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平的叙事风范,在“晋军后”时代的山西作家群里,最具“主旋律”特色,这一点,秉承了“山药蛋派”老一辈作家紧扣时代脉搏,为百姓立言的创作品格;同时,他的叙事,在同代山西作家群里,又最富激情个性,这一点,与老一辈和同辈山西作家风格迥异。两点的结合,构成张平叙事风范突出的美学特征——追求阳刚美、崇高美。这种美学特征的追求,植根于黄土文明的腹地文化,在后现代文化的不断浸染中,凸显着“抵制场”的风采。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和废名是20世纪前期致力“乡土文学”创作的作家。他们的作品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向人们展现了一幅特定地域的人情风俗风景画。由于两人的美学追求不同,对人生的认识不同。其作品表现出的主观情感迥然不同。本文试图从物境和情感两方面出发比较分析两人的小说意境。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维吾尔小说界曾经出现过一批年轻作家,他们的小说吸取了现代主义的表现方法,在创作手法和审美追求中体现出“新、奇、异”,作品实现了方法的多边探索,他们的小说被人们称为“探索小说”。他们是否可以称为一个流派是评论家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这些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家背景分析,对他们创作方法和审美追求的共性进行考察后认为,按维吾尔文学发展史和作者审美追求来看,他们可以称为—个流派。  相似文献   

4.
由于独有的生存和创作经历,东北作家群的作品呈现出地域文学特色,这种地域文学特色除了在题材、主题和审美追求等方面表现出共性之外,还表现在一些特有的东北情结上,这些情结或隐藏或凸显,总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东北文化气息的感染,文化意蕴已经作为内化了的创作驱动力在作家创作和作品文本中表现为地域情结,这些情结无疑为读者提供了极具地域风情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5.
论文旨在分析“右派作家”与“知青作家”(也涉及“六十年代作家”)不同的悲剧意识和美学范式,发掘他们创作中的意识形态内涵,并以此为基础,把握规约新时期文学的历史动力和深层机制。论文认为,两代人的写作都是以各自共同的历史命运为根基,目的都是为了重建一种“想象关系”,以确认自己的历史主体身份。由此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叙事策略,作品也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6.
乡土意识是作家创作时以桑梓地域环境风物来描写和塑造人物的一种潜显共融的意识。萧红的乡土意识贯穿着她的大部分作品,也是她的美学追求和审美取向。萧红以《生死场》成名,并以三十年代东北著名女作家享誉世界。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文学琳琅满目、丰姿多态的人物画廊里,描写新的女性而且成为形象系列群象的,要算丁玲笔下的“莎菲型”群象和茅盾塑造的“时代女性”的系列形象了。他们笔下新女性的群象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留下了生动的历史画展,诉说了他们的美学情愫。我们研究这两个作家笔下不同女性形象创作的各自特色及其美学价值来说明这些艺术形象的塑造在新文学史上的功绩及其影响,将有助于有关学术研究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有趣的文学创作现象:尽管作家不同,但其美学追求却有着较大的相似乃至于神一。于是,文学史中便有了“苏辛”并称、“周柳”并举、“谢陶”风格等等。屈原和庄子,一个以诗歌著称,一个以散文见长,二者并称为“屈庄”或“庄骚”,已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共认。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文学创作都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美学追求,在文学审美过程中,表现出近似的审美掌握方式和角度。本文试就屈庄浪漫主义美学特质的异同作些不成熟的比较,以供行家指正。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交”后,救亡抗日成了当时文艺的主旋律,东北作家是最活跃的群体。萧军、白朗、萧红、端木蕻良、高兰、罗烽、舒群等一批东北作家,以第一手材料写出的救亡抗日题材的作品,对当时文坛产生了冲击与震荡,在中国新文学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他们对中国文学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和孙犁是两个艺术个性颇为相近的作家且同属于乡土抒情写意派。他们以独特的眼光对湘西文化和荷花淀文化进行审视 ,那空灵剔透、朦胧飘渺的大自然和纯自然女性与明丽欢快、清新淳朴的景象 ,构成了他们作品美学风格的独特文化内涵与意义 ,显示了文学大家的风范。两位大家对中国新文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们作品的美学追求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具有着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接受美学或接受理论是一种将文学研究的视角放在读者一极的文学理论。李渔的戏剧理论作品《闲情偶寄》表现出明显的“观众本位”思想,对戏剧创作者提出了以观众的需要为创作前提、以观众的喜好为审美标准的全新要求,因为他明确认识到观众早已以主动接受的姿态为作家、作品建立了创作标准,作家、作品应当服从于这个标准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得到观众的认可。同时作家也要积极引导观众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这样便能够在作者与观众间建立起良性循环。李渔所追求的“观众本位”或“观听成宜”,就是通过将接受理论与创作理论相结合的做法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散文的美,在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方面,追求的是一种崇高丰厚的精神境界。 散文的思想、情感的崇高,决定着精神境界的崇高,决定着作品审美意识的崇高,也表明了作家人格精神的崇高。在美学上,“崇高”与“美”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崇高”即“美”,艺术的美则是两者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年代,德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姚斯和伊瑟尔提出一种新的文学理论——接受美学。他们认为在作家、作品和读者三者之中,作家创作了作品,但作品的意义和内涵的实现要靠读者去完成,整个文学活动过程的核心不是创造者,也不是被创造的作品,而是接受者的反应。姚斯说:“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  相似文献   

14.
谢淑玲 《丹东师专学报》2009,(5):F0002-F0002,F0003
新读高翔先生的《现代东北的文学世界》一书,感觉心中一亮,终于看到了对东北现代文学除有关“东北作家群”研究以外的全面扎实的阐释。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在北京参加了中国当代文学第九届年会,会上各地区与会者都谈到本地域文学的辉煌成就,当时除了西北作家群的作品风靡全国外,对新感觉派等创作流派的研究也正在掀起热潮,颇有方兴未艾之势。一道“东北无文学”的阴影总是挥之不去,特别是一向还多少被提及的“东北作家群”,  相似文献   

15.
东北作家群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东北作家群是20世纪30年代崛起于文坛的一批自东北流亡到关内的作家群体。当时中华民族遭受日本侵略,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批作家们自觉地集合在抗日救亡的旗帜下,慷慨抒怀,倾吐了乡土沦陷后三千万人民的苦难与抗争。他们的作品以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与浓郁的地方风情为特点,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星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辉。其中主要的文学作品,包括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和萧  相似文献   

16.
台湾作家马森是位富有哲学理性的作家,他的作品深受西方存在主义的影响。他以存在主义为创作的哲学平台,表现了现代人在工商业社会中的“孤绝”心态,隐含现代人性格、心理病态的“异化”倾向。其作品人物的病态心理隐约带有“世纪末”思潮的痕迹;同时,对“孤绝”心态的表达使其作品具有一种“反讽”的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17.
“风”与“骨”是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联的文艺美学范畴,从构成文章的两大要素——情、辞角度看,“风”侧重对情的美学内蕴的规范,表现为一种灵动的活力;而“骨”则侧重于对辞的美学内蕴的规范,表现为一种静态的品质。“风”、“骨”都源自作家的“气”,它们是作家之“气”赋予作品的内蕴之美。“风骨”和“采”达到圆练的统一,才是作品理想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8.
作家的美学追求是其作品生命力之所在。作家的审美意识,决定着其作品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贾平凹作为当代中国富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散文的创作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表现出鲜明的归真意识。  相似文献   

19.
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作品体现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唯美的意境、东西方艺术技巧的融会等特点,是一位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家。从“传统文化的追寻”和“东方美学的挖掘”两方面论述,可体悟其作品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文学豫军”作家大多是农民子弟,浓厚的“乡土情结”使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刘庆邦、周大新、李佩甫、阎连科等作家作品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河南民间风情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