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久以来戏剧被归类为文学的一种体裁,戏剧翻译的实践和评价多基于文学角度,而戏剧的本质特征戏剧性却很少纳入译者和翻译评论家的视野.本文从戏剧性出发分析了戏剧的文学体现和舞台呈现对戏剧翻译的影响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戏剧是假定的艺术,假定性是戏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必备要素。假定性是戏剧艺术的共性。演员扮演角色是戏剧艺术中最根本的假定。它们通过观演双方共同约定,使戏剧的假定成为了可能。正是戏剧假定性才赋予了戏剧的戏剧性,离开了假定性,戏剧不能称之为戏剧,戏剧也就失去了戏剧性。对于戏剧艺术而言,假定性是戏剧存在的前提,缺了它,戏剧就会丧失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在戏剧批评领域,评论家比较注重戏剧的文学价值,而不是戏剧价值,人物分析独占鳌头。评论关注的主要是戏剧人物的刻画,也就是说,戏剧本身的特点被忽略了。但是戏剧毕竟是戏剧,是要在舞台上表演的,除了它的文学价值,它应该具有更多的戏剧价值。是否具有戏剧性是评价一个剧本的重要标准,本文将仅仅从戏剧动作方面来研究《麦克白》的戏剧性。  相似文献   

4.
宣沫 《中国教师》2013,(24):29-30
戏剧文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戏剧文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在中学教学中十分重要。接下来,笔者就戏剧文学作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不同讨论戏剧文学的教学策略。一、戏剧文学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教学重点1.必修课教学的重点(1)以文学性教学为主要目的戏剧文学不等同于戏剧,一般认为,戏剧是以表演为中心,融文学、音乐、舞蹈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而戏剧文学是和诗歌、散文、小说并称的文学样式。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教学的重点要突出文学性,就中学而言,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戏剧文学的基  相似文献   

5.
让作品富有戏剧性,无疑是动画孜孜以求的目标。许多动画片由于具有了某些戏剧性元素(如我国动画片《哪吒闹海》、美国动画片《花木兰》等具有的戏剧性叙事方式)而倍受观众亲睐。可动画怎样才能具有戏剧性元素?可不可以直接向戏剧艺术汲取?本文对这种可行性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从戏剧的矛盾冲突构置法、舞台动作演示法、独特语言体现法及虚拟动作表现法等方面着手,并注重四种关系的处理,是个较为可行和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丁美安 《学语文》2002,(6):21-21
我们知道,戏剧教学的材料是剧本。剧本作为戏剧文学的载体,又有其自身特点:集中、尖锐的戏剧冲突,个性化、动作化的人物语言及意蕴丰富的潜台词,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等。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结合剧本的这些内容学习鉴赏。而这时的教学若单纯靠一支粉笔一本书显然效果有限。如果借助多媒体这一辅助教学手段,就会把教师和学生带到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里。  相似文献   

7.
戏剧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于戏剧是多种艺术的大融合,所以阅读欣赏戏剧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戏剧在初中阶段出现较晚,篇目不多,中考当中对戏剧知识考查几乎不涉及。许多教师逐渐淡化了戏剧教学,甚至有教师弃之不教。但笔者认为戏剧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戏剧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决不能忽视戏剧教学。  相似文献   

8.
“内向性”是现代戏剧区别于传统戏剧的重要特征之一。自19世纪末以来,西方戏剧创作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美学倾向——追求“内在戏剧性”。愈来愈多的剧作家认识到戏剧性主要在人物的内心,而不在外部表现。他们致力于开掘戏剧内在的审美领域,大胆探索其艺术表现技巧。现代戏剧之父、挪威剧作家易卜生是“各种精神状态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以《史记》所写人物、事件为题材而改编的戏剧很多,仅《史记研究资料索引和论文专著提要》(杨燕起、俞樟华编)中,所收和《史记》有关的戏剧篇目就有233部.这些戏剧,对《史记》中所写人物、事件,有的做了改动,有的稍加改动,有的几乎不做改动(按《史记》中的情节框架设计结构,把《史记》中人物的语言直接用作唱词或对话).这种现象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史记》的内容丰富生动,为后世的戏剧创作提供了大量的历史题材;二是《史记》中所写的人物、事件有明显的戏剧性特点,易于改编成戏剧.在这两者中,后者更是主要的原因.《史记》的戏剧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戏剧性的情节结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性戏剧在阅读数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戏剧是美国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研究显示,创造性戏剧是促进学生阅读理解的有效方法,创造性戏剧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教学步骤,从一份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创造性戏剧在阅读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沈洁 《文教资料》2006,(15):60-61
戏剧独白的历史可以回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作为英语诗歌的一种传统似乎也可以追溯到乔叟时代,但它却是到了维多利亚时代才有一个比较确切的概念,而罗伯特·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被认为是维多利亚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因此,本文着力于研究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试图找出其中最具有勃朗宁特色的特点。本文提出“戏剧性”是勃朗宁戏剧独白的最有意义的关键词,通过比较,具体分析了勃朗宁的“戏剧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戏剧是一种由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艺术。中学语文中的戏剧教学,是从学习、了解、欣赏剧本这一文学样式的角度来谈的,这里所论及的戏剧教学,其实是戏剧的剧本教学。  相似文献   

13.
“戏剧诗境”是戏剧学领域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戏剧诗境”是指兼具戏剧性与诗性的情境,或者说是戏剧性情境与诗境复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它们往往既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又出人意外、耐人寻味,使人进入一个有别于现实生活的、更高远更深邃的灵境之中。有无戏剧诗境对于戏剧作品来说是性命攸关之事:有则可演可传,无则湮没无闻。对于戏剧创作者来说,精心营构戏剧诗境,实现戏剧性与诗性的高度融合,有助于创造出优秀戏剧或一流戏剧;对于戏剧鉴赏者、评论者来说,重点关注戏剧诗境,着重探讨作者营构戏剧诗境的方法,有助于贴近戏剧本体、把握作品精髓。鉴于在事实层面中国戏曲可称为“剧诗”、中国话剧具有“诗化传统”、域外一流戏剧往往戏剧性很强且兼具“诗的境界”的事实,在理论层面上“戏剧诗境”对于戏剧创作、戏剧评论、戏剧美育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完全可以考虑将“戏剧诗境”纳入中国戏剧学话语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4.
戏剧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教学离不开戏剧表演。戏剧教学只有在表演中体验、感悟、鉴赏,才能引发学生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引导学生品味百味人生,更能够在表演中内化学生的精神,涵养其品格,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戏剧的阅读和鉴赏是中学语教学的内容之一。戏剧种类繁多,结构复杂,语新教材戏剧篇目有所增多,学生学习的困难也较大。因此,创建戏剧教学的一般模式和方法,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6.
戏剧的表演剧本是基础,其演员是整个戏剧表演的核心,戏剧的表演可以说是舞台上综合艺术的表现。演员可以通过戏剧表演与观众面对面地进行沟通交流,同时也能品味戏剧中人物语言的魅力,等等。观众通过观看戏剧作品,从而融入剧本的情境,感受戏剧中人物的性格文学性和舞台性。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每一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都或多或少包含了戏剧的选段。本文笔者就根据高中语文的戏剧教学进行了探究,提出戏剧教学的相关策略,给同行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用深刻的抒情方法把生活组织起来对一出戏,人们谈得最多的是“戏剧性”问题。一部“戏剧性”强的作品,演出时能产生强烈效果,观众看得才有兴致。因而,剧作家在情节布局的构思设计上,总是不遗余力地精心编织。戏剧理论家们也把“戏剧性”作为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英国的阿·尼格尔谈到“戏剧性”时说:“除上述戏剧艺术的纯外在的特征外(指戏剧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外在区  相似文献   

18.
创造性戏剧是美国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研究显示,创造性戏剧是促进学生阅读理解的有效方法,创造性戏剧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教学步骤,从一份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创造性戏剧在阅读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张伯苓先生曾把戏剧活动引入学校教育领域,用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为人处世能力。欧美国家20世纪90年代开始把戏剧性活动纳入学校课程教学体系。大量的教育戏剧实践经验文献显示,在儿童性格、观念形成初期,即在2—6岁左右的幼儿时期开展教育性戏剧,能够促进儿童诸多能力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外语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戏剧这种艺术形式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外语教学.除了在课堂上组织戏剧表演和角色扮演之外,将手势、表情、角色、场景、音乐等戏剧元素分别融入传统的教学环节中可以形成灵活多样的戏剧性教学活动,合理利用这些活动能达到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