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传统的教学思想认为,教学活动就是纯客观知识的传递.对于定理的教学长期以来也是沿袭固定的教学模式:展示定理内容一分析证明一定理应用.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知识的系统掌握,课堂进度也易于控制,但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知识的传授只是简单的从外部给学生填灌,将信息强加给学生,教师的作用只是演绎、讲解,学生也只是机械地接受和模仿,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启发式教学的尝试杜秋芳在讲授平面几何相交弦定理时,我注重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旧到新,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去掌握新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一、复习射影定理,通过例题,引导新课1.射影定理:Rt△...  相似文献   

3.
“三垂线定理”是立体几何中的重要定理,其涉及的概念较多,是教学中的难点.对其教学应引导学生发现矛盾,观察实验,亲自动手,揭示实质,从而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定理教学浅议丁秋红数学定理是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因为,定理是数学的“骨架”.它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隐藏着知识的创造过程。定理的教学,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所以,数学定理教学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以三垂线定理教学为例,谈谈定理教学...  相似文献   

5.
圆的内接四边形课例:陕西农科院子校王旭,王中芳点评:陕西师大数学系李三平1.教学目标掌握多边形的外接圆和圆的内接多边形的概念.掌握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并能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通过定理证明和例题、习题的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  相似文献   

6.
二项式定理相比方程、函数等中学数学的核心知识,与其关联的知识不是很多,显得很“独立”.然而它内涵丰富,在微分学、组合数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中学学习二项式定理,主要是掌握(a+b)n(n∈N)的展开式及简单应用,会用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2].第一课时二项式定理内容的学习,是探究式教学的好素材,教学设计的共识是:不直接告诉学生定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合情推理猜测结论,进一步证实结论,获得定理.  相似文献   

7.
根据建构主义观点,学乍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搭建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平台就显得尤其重要.这里是“一角形内角和定理”(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笔者以此说明如何通过有效的预设,让学生更好地牛成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证明圆中的线段比例式或等积式,是平而几何中各种知识与圆的知识的有机结合,综合性强,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综合应平知识的能力.历来是中老命题的重点和热点.证明这类命题的基本思路是:1.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或其推论.2.利用三角形内、外角争分线的性质定理.3.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4.利用射影定理.5.利用圆幂定理(包括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和割线定理).在证题过程中,要善于应用等城段代换、等比代换或等积代换.例1如图及,△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PA是OO的切线,A是切点,过点P作BC的平行线交…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让学生掌握定理、应用定理,而应该要求学生进一步探求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充分体验数学推理的魅力,了解问题数学的本质、知识之间的联系、规律的形成过程、数学的思想方法、理性的思维精神.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相似文献   

10.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初中几何的一个重要知识内容,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与其它知识组合构成各种类型的几何证明题.落实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教学,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思维能力十分重要.下面笔者谈一下个人的一些想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案例教学法在Office教学中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教学法是建立在特定教学材料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作为知识点载体开展起来的教学活动。阐述了在Office教学中如何应用案例教学法解决学生难以理解掌握的知识点,通过案例展示。分析。知识总结与巩固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2.
在人工智能时代,算法的不断优化使人工智能可试图模拟人的思维,积极地挣脱人类的束缚,带动人工智能主动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人工智能诱发了更高效的知识生产方式、更软化的知识形态和更灵活的知识传播环境,极大地强化了知识教学的生成性,使知识教学的目标偏向于增强学习者在知识理解中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能力,培养学习者在知识掌握过程中的批判反思意识,提升学习者在知识迁移中应用知识的程度。为更好地实现知识教学变革的目标,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教学变革路径需紧扣教学目标的内涵,注重高阶思维能力的养成;重构教学主体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侧重教学情感的培养,理解知识表达的意义;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知识教学变革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当代知识理论以其与教学设计的密切关系和对知识种类与价值的新认识,成为教学设计的新基础。当代知识理论将程序性知识、本土知识、隐性知识、个人的知识等都纳入教学设计的视野,其基础性作用表现在:拓展教学设计的内容和价值,扩大教学设计的目标,突破教学设计的方法论局限,拓宽教学评价设计的领域,促进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知识论对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应以“人”为中心,知识只是教学的媒介和手段。知识的性质隐藏在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知识的看法可以反映出教师对教学的认识。如何理解教学必须追溯到教师对知识的理解上,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对教学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重构知识教学:一种交往价值的走向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知识教学在本质上是主体之间 (师生之间 )的知识交往活动。现行知识教学中存在着诸种“负交往”倾向。当代知识教学的改革或重构 ,迫切需要通过交往实践的方式 ,促使“负交往”的知识教学走向主体之间的知识交往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引发了线上教学的应急性革命,进入"后疫情时代"的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学校知识教学的变革问题。基于此,文章首先回顾了历史上围绕知识教学所进行的争论和重大变革,分析了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革命发生的背景及其走势;随后,文章剖析了技术变革知识教学传统的有限性;最后,文章提出在"后疫情时代"知识教学变革应遵循教学和知识的双重逻辑。从教学逻辑和知识逻辑的角度而非技术的角度进行知识教学变革,对于认识"后疫情时代"学校知识教学变革的走向乃至学校教育变革的趋势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下基于知识传递视野的深度教学,注重对知识结构的深度体认以及对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和运用,这对改变浅表性学习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它无法突破知识传递教学的桎梏,淡化和遮蔽了教学的文化实践属性,很难达到真正的深入。将深度教学的认知和实践视域由知识传递推进至文化实践,充分理解和彰显深度教学的文化交往属性,实为贴近深度教学本真,使深度教学超越知识传递主义的局限,真正达到推动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之"深度"的应然路向。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前知识形成的原因和特点,以及对物理教学的影响.分析了前知识在物理教学中有利与不利两个方面,以及在教学中如何纠正错误的前知识,而使其在物理教学中起到有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实践需要语文知识,可语文知识教学却长期低效。主要原因有:不少语文教师的知识视野狭窄;语文知识往往“教不得法”;语文教材缺乏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呈现语文知识的合宜方式。因此,要解决语文知识教学长期无效的问题。只能在充分认识语文知识作用的前提下,认清语文知识的历史和现状,重构语文知识;对待语文知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逐一解决;《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知识的含混表述,应予修改。  相似文献   

20.
缄默知识作为人类知识的基础,对人类的学习行为具有导向作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有大量的缄默知识,对课堂教学的效果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缄默知识的显性化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开展教学叙事是缄默知识显性化的重要条件;教学对话是缄默知识显性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