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刘之林 《考试周刊》2011,(63):113-114
“1+1”高效课堂的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与“作业前置”。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师教学的前提.但没有高效课堂教学也无以展示“自主学习”。“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推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教给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创造的本领.引导学生走创新性学习之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2.
三年来.我们广华中学政治学科以和谐发展教育为中心.以深化和探索课堂教育改革为切入点,以创省示范学校为契机,致力于思想政治课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入手,着重探索了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思想政治课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一、“滚动式·双环节”和谐高效教学模式的背景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稻庄镇实验中学立足实际,从师生全面、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提出并构建了“滚动式·双环节”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变得更加理性和自觉,并由此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即由知识传授型课堂向知识建构型课堂转变、由学生的被动学习向学生的自主学习转变、由教师“自导自演”一维单向教学向“师导生演”的多维互动教学转变。  相似文献   

4.
“自主式”物理课堂教学与创新教育关系密切,但要真正体现出创新教育,还必须用创新教育思想指导、改造和完善“自主式”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进一步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适应物理课堂改革的要求,使“自主式”物理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崔文芳 《考试周刊》2009,(42):225-226
从2008年开始,“90后”已成为大学新生的主体。从2009年开始.金融学课堂也开始进入“90后”时代。“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思想状态,决定了金融学课堂必须是“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的。和谐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高效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追求,思维对话是实现课堂和谐高效的主要途径。金融学课堂的构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师、学生、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6.
戴振华 《河北教育》2003,(10):33-34
笔者参与了对小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的优化和呈现策略的研究,通过两年来的研究和实践,相继形成了一系列具体的可具操作性的策略,并运用于课堂已初见成效。对科学课堂中的“问题”,我们主要从教师问题和学生问题两个层面作微观的界定,并以此开展探索性的研究。下文主要论及教师层面问题的优化和呈现策略,后继篇目主要论及学生层面问题的优化和呈现策略。  相似文献   

7.
韩宝兰 《考试周刊》2024,(14):159-162
在小学生养成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实施可以将真善美的种子根植于小学生心中,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注重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思想观念,严格落实“双减”政策要求,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与内容,从学生角度出发,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保证学生能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鉴于此,文章以“双减”政策为研究背景,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教学的意义,并在明确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索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两型”课堂是指“低耗高质”“和谐共长”的课堂,研究假设理论为“教学共振”原理和“教育生态学”原理,所持观点为“教学共振”原理的运用是实现教学低耗高效的良好途径,“教育生态学”原理的运用能实现教学双主体的和谐共长。实践证明,“两型”学科课堂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和实施策略,可以改变缺乏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师生教学相长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人本”、“互动”等词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亮点,“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课堂充盈人关怀的融洽氛围……。课改的确让课堂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但是,审视我们的课堂,由于部分教师没有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内涵或实质以及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偏差,  相似文献   

10.
重视“过程”,揭示数学本质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让学生自主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等是课改实验以来的热门词汇,不容置疑,这些词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程改革的某些新的教育理念。但是,如果认为只要使课堂教学“动起来”,“学生参与整个过程”,“学生自主,教师走下讲台”就符合课改精神,将会使得课堂教学落入形式化的俗套。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应当重视“过程”,即发现问题的过程,分析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王春阳 《成才之路》2009,(31):85-85
如何面对新世纪挑战与机遇,使教育更好地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我认为其核心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然而,“应试教育”下的小学课堂教学却是教师教什么.学生便学什么,学生只有依靠教师的组织,才能参与学习活动;依靠教师的讲解,才能掌握知识;依靠教师的评价,才能明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其结果是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很难得到自主、和谐、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方式的改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问题式的教学。然而,眼下的许多所谓“问题教学”与传统的接受式“课堂问”没什么本质区别。笔者认为,依靠“话题”内涵的丰富、开放,应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问题式”课堂教学的问题。如何使话题具有引爆性并能激发学生的对话欲呢?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在“主体探究三段式”课堂教学研究实践中.我们追求的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达到学习资源共享.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在学校“主体探究三段式”课堂教学思想的引领下.我采用了课前参与、课上研讨与课后延伸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努力创建高效物理课堂.让学生走向自主探究.减负、高效的学习之路.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是教育生态学理念与学科本质特性在数学课堂的有机融合。生态课堂具有低碳性、自主性、合作式、多层次、和谐性和高品质等六项内涵特质,具有优化教学方式、明晰师生思维、促进交流表达和丰富课堂生活等价值。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五步操作范式是:自主学习,聚焦问题;尝试探究,解决问题;练习运用,拓展问题;自我反思,生成问题;课后调研,再设计思考。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对于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参与知识的学习.主动参与并体悟知识的形成.是实现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本人从学生如何才能真正“动”起来作了以下探讨和尝试: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记者:顾校长您好!风城六中自1996年建校以来就一直致力于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2007年,学校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分组联动,和谐高效”课堂改革,学校当初提出这一概念的初衷是什么?这种课堂改革模式有什么独特之处?顾元彩:凤城六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始于1998年,经历了三个阶段,由1998年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到2002年的“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再到2007年的“分组联动,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可以说,一次比一次更贴近学生学习方式的内核。  相似文献   

17.
智慧课堂是教育信息化趋势和“双减”政策实施下进行的课堂教学实践,它能让课堂动态更加开放、课堂互动更加高效、合作探究更加深入、个性学习更加凸显、教学关系更加和谐。川大附中初中部通过以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智慧课堂建设落地,以“未来班级”项目研究探索智慧课堂模式,以核心问题教学文化引领智慧课堂实践,以教学科研课题助推智慧课堂发展等路径积极进行智慧课堂教学改革,生成了“三入三出”教学操作模式,这种教学操作模式能在较大程度上实现“双减”提质增效的根本目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速高品质学校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贾琛 《学语文》2007,(1):50-50
虽然“以生为本”的理念已被广大师生所接受.但“落到实处”的课堂教学常常是以师讲为主。生听兼记为辅。由于班级授课制依然是绝大多数学校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而“小班化教学”在当前的社会教育现实下是不可能大规模普及的。因此,在课堂教学时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常常要落空。学生人数太多.教师既要顾及课堂教学要求.又要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作为一线教师常感到力不从心.再加上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很难真正参与教师的备课过程,因此,学生主体难免沦为外在的和他人的课程计划的被动接受者。“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鼓励一切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许多课堂上只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9.
“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由美国埃德温·M·布里奇斯和菲利普·海林杰两位学者在上世纪末提出并逐步推广的。其基本指导思想大致可概括为三条:第一,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以问题为本的学习”的基本信条是“先问题,后学习”。第二,设置真实情境。把课堂的注意力放在提升发现、框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方面。第三.教师不再是“真理”的讲解者或传授者,他们的工作重心不再是课堂上的“表演”,而是课前的设计和课后的反思。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把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智慧”.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是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可以说.预设与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从而使课堂走向和谐.走向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