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拥有的数字资产越来越多,而传统数字资产交易系统存在互不信任、相互独立、无法满足资产安全性及跨机构流通需求等问题。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交易系统,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多中心化、可信任、可追溯等特性,使联盟企业的数字资产交易系统相互连通,实现数字资产跨机构安全流转。通过智能合约的设计,系统可实现灵活的数字资产交易策略。实测证明该系统能够稳定处理交易,基本满足小联盟的数字资产交易需求。  相似文献   

2.
自然资源既是环境、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来源。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全面依法治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其逻辑起点是厘清自然资源资产的基本法律属性。自然资源资产即资产性自然资源,虽然不是自然资源的全部但却是自然资源的本原存在。基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依存关系,自然资源资产的基本法律属性体现为三个递进式层次:其一为财产,其二为物,其三为不动产。凡属自然资源资产均为天然生成,对人类而言具有价值性、可支配性和稀缺性;之于文明社会而言,从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材料向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原料的转化,基于其自身的土地附生性乃成为不动产的基本形态。包括《民法典》在内的现行法律仍缺乏对自然资源资产基本法律属性的明确规定,未来可考虑编纂“环境法典”时,以自然资源作为环境、生态及资产的基本法律属性为依据,对自然资源资产的基本法律属性予以规定,以期有利于形成科学的自然资源资产法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多校区、多部门的现象,而这些部门在地理位置上的分散,使得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繁杂.传统的手工或半手工管理方式,缺乏统一的信息化管理,不能及时了解资产现状,难以满足现有高校资产管理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发了一套满足高校资产管理需求、实时反映和传输高校资产状况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社会需求,采用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资产评估专业的市场需求进行调查研究;获得结论为,资产评估专业具有良好的社会需求,资产评估专业应该以注册资产评估师为主要目标,兼顾培养在不动产、其他相关资产或涉及财务管理方面的需求;学校应注重课程设置,注意能力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家庭资产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多,然而面对居民消费和收入的形势变化,传统的银行存款投资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投资需求,因此,我国居民多样化的投资手段将影响着社会供需结构的变化,同时也进一步推动我国金融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创新。因此,如何引导我国居民的家庭资产组合的合理配置将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着重通过分析我国居民家庭资产配置的现状,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改进家庭资产配置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劳动创造财富,财富面前有索取。劳动和索取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然而,在人类追求财富的进程中,对劳动与索取的追求存在境界高低的不同。第一层劳动境界是劳动小于索取。当人们的劳动小于索取时,他们就无法生活,社会就无法存在;第二层劳动境界是劳动等于索取,这样的社会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人们的生活水平处于温饱、半温饱状态;第三层劳动境界是劳动大于索取。如果劳动大于索取,那么社会可以通过扩大再生产创造更多的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使人民生活才会步入富有境地。三层劳动境界中,我们理应追求第三层劳动境界。在这一境界生活的人们,他们把多劳动看作快乐的事情,把作贡献、谋幸福作为人生头等大事,做真、做实,不留遗憾;同样,他们把少索取视为最欣慰的事情,把多  相似文献   

7.
人的尊严实现是社会基本成员千百年来的最基本精神需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就是要保障人人享有的最基本的尊严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人的尊严的实现提供了价值保障.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体面劳动是实现人的尊严需求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8.
浅析我国资产证券化之风险隔离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产品过于单一,衍生品甚少,无法满足投资需求。在市场的巨大需求压力和金融界求新求变求发展的趋势要求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新的金融工具——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应充分认识风险存在的环节,以期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制度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人的社会存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人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具体包括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是人类生命生产的形式 ;劳动也是个人生命生产的形式。二、人在社会合作中生存。主要体现 :社会合作是人类自我保存的方式 ;社会合作是人类劳动的方式 ;社会合作是满足个人多方面生活需要的方式。三、人在社会环境中发展。 1 .人类意识和智力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2 .个人知识和能力是社会文明成果向个人的内化与转化  相似文献   

10.
(接本刊2005年第33期) 模块3 倡导良好的工作场所 这一模块与中心价值--维护人类的尊严和劳动的尊严相关联.人类的尊严指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获得尊重和基本的个人需求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这样每个人才能发展他们的潜能.劳动的尊严指尊重和欣赏所有形式的工作,认识这些工作对个人的自我实现和对社会进步与发展所做出的双重贡献.  相似文献   

11.
资产证券化具有创新的融资结构和高效的载体,满足了各类资产、发起人和投资不断变化的需求,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金融产品。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资产证券化将成为未来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人的社会存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人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具体包括: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类生命生产的形式,劳动也是个人生命生产的形式,二、人在社会合作中生存。主要体现:社会合作是人类自我保存的方式;社会合作是人类劳动的方式;社会合作是满足个人多方面生活需要的方式。三、人在社会环境中发展。1.人类意识和智力是社会劳动的产物;2.个人知识和能力是社会文明成果向个人的内化与转化。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收益不仅包括投资性收益还包括消费性收益。投资性收益多以货币的形式出现,因而倍受人们的重视,而从教育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求知俗的满足所体现的教育的消费性收益同样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它不仅体现在教育过程中,乃至遍及个体的一生。同时,重视教育的消费性收益,对很多理论问题具有解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会计准则下林木资产的会计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林木资产会计核算有助于将林木资产正式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畴,彻底改变其有物无账的局面,但<生物资产>准则只是规范了生物资产会计核算的基本依据,具体如何实施将是一个难题.不同类别的林木资产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决定了它们具有不同的核算方法.林木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应以历史成本为主,其会计核算应按类别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德林在《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发表文章指出,劳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劳动技能的传承和创新,需要在劳动生产中延续,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的培养更离不开劳动实践。劳动不仅产生和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满足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在劳动过程中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文艺作品、诗歌、美术、音乐等都是来自劳动生产过程。列宁曾指出,年轻的一代不能脱离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网络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手工登记或单机版管理模式暴露出的弊端日益严重,已无法满足资产管理工作的需求,这就需要构建资产管理网络系统才能胜任,同时这也将高校的资产管理提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消费增长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基本动力,没有消费的增长,生产的增长显得没有必要.消费社会的生产主要是满足人类无限增长的消费需求,这种消费的需求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存需求,而是一种符号需求,即消费的物品或服务代表着幸福、美好、个性、地位,等等.因此,消费社会的生产,除了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的使用价值的生产外,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符号价值的生产.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劳动,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才是价值的实体和唯一来源,也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真正缔造者.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缺少技术转移的方法与手段,影响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履行.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根植高校,既懂得高校又具备市场的准入机制,它能把学校的科技成果(无形资产)变成经营资本,在市场中物化成价格.因此,它在以实现科技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和在对社会经济建设的实际推动中完成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研究结果认为,当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真正将科技成果作为公司的唯一资本来源,而且自身也把科技成果的转移作为工作的唯一时,存在于高校的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才可以说实现了它真正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一我们的幸福和安宁由什么来衡量呢?需求的满足与否。人的需求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人类的理想追求是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同时满足。在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人们的精神需求满足与否决定人们的幸福感觉。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越来越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人们却倍感困惑,原因是什么?正是因为我们的精神需求没有得到相应的满足。人们追求物质财富的热情高涨,人们注意的焦点集中于不断增长的物质方面。于是,人们的精神追求则被忽视甚至淡忘。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之下,教育也难以抵挡物质、实用、功利的诱惑。学生接受教育几乎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