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996年世界竞争力报告》中,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对46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国际竞争力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列转型国家首位,特别是国内经济实力竞争力高居所有参评国家和地区的第二位。但是,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的竞争力明显滞后:科学技术竞争力的位次两年下跌了五位;而在国际竞争力的优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和东盟五国经贸的迅速发展,比较两者的出口竞争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运用贸易竞 争指数和修正后的RCA指数,测算1998年至2002年中国与东盟五国在世界商品市场和美国制成品进口 市场上的出口竞争力,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五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但不会给中 国商品的出口带来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被称为“金砖五国”。文章根据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全面测算并分析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出口竞争力,结果显示:中国与其它金砖国家相比,在初级产品的出口上竞争力较弱,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上竞争力较强。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早在1994年,新加坡人均国内总产值就已经达到22500美元。1996年1月1日,新加坡被经合组织列为“较先进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竞争力排行榜中,从1989年起,新加坡一直是最有竞争力的发展中国家。从1994年开始,国际经济竞争力排行榜不再分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后,新加坡国际竞争力从1995年的第二位升至1996年的第一位。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统计排名,1996年新加坡的人均收入居世界第五位(第一位为瑞士,美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跨国文化交流的视角来审视中国传统五色学说,以五行色为主线,分别介绍了中国五色学说的形成和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的色彩观,进而论证中国五色学说作为具有浓郁民族性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民族性文化是世界文化繁荣发展的根基,对优秀的民族文化我们要大力弘扬和保持,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加快与外国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提高中华文化的竞争力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2007年1月14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正式签署,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和东盟经济的共同发展,尤其是双方服务贸易的发展。本文采用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净出口比率指数和对称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与东盟(及其七个主要成员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处于不利地位,与东盟10国的整体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相比也略逊。因此,中国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框架下争取对东盟的旅游贸易优势,必须大力改善国内旅游环境,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中亚地缘政治形势主要有三大变化:俄美在中亚再次出现协调一致的情况;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达到历史最高点;中亚国家的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2010年中亚五国各自寻求加强与大国、特别是加强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平衡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与此同时,中亚国家在对俄方向上继续维持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在对华关系上,中亚五国积极发展双边经济合作,寻求中国的经济支持.大部分中亚国家之间的关系不但没有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文章聚焦于2010年中亚五国外交,通过分析中亚地缘政治形势以及中亚五国外交的变化,旨在探寻中亚五国外交变化的内在规律,并对2011年中亚五国外交的走向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8.
2007年1月14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正式签署,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和东盟经济的共同发展,尤其是双方服务贸易的发展.本文采用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净出口比率指数和对称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与东盟(及其七个主要成员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处于不利地位,与东盟10国的整体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相比也略逊.因此,中国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框架下争取对东盟的旅游贸易优势,必须大力改善国内旅游环境,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从本世纪末到20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面临全球化挑战最多最严峻的阶段。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认证和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国家发展目标中的核心问题。本通过对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利益的认证,明确界定了21世纪中国五种主要的国家利益,提出了21世纪以强国,富民,提高国际竞争力为中心的中国国家发展目标,概括出以四个“两”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是保证和实现我国国家利益最大化和国家发展目标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0.
玉制品具备珍奇、稀少、高雅、昂贵等特征,更富有文化底蕴的特质,蚌埠玉器的雕琢与制作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研究表明蚌埠玉器行业的发展具有三阶段特征:形成期、发展期、瓶颈期。这种阶段特征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迅猛发展的基本过程。蚌埠玉器产业化发展必须抓住经济转型的机遇,从人才培养、政府扶持、创立品牌等五个方面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注重加强区域人文情怀的融入,唯此才能保证玉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台湾经济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向外转移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福建相对于台湾具有它的发展优势.福建省的多个地区做好了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准备工作。该文着眼于在闽台产业合作背景下研究泉州制造业竞争力.通过福建省内五个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经济发展数据,从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竞争力指数、制造业行业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泉州作为福建省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面对承接台湾制造业转移大陆的机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阜阳市地理位置优越,是国家大型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是安徽首个粮食总产超百亿斤的市,同时也是皖北重要的门户。因此,研究阜阳的城市竞争力,厘清阜阳市的发展脉络,对促进阜阳的快速发展,加速皖北振兴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城市竞争力有关理论,从六个方面选择了19个指标,并通过收集相应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并加以评价。通过与皖北地区其他五市的对比,得出目前阜阳市存在经济总量规模不大、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并就如何提升阜阳市城市竞争力,提出应进一步发展城市经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同时产业集群也被国内外实践证明是一种新的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其健康发展能够显著地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而恰当的政策选择则是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城市之间的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已受到各个城市的高度重视,文章从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社会水平竞争力、科技文化竞争力等四个方面分析福建省县级市综合竞争力,共选取4个一级指标37个二级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福建省14个县级市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并对综合竞争力进行层次聚类分析,为优化福建县级市综合竞争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构建数学模型,同时使用SSA和DSSA对江西省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分析.DSSM弥补传统的SSM在考察期内各时间分段对总体变化的贡献及时间维度的发展变化趋势方面存在缺陷.通过两种模型对江西省近10年产业结构作出精确的分析,并对三大产业分别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浙江产业集群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反映现代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是浙江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浙江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浙江产业集群也开始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必须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促进集群和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服务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加强,但同迅猛发展的货物贸易相比,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缓慢,主要是由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强,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分析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深入剖析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的原因,并提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积极发展特许和专利使用服务等一些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三元经济"结构性特征决定了可以把乡镇产业作为全国产业系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来研究.这一子系统在市场结构、行为和效果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不同于农业和城市产业的特征.与城市产业相比,还存在着更为严重的规模不经济和非效率竞争等问题.因此,必须通过产业重组来提升乡镇产业组织化水平,以促进城乡产业组织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工业经济是影响绵阳科技城建设的关键因素。利用1999和2003年的经济资料,以四川和全国为参照区域,对绵阳工业经济进行SSM分析,认为绵阳工业经济不存在“行业衰退”,但存在工业结构断层化,基于全国参照区朝阳化、基于四川参照区夕阳化、整体竞争力川外弱势、基于全国参照区的结构性增长与结构性竞争力不对称等结构性瓶颈问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绵阳工业结构瓶颈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产业竞争力SWOT分析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发展决定区域经济,河北省产业发展竞争力偏弱,有必要提高农民素质、规范组织行为和科技储备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和服务结构,以形成河北省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