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高校普遍开展了创业教育,但是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素质、企业家精神等内涵教育方面关注不够。将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晋商精神的精髓和内涵纳入到大学生创业教育素质培养模式之中,以期有助于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创业教育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建立创新型国家十分重要.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的激情,培养创新、创业的技能,引领更多的人创业,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学生进行个体创业,最重要的是通过创业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型思维和企业家式技能.基于上述视角,通过对河南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一系列大力发展河南高校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企业家精神是创业者必备的动力因素,美国大学生企业家精神的产生,有赖于美国不断求新的高等教育改革、完善有效的创业政策体系、鲜活的创业经济实践、积极上进的创业文化等客观环境。美国在注重高校技术知识的创新、注重在现实环境中引导磨砺出企业家精神和品质、整合社会资源打造完整的创业教育扶持链条等方面的经验,对于我国高校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环境支持将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4.
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在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就是要实施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企业家精神教育。企业家精神教育在课程设置模式、课程侧重点、课程教学主体及教学方法方面有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5.
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高校企业家精神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在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就是要实施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企业家精神教育。企业家精神教育在课程设置模式、课程侧重点、课程教学主体及教学方法方面有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6.
文章聚焦理科院系学生,研究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教学行为、院系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创业意向、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精神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创业教育对于理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意向影响显著;创造型教学行为、系统性和前沿性课程对于创新能力、企业家精神有显著影响。据此,文章对高校理科院系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给出了若干建议:理科专业教育的改革要注重加强创造型的教学行为、增强课程的系统性与前沿性;发展多种创新创业教育形式,促进交叉融合;丰富、加强校友会的功能,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行为的长远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应下沉到中小学阶段等。  相似文献   

7.
创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针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宗旨模糊的问题,可围绕企业家精神培育开展创业教育。企业家精神具有三点突出特征,即创新精神、冒险精神、机会意识。可从企业家精神培育主体、路径、方法和保障四个层面,构建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当前,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政府、高校的重视,创业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和培育企业家精神,但目前各个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指出,高校创业教育存在功利性、课程和实践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需要构建全新的创业教育模式,包括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培育企业家精神、企业孵化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外企业家精神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何构建与培养高校学生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成为理论界与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美国和日本两国企业家精神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美、日企业家精神的形成与特质差异,构建了基于学生个体特质、教育资源与教育情境三维互动的教育模式,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冒险、进取、合作与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0.
宋杨  陈柯柯 《文教资料》2013,(18):100-101
高校创业教育对于国家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毕业后自己走上创业道路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研究,有助于他们提升自我素养,提高创业成功率。本文分析了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在创业中所呈现出的特点,以及应具备的企业家精神进行研究,就如何开展高校设计类专业创业教育做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5,(82):153-154
本文以探讨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改革为目的,首先简单总结了中国创业教育的现状及特点,针对高校创业教育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改良措施。结论为创业教育必须明确以培养学生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为主的工作目标,创业教育必须多样化,以培养学生对创业机会的敏感性为重点,增加校企合作平台让学生了解企业的运用,为创业做好实质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育人目标的共通性、育人资源的共享性、育人方式的共同性和育人成效的共生性,将劳创协同从培育共通教师团队、设置共同育人目标、整合育人平台载体、构建共生评价考核指标等方面着力,构建高校劳创协同机制,有助于贯彻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劳动价值观、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是时代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3.
用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作为创业教育实效性的评判标准是偏颇的.成功创业不仅需要创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与创业者的性格品质、家庭状况、社会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不是企业家速成培训;高校创业教育能够提升创业所需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精神,但不能创造成功创业的所有条件,无法独立地改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现象.追求创业成功率的高校创业教育不可持续,创业教育分类评价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4.
为响应政府号召,培养创业型公民和企业家,芬兰高校纷纷致力于创业教育的开发。在多种多样的门径之中,坦佩雷应用科技大学(以下简称TAMK)的团队创业在应用科技大学的创业评比中斩得桂冠。本文介绍了TAMK团队创业教育的运营模式、教学特色、课程规划和师资培养,剖析了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创业教练指导团队"对话"学习、在真实的商业情境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成功经验,冀望对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嘉应学院学报》2015,(12):85-90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素质、精神和能力为核心素质,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创业教育起步晚,而美国是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引领者,通过研究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对创业教育模式的解析,可通过培养战略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育良好的创业氛围、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夯实创新创业教育基础和建全创业教育评价反馈机制等方法使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更上台阶。  相似文献   

16.
立足海南高职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研究,提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着力运用社团组织助推力、重视利用政策制度导向性、抓好创业失败学生帮扶工作、营造企业家成长环境和土壤,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勇气,是培养、塑造企业家精神,更是培养创业素质、能力、品格、意识。这些素质和能力不仅是一个成功创业者应该具备的首要条件,更是学生在各种行业中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同时,面向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激情,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把握机遇,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经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管将来是创业还是就业,最终都会使他们全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能够获得更大成功、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影响下,中国正面临难得的创业契机。顺应国际创业热潮,中国高校纷纷推进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笔者认为,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高职创业教育必须以企业家精神培养为核心,才能输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创业类人才。  相似文献   

19.
目前人们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创业教育看政府,创业教育不需要成本投入,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就是培养企业家,知识创业就是高科技创业,大学生创业就是自己独立办公司等六个方面的认识误区。文章在分析这六大认识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从全社会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培养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提升学生创业成功率;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提高创业教育效率等方面,完善高校创业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孙昱 《机械职业教育》2021,(8):36-39,44
2017年国务院出台了专门文件明确了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时代价值,并对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企业家精神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并蕴含在整个创业教育体系中.文章总结了企业家精神的内涵特征,提出了目前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企业家精神缺失的具体表现:盲目缺乏理性、团队合作意识薄弱、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创新意识、敬业精神匮乏;分析了企业家精神缺失对大学生创业产生的影响,基于企业家精神培育的视角从课程体系、实践平台、文化活动、保障机制几个方面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