育需要、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许多高职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胡大威 《文教资料》2008,(3):197-199
本文就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制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开辟多元化师资来源渠道、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机制等一系列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制定科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标准将有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团队的建设。通过构思师资队伍建设标准理念,理清标准制定思路,从标准层次、评价指标、考核要求、内容特点等方面构建标准内容模式,从而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教学特色的关 键。高职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任务的多变性、工作的创造性、劳动的综合性以及高职教育的职业性、 实用性和技能性特征决定了其从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应是高职院校师资队 伍的主流。  相似文献   

11.
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保障——“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峻  朱敏红 《职教通讯》2011,(15):77-80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建立满足高职特色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既是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保障。通过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标准,探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提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课题组成员对当前高职院校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调研,包括学生的评价与期望、师资队伍结构、教师的工作经验与态度、标准建设等方面。本文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师资队伍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作了认真分析。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确立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进一步完善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定办法;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和完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力求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育人能力、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育生态学强调整个教育系统内各个教育因素之间的和谐共生、互相促进,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其最大教育功效。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关乎高职院校当前发展和下一步更新教学方式的决定性因素,在整个高职教育系统中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文章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出发,审视当前高职教育中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提出加强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包括抑制限制性因子的影响,遵循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注重学校环境氛围的营造和师生沟通机制的建立,从而促进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优化合理、高职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通过从深圳市几家从事通信产品开发和研究的高科技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后认为: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应该深入企业调研,寻找与自己专业相同的企业产品进行研发;另一方面,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是培养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好模式。文章对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双师型"素质的有效途径等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16.
马力  曹雨清 《教育与职业》2022,1004(4):89-95
紧跟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新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是保障高职院校教师从业质量、推动高职师资队伍高质量建设的迫切需要和现实诉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立体评价有利于"双师型"教师自我完善、有助于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有益于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文章提出应遵循以能力为中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维、全过程评价的原则,从师德师风、知识基础、能力素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五个维度,落实"双师型"教师立体评价.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一支熟悉企业情况,具有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直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更是一个难点。让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训,一直被视为是提高教师技能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笔者顶岗实训的经历,对高职院校会审专业教师的顶岗实训工作进行探讨,旨在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教育会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传统师徒制之"师傅"与现代高职院校师生制之"教师"素质结构的分析与对比,凸显其分别存在的素质优势与缺陷;从教师与技师、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一般与精艺"多位统一"的角度阐述了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素质的内涵与特征,系统阐述了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难度与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为培养市场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成为一股潮流.文章阐述了高职教育实施职业资格认证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职教育的实践,提出了高职教育实施职业资格认证应重视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和国际性,注重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衔接,构建高职教育、职业资格认证与企业实训的互动平台,以及建设“双师型“师资和考评员队伍等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为培养市场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成为一股潮流。文章阐述了高职教育实施职业资格认证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职教育的实践,提出了高职教育实施职业资格认证应重视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和国际性,注重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衔接,构建高职教育、职业资格认证与企业实训的互动平台,以及建设“双师型”师资和考评员队伍等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